本不打算写历史文章了,有一个读者留言问我:为什么李陵5000精兵打匈奴全军覆没,李靖3000精兵却能灭了东突厥?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展开来说说。
唐朝喜欢拿汉朝自比,认为汉唐很类似,如“汉皇重色思倾国“、”武皇开边意未已”,就是拿汉武帝比喻唐玄宗。汉朝打匈奴,唐朝打突厥,都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不过,网友有疑问的是,为什么汉朝要等到全盛时期的汉武帝时期才能反击匈奴,而唐朝却在刚刚开国十年的时候就能灭了东突厥?
这个问题牵扯到汉唐不同的政体,比如汉朝当时还未能灭了南越国,等到汉武帝灭掉南越国,凿通西域,没有后顾之忧后才能大规模反击匈奴。而唐朝在唐高祖时期就完成了国家意义上的统一。同时,唐朝的府兵制保证了军力的来源,以及经济的正常运转,这个要说到经济史上去了。
这里,我选择一个小的切口,就来说说这位读者的问题。
这个问题牵扯到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骑兵。
说到骑兵,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
那么,蒙古骑兵到底有多少人呢?
出乎意料的是,蒙古骑兵人数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多,只有12万人。
也就是说,蒙古人就是靠着仅有的12万骑兵纵横了欧亚大陆。
这个让很多人不习惯,中国自古就有夸大军队人数的传统,大家都熟悉,曹操80万大军发动赤壁之战,苻坚80万大军发动淝水之战,隋炀帝百万大军远征高句丽,在大家看来,人数不到百万,都不能算是大军。
结果,蒙古骑兵只有12万人,人数为什么这么少?
那么,历史上的匈奴,有多少骑兵呢?白登之围匈奴兵力,《史记》说是30万人,但是这并不只是骑兵,真正的匈奴骑兵,其实只有8万人左右。
所以,和西汉大战百年的匈奴骑兵,人数只有8万人。
和唐朝大战百年的突厥骑兵,人数只有10万人。
和宋朝大战的契丹骑兵,人数只有8万人,至于女真骑兵,人数只有2万人不到。
和金国、南宋大战百年的蒙古骑兵,人数只有12万人。
和明朝大战的八旗骑兵,其实人数准确来说只有27000人,加上内属蒙古、外藩蒙古三者加起来的蒙古骑兵数量只有10万人。
按句话来说,和历代中原王朝大战的游牧民族骑兵,人数在2万-12万之间。其实这个也正常,因为草原上本来物资就不多,只能养这么多马匹,也只能有这么多骑兵,再多的那叫科幻小说。
这个数字太让人震惊了!
我们回顾中国古代史,中原王朝一直在和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打仗,汉朝和匈奴打,唐朝和突厥打,宋朝和契丹打,明朝和蒙古打。
我们想到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杨家将全家战死、岳家将忠君爱国。
我们还以为草原有百万大军。
结果,这些骑兵其实只有几万人!
没错,本文要说的正是骑兵。
不要小看了这些骑兵,这些骑兵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在那个年代,骑兵堪称原子弹一样的降维打击,没有敌手。今天的核武器,五常的也在200-6000不等,200颗核武器的法国就类似于女真,6000颗核武器的俄罗斯就类似于蒙古,不管多还是少,至少是有就行了。
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击败骑兵?
这个就有的说了。
如何击败骑兵?
中原王朝最早的骑兵,其实是和草原游牧民族同时代兴起的,那还是在战国时代。
当时匈奴和赵国接壤,匈奴还并未统一,匈奴人就组建起了一支骑兵队伍,骚扰赵国,赵国名将李牧利用赵国胡服骑射的传统,也组建了一支骑兵,利用骑兵大破匈奴,这是《史记》中记载的著名故事。
问题来了,匈奴人是从哪里平白无故地组建起了骑兵?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匈奴人接近中亚,接触到了中亚的斯基泰人,因为当时全球气候变暖,草原增多,马匹增多,斯基泰人骑马的多,自然就打仗的多,骑兵就诞生了。
这个把匈奴骑兵的起源归结于斯基泰人,很多人不能接受,不过各文明之间确实是相互交流的,据说中国是稻米的原产地,但是中国的麦子就来自于西亚的新月沃地,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以没有文明的交流,中国人自古也没有面粉吃。
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原人从未注意过这群匈奴人,甚至灭亡西周的犬戎是否是匈奴人也有争议。
李牧大败匈奴,是有史以来记载的第一次交锋。
可是如果我们细细深究,会发现,李牧击败匈奴骑兵的并不是赵国骑兵,而是赵国步兵,当时的骑兵不仅人数少,而且主要是负责侦察、骚扰、破坏敌军粮道和后方等辅助性任务。所以赵国击败匈奴,其实主要靠的是赵国步兵。
当时面对骑兵,步兵收缩防线,结成一团,像一个滚动齿轮,不断滚动绞杀外围骑兵,靠的是这个战术。
而秦国统一天下,靠的也是秦国步兵。而秦国骑兵,主要负责侦察任务,人数很少。大家看兵马俑就知道了,最直观的感觉。
大家看兵马俑,都是站着的步兵,几乎没有骑在马上的骑兵,这就是当时中原尚且没有步兵的最重要证据。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蒙恬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平原,靠的也是秦国步兵,不是骑兵。
后来中原长时期没有骑兵的存在,楚汉之争的时候,项羽有一支骑兵,不过这个叫做“骑马的步兵”更加合适,论组织性,其实并不是骑兵。
偏偏在秦汉换代的时期,匈奴发生了一件大事,著名统帅冒顿单于统一了草原,建立了空前强大的匈奴帝国,这个整体的匈奴帝国比起战国时期松散的匈奴王国要强大得多,冒顿单于发动侵略中原的战争,汉高祖亲自率领40万大军迎战,当然了,步兵为主,后来大家知道了,白登之围的故事。
白登之围之所以匈奴退兵,未必是中了陈平之计,只是匈奴的骑兵也不够了,汉军的支援则源源不断赶来,但是冒顿单于的政治目的达到了,达到了和汉朝平起平坐的目的。
刘邦不能取胜,又经过文景之治的积累后,汉武帝决定大规模反击匈奴。
通过桑弘羊搞到了钱后,汉武帝面临一个难题:
怎么击败匈奴骑兵?
大家可能要笑了,都准备开战了,居然不知道怎么击败对方?开玩笑的吗?
不是开玩笑的,毕竟在此之前,中原王朝从未和匈奴骑兵交战过,秦始皇统一天下,靠的是步兵,不是骑兵,汉武帝并没有前人可以借鉴的经验。
也就是说,汉武帝必须自己摸索经验,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不是借鉴前人。
我们回顾汉匈战争的时候,很容易忽视汉武帝的作用,仿佛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领袖,但其实作战的整体方略都是他设计好的,他等于是制定作战部署的中央军委。
汉武帝回顾当时还不是很长的帝制历史,找到战胜匈奴的人,找来找去,只找到两个人:李牧和蒙恬。
是的,只有这两个人有对战匈奴的经验,击败过匈奴骑兵,可惜他们距离汉武帝时期太远了,不过还是有档案存世,通过研究,汉武帝得出了击败匈奴的法宝:
车骑协同。
这个战术是什么意思呢?
车骑协同作战的优势在于,当军队冲锋时,战车凭借强大的冲击力破坏敌军的阵线,步兵负责具体的厮杀。而骑兵则作为战车的辅助,负责掩护战车冲锋,并收割被冲散敌军阵线上的残敌,配合战车扩大战果。
确定了战术之后,汉武帝开始筹备需要的资源,公元前113年马邑之战发动反击之后,汉武帝就开始建造战车,并且选择合适的将领出战。
六年之后,年仅30岁的卫青作为大将军出战,这就是汉匈历史上的第一场大规模交战河南之战,战略目的是夺取河套平原,收复河套地区,毕竟这里距离都城长安太近了。
这是汉朝第一次使用车骑协同的战术,而它的执行者就是刚刚裙带关系提拔的外戚卫青。
如果是今天,大家肯定要说汉武帝昏庸,任人唯贤,居然让小舅子去带兵,而且放心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他,不过汉武帝应该是看重了卫青的才能才能他去带兵。
这一次出战,根据记载,汉朝派出了30万大军,单单卫青率领的左翼部队就高达20万人之多,不过里面的骑兵少得可怜,估计不足1万人,其余的都是步兵,更多的是战车。
卫青率军来到沙漠,这是中原军队继70年前蒙恬大败匈奴后,第一次踏足沙漠,结果连匈奴的影子也没看到。
卫青本可以选择回家,继续做他的小舅子,但是这一次,勇气异常的他毅然带领大家深入大漠五百里,来到今天内蒙古西部,和蒙古国接壤的地方,遇到了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
匈奴没想到汉朝居然主动出击,于是派出了精锐骑兵。前面说过,匈奴的全部骑兵只有8万人,那么,这里的白羊王拥有的匈奴骑兵可能只有2万人左右,其余的应该都是步兵和抓来的汉人奴隶。
这是一次正儿八经的交手了,卫青严格按照车骑协同开始排兵布阵。
战斗开始了,匈奴骑兵冲锋而来,这里要说明,当时的骑兵之所以威力不大,在于马镫还没有发明,人没有办法控制住马肚子,所以需要极强的腿部力量夹住马肚子,大家看《亚历山大大帝》就可以看出,亚历山大大帝就是用腿夹住马肚子的。
而匈奴骑兵,则个个都训练了强大的腿力,夹住马肚子,所以这里的匈奴骑兵,战斗力和后世的突厥、契丹也差不多。
匈奴骑兵开始冲锋,在汉军记忆中,他们多次面对匈奴骑兵,这些人以一当十,经常十个人就能冲垮、屠杀上千人的方阵,而且汉军步兵毫无还手之力!
这就是比较真实的匈奴骑兵复原图,大家注意看,是没有马镫的,也没有繁重的铠甲,属于轻骑兵类型。
此时,卫青深吸一口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真正检验成果的来了。
卫青把中原步兵擅长的正面集团冲锋战术移植到骑兵上,利用战车作为防御,用长戟和环首刀取代弓箭,利用步兵的优势,和匈奴肉搏战。
《史记》记载,卫青见匈奴主力“兵陈而待”,立即“令武刚车自环为营”。
就是用车辆围成环形圆阵,人马辎重俱在阵中,这是一个典型的防御阵型,是在平原狂野地带防御敌骑冲击的典型做法。
即以武刚车作为临时防御工事,车辆间以及阵内以步兵持长戟向外,防御匈奴骑兵冲击,持戟步兵后面是由弩兵组成的几道射击线,可以轮番射击,“步兵转者踵均数十万”。
依靠此项战术,卫青宛如变身为那个时代的坦克装甲车,匈奴则变成了冲锋坦克的波兰骑兵,自然悲剧。
利用此战术,卫青成功把汉军的战车变成了坦克。运用坦克和骑兵大战,随后精锐步兵出击,大战骑兵。
卫青成功了!他成功找到了遏制匈奴骑兵的办法,匈奴骑兵再也不是不可战胜的了!
血战了一天,匈奴骑兵终于退却,那么,这一次杀敌多少呢?根据《史记》记载,这一次河南之战,共杀敌数千人,俘获3071人及牛羊百余万头,收复了河南全部土地,穿行千余里到达陇西。
虽然杀敌人数看上去很少,但毕竟是第一次交锋,而且成果很大,不仅收复了河套平原,而且延伸到了陇西,为开辟河西走廊奠定了基础。
所以,卫青成为继蒙恬后,第二个战胜匈奴的人,用的就是车骑协同战术。
三年后,汉武帝休息片刻后,又用卫青发动了漠南之战,这一次直接出击匈奴的大本营,内蒙古戈壁滩,卫青率领十万人(大部分是步兵)奔袭七百里,突袭匈奴右贤王,将猝不及防的右贤王打得仓皇北逃,俘虏部众1.5万余人,当然了,这里面有很多,其实是被俘虏过去的汉人奴隶。
而在这一场战争中,17岁的霍去病也独当一面,横空出世。
漠南之战结束后,汉武帝把战场转移到了河西走廊,于是有了河西之战,河西之战的统帅自然还是卫青比较好,但是汉武帝天马行空,居然让不到20岁的霍去病成为统帅,领兵作战。
那么,为什么霍去病受到重用呢?他和卫青有哪些不同呢?
第一个汉人骑兵统帅霍去病
前面说过,卫霍并称,很多人不理解,有了卫青就行了,为什么还要霍去病呢?
尤其是河西之战,这么重大的作战任务,为何交给不到20岁的霍去病呢?
这是因为当时汉朝借助匈奴的办法,师夷长技以制夷,也训练出来了一支骑兵,人数1万人,注意,这真的是骑兵,而不是骑马的步兵,骑兵需要的铠甲、弓箭全部都配备齐全了。
可是,缺少一个统帅。
因为汉人从来都不会用这个骑兵。
其实在此之前,汉朝也有很多“骑马的步兵”,比如著名的飞将军李广,他就经常骑马,率领的部下也多次骑马,但是这些骑马的步兵并不能称为骑兵。
骑兵需要的是方阵!
可惜我们能找到的资料和图片太少了,不得不利用外国的图片来说明。
这是著名的奥斯曼骑兵,大家看,所有的骑兵排成一列。
这是亚美尼亚骑兵,大家看得更清楚,所有的骑兵排成一列。
所以,骑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有方阵。
大家如果骑过马的都知道,两个人骑马,很容易撞起来,必须经过训练,而几千个骑马的骑兵,如果撞起来,基本上乱马都能把人踩死,要想井然有序,这个更是困难。
打个比方来说的话,骑兵就类似于摩托车车阵,如何让一群车井然有序,还不撞起来。
这一次,汉朝也训练出来了自己的骑兵,需要一个领航人,霍去病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告奋勇,就让他去了。
霍去病类似于一个带领着摩托车队方阵的领航人。
霍去病不负众望,六天的时间,转战千余里,在正面对决中几百了浑邪王和休屠王,连休屠部祭天的金人也被汉军缴获。
大受鼓舞的汉武帝大为振奋,再次派霍去病进攻河西,在公孙敖迷路的情况下,霍去病率领骑兵完成了“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深入匈奴境内两千以里,第二次河西之战中彻底夺得了祁连山,几乎断掉了匈奴和西域的联系,就此匈奴左臂基本上被斩断。
根据记载,霍去病和匈奴的对决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骑兵VS骑兵,而是卫青的车骑协同对阵匈奴骑兵。
既然骑兵没用,为什么霍去病还一个劲地要用骑兵呢?
这是因为霍去病发现了骑兵的机动性。我们回顾前文,卫青的河南之战,深入敌方五百里,漠南之战,深入敌方七百里,都没有超过一千里,就是因为步兵的机动性存在阻碍。
而霍去病呢,第一次河西之战,深入敌方一千里,第二次河西之战,深入敌方两千里,这样的机动性是卫青的数倍!
也就是说,霍去病打仗是这样的,他自己带领骑兵冲锋在最前面,作为最前锋,汉军的战车和步兵紧随其后,急行军。
往往霍去病遭遇到了敌军了,交战之后半天后,汉军车步兵才能赶到。
霍去病的高峰是漠北之战,这一次是规模最大的决战,汉武帝准备了三十多万骑兵,还有二十万步兵负责粮草运输,卫青正面对决匈奴主力,斩杀匈奴两万人。霍去病虽然是偏师,却战绩辉煌,出塞三千余里,追到了狼居胥山,斩杀匈奴70443人,创下了对匈奴作战最大的战绩。经此一战,匈奴骑兵减少到2万人左右,对汉朝的威胁已经很小了。
这里根据记载,汉武帝漠北之战所谓的30多万骑兵,应该是总数,去掉20万步兵,再去掉卫青率领的五万步兵精锐,霍去病率领的骑兵应该是5万左右。
这已经是汉人骑兵的最极限了!
前面说过,匈奴骑兵总数只有8万人,霍去病的骑兵有5万人,已经很了不起了,此次出塞三千余里,达到了古代对草原征战的最极限。
那么,汉朝哪来这么多匹马的呢?
骑兵说白了就是一定要有马,所以西汉从汉文帝时期就开创的马业取得了成效,不过,马匹还是不够。
霍去病征服河西后,发现祁连山适合养马,霍去病在祁连山创建的“山丹军马场”一直到今天,都是中国主要的军马场,今天依然是中国第一大养马场,延续了2000年了。
回到主题,说说李陵,卫青和霍去病上演了五场大战,卫青的河南漠南之战收复了河套,霍去病的河西漠北之战则是收复了河西,重创了沙漠。
此后,匈奴元气大伤,虽然不构成强大的威胁了,但是依然在骚扰着,汉武帝此时已经50岁了,经历了卫霍的去世,面临着无人可用。
于是,他启用了李广利等将领,在这种情况下,李陵请求出战。
汉武帝和李陵,究竟谁疯了?
说到李陵,不得不说起他的身世。
李陵是陇西李氏的,这个家族在当时还没有那么闪耀,前面说的大破匈奴的李牧也是陇西李氏的,也被尊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李陵的爷爷就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通过司马迁的渲染,李广难封赢得了大家普遍的同情,但是李广确实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高的战绩。李广的祖先不是李牧,而是李信,这个将军大家有印象的话就知道,他在秦始皇时期受到重用,夸下海口,20万大军能够灭掉楚国,结果被项燕打败,全军覆没,后来王翦重新征兵六十万才灭掉了楚国,李信下落不明,不知道是否被处罚,但是李广确实是其四代孙。
可惜的是,这个家族,从李信,到李广,再到李陵,一直都没有大的战功,甚至李广儿子李敢因为打伤卫青,被霍去病所杀,事后汉武帝也没有杀死霍去病,毕竟还要靠他打仗。
所以李陵请求出战并非单纯出于军事决策,而是掺杂了政治和情绪的因素,他深感李广家族长期被打压,希望通过这场胜仗为家族再次赢得声望。
后来的故事我们知道了,李陵战败,汉武帝震怒。
这个故事其实损害的是汉武帝的形象,作为军队最高决策者,他让李陵只带着5000步兵前去?这不是儿戏吗?事后还震怒,这件事情体现出汉武帝毫无军事才能。
但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前面说过,车骑协同的作战是卫青创立的,而且证明是可行的,李陵只想建功立业,请求去居延海作战,一开始其实是有胜利希望的。李陵自己说,“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他带领的是精兵。
在浚稽山之战中,一开始单于亲率的三万匈奴骑兵也奈何不得李陵的五千精锐步兵,李陵利用刚硬的武刚车,变身成为坦克。
随后,步兵利用长戟轮番绞杀匈奴骑兵,与此同时,李陵还带了50万支弓箭,汉武帝时代的弩也发生了一次技术革新,从发掘出土的实物来看,弩都带有“铜郭”,也就是用铜制机匣取代了木制机匣,从而增强了弩的强度,李陵利用弓弩机,不断发射弓箭,这真的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坦克装甲车了。
按照李陵自己想的,只要撑过今天,战胜匈奴,就可以光耀家族。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匈奴很长时间没打了,心里也痒痒的,这一次,居然把匈奴全部骑兵搬来了,史料记载来了8万骑兵,前面说过,匈奴总共只有8万骑兵,不是被霍去病消灭大半了吗?
此时距离霍去病去世27年了,草原上30年为一代人,甚至从明成祖朱棣远征草原开始到土木堡之战明英宗被俘虏也只有22年。
所以,匈奴骑兵应该成长起来了,就是之前战死的那些战士们的儿子,他们又成长为新的匈奴骑兵,虽然人数可能夸张,但是2-3万人应该是有的,而且个个怀着对汉军的仇恨,如今看到李陵只有5000人,全部聚集过来了。
李陵在内蒙古西部,此时,匈奴骑兵从内蒙古中部和东部以及蒙古高原上源源不断地赶来增援,李陵军在困兽犹斗之时,又至少杀伤了上千匈奴骑兵。
《史记》记载,李陵所部“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李陵的坦克依然在发挥作用,近的骑兵被长戟绞杀,远的骑兵被弓箭射杀。
那么,李陵血战的时候,为什么汉武帝不去增援呢?
之前每次汉军出战都不止一路,卫青出塞的时候有李息,霍去病出塞的时候,李广也掩护。
其实,这一次,李陵自己就是掩护,主力部队是李广利率领的大军。
然而,匈奴既然咬死了李陵,就把全部的兵力压到这里,所以五万李广利大军没有遭遇匈奴军队,数万匈奴军队全部扑过去,咬住李陵5000精锐步兵。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李陵5000步兵几乎全部战死,同时,杀掉了至少1万匈奴骑兵。
最终,李陵投降了,而出乎意料的是,匈奴人敬重他,甚至把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李陵就生活在匈奴,传说吉尔吉斯人就是他的后裔。
当然了,这场战役后,匈奴自己也打累了,之前8万骑兵被卫霍消灭干净,好不容易养出2-3万精锐骑兵,再下来又要消耗殆尽,至此匈奴躲到戈壁滩上去了,汉匈短暂休战。
这件事情来说,汉武帝并不能说是做错了,他之所以相信李陵5000步兵就能完成任务,因为李陵自己就是偏师,不是主力,他和李陵都没想到匈奴把主力全部用来对付李陵了。
而李陵也生不逢时。
后来我们知道了,陇西李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重新崛起,虽然赶着去北魏孝文帝那里接受册封被人嘲笑为”驰李“,但是毕竟获得了门阀的认可,随后陇西李氏的李渊建立了唐朝,陇西李氏达到了最巅峰。
这个时候的大将李靖同样也是陇西李氏的成员,贞观三年,他率领5000精兵出塞,一下子灭掉了东突厥。
那么,为什么李陵没有做到的事情,李靖做到了呢?
因为这几百年,发生太多变化了。
首先是马镫的发明。
最早的马镫挖掘于十六国北燕时期的墓葬,可以说,十六国和南北朝时代,是骑兵飞速发展的时代,马镫的发明让骑兵可以解放双腿,不用再夹着马肚子,同时也让骑兵有了很强的稳定性,增加了射箭和稳定性,骑兵对攻成为了可能。
第二个是骑兵穿上了重装铠甲,堪称刀枪不入,这种重骑兵就叫做“甲骑具装”。
第三个就是兵器也发生了变化,之前骑兵大多用戟,南北朝时代,发明了全身铁棒的铁槊,这种兵器十分重,但是威力巨大,基本上可以穿透重装铠甲。
就此,马镫+甲骑具装+马槊,这三者的结合迸发出了极大的杀伤力。
中国骑兵就此进入了重骑兵时代,鲜卑骑兵就是重骑兵的典范,拓跋焘率领鲜卑骑兵,灭夏国,征南朝,不可一世。
就在中国十六国的同时代,西方也发生了一场大战,阿德里安堡之战,日耳曼蛮族的哥特骑兵大败古罗马步兵方阵,罗马军团全军覆没,不可一世的罗马人变得不堪一击,就此敲响了100年后罗马帝国灭亡的钟声。
挖掘出来的哥特骑兵墓葬就有马镫,比中国晚了70年,可以说,是中国的马镫传到了西方,影响了西方历史。
不过在十六国时期,对付骑兵的办法还是使用重装步兵,比如刘裕北伐所用的“却月阵”,利用黄河中的战船,保证晋军有着充分的后勤和后方支撑,然后利用重装步兵的弓弩和长戟杀伤鲜卑骑兵,也取得了胜利。
南北朝时代是民族融合的关键时期,身为汉族和鲜卑族的混血,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一时期最大的改变就是:
骑兵不再是少数民族的专利,步兵不再是汉族的专利。大量混血儿和汉化的少数民族也开始组建起了骑兵,汉人骑兵拥有了不亚于草原游牧民族的力量。
李世民的玄甲军就是典型。
玄甲军,顾名思义,就是穿着重重铠甲的骑兵,这是典型的甲骑具装骑兵,有点类似于鲜卑骑兵。
李世民就是用这一支玄甲军大破王世充和窦建德,取得了虎牢关之战的胜利。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如何击败骑兵?
南北朝和唐朝的人会说:骑兵对攻,用骑兵来击败骑兵。
这就是重骑兵的优势,看谁的铠甲更重,铠甲更厚。
然而,这一支玄甲军的机动性并不高,因为过重的铠甲导致了机动性的丧失。
就在这个时候,唐朝和突厥骑兵遭遇,唐朝一下子有点招架不住。
突厥骑兵是什么样的骑兵?厉害之处在哪里?
突厥骑兵是一支返璞归真的骑兵,继承了曾经匈奴骑兵的优点,那就是机动性,速度极快。
此前,在草原奔驰的匈奴骑兵是轻骑兵,讲究机动性。
入主中原的鲜卑骑兵是重骑兵,讲究的是单兵作战的厉害,毕竟中原地域小,不利于长途奔袭的开展。
甚至草原的柔然也学习了兄弟鲜卑,变成了重骑兵,结果遭到了突厥轻骑兵的攻击,轰然倒塌,突厥人用轻骑兵打下了从漠北一直到阿姆河的领土。
在这种情况下,唐朝也开始了学习突厥轻骑兵的做法,早在太原的时候,李渊就研究起了突厥骑兵,认为突厥骑兵的特点就是“风驰电卷”。
于是,唐朝仿效突厥也建立起了自己的骑兵。由李靖率领。
所以,唐朝此后对付骑兵的办法还是用骑兵对付骑兵,但是更加讲究了骑兵的机动性。
李靖的闪电战
我举个例子,少数民族骑兵就好比是一个使用快刀的刀客,他的刀法之快,所向无敌。
汉朝对付刀客的方法是穿上厚厚的铠甲,抵挡住攻击后,再用大锤子反抗,用重量压迫来取胜。
唐朝对付刀客的方法完全不同,唐朝剑客抽出自己的剑,主动出击,比比谁的刀剑更快,更快见血封喉。
那么,这一支唐朝骑兵的成色如何呢?
机会来了,贞观二年,突厥遭遇雪灾,唐太宗安排了六路大军出征,李靖是先头部队和前锋,李绩则埋伏殿后。
李靖贡献出了一场长途奔袭作战。
李靖亲自率领3000轻骑兵,冒着大暴雪,从马邑出发,千里奔袭颉利可汗的王庭,颉利可汗完全没想打唐军骑兵如此神速,唐军和突厥交锋,弓箭齐发,突厥遭受损失,不得不撤。
一个月后,李靖兵力到达阴山,派苏定方率200轻骑兵攻占颉利可汗的牙帐,随后率领骑兵冲锋,万箭齐发,突厥军全面溃散,李靖斩首万余级。
撤退的突厥军遭遇李绩,李绩已经抢占了碛口,切断了颉利可汗北逃之路,就此只能投降,东突厥灭亡。
李靖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就是因为学习了突厥的轻骑兵战术,保证了充分的机动性。
所以李靖的闪电战法其实是继承了前文的霍去病,和二战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的“不停顿连续作战”异曲同工,当时的古德里安不顾敌人的阻挠,不关心后方安危和侧翼安全,一直向前突进,把攻势深入到了敌人的后方,二战初期打懵了法国。
李靖的战法上继承了霍去病,简单来说就是轻骑推进、千里奔袭,甚至李靖更进一步,他自己率领的本来就是前锋了,还挑选出超前锋更进一步,比如贞观四年李靖进军阴山,他自己率领的一万轻骑兵是先锋,他又派苏定方率领500轻骑兵作为超前锋,当天晚上就去袭击了颉利可汗的牙帐,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不过李靖和霍去病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霍去病时期,因为马镫没有发明,中原骑兵难以发挥强大的威力,所以霍去病千里奔袭后,仅仅凭借骑兵难以战胜匈奴骑兵,还得靠后续赶上的战车和步兵,方能取胜。
所以说,卫青、霍去病和李陵的战术都不能说是错误了,只不过李陵那个时候,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没有发展到后世的程度,等到李靖横空出世,用了霍去病的战法,凭借着先进的骑兵,复刻了李陵的战功,取得了胜利。
李靖后来还灭亡了吐谷浑,在和少数民族作战的过程中,他有感于骑兵的马槊太过于笨重,他亲手设计了一种长马刀,叫做陌刀。
当时有说法是陌刀一出,人马俱碎,后来唐玄宗名将李嗣业就是用陌刀在香积寺之战斩首数万安史叛军。
说到这里,大家知道了,回到开头的问题,如何对付骑兵?
汉朝和唐朝给出了两种办法。
第一种是汉朝式的,用步兵对付骑兵,一开始是战车,后来战车淘汰后,用战船等各种科技手段。
第二种是唐朝式的,用骑兵对付骑兵,就看谁的机动性更高,速度更快,拔剑速度更快,谁就取胜
那么后世对付少数民族骑兵,中原王朝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后世的宋朝和明朝使用的是汉式,利用步兵去击败骑兵。比如岳飞的郾城之战。
比如戚继光后来镇守北方边境的时候,把对付倭寇发明的鸳鸯阵也用来对付蒙古,也起到了作用。
后世的金朝和清朝等,就是利用的唐朝式的做法,用骑兵对战骑兵。
其实这里面最为典型的是一个冷门时期的例子,五代十国后唐帝王李存勖,他率领的沙陀骑兵就是轻骑兵的典范,在望都之战中,他利用轻骑兵的机动性,大败契丹重骑兵,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骑兵战胜骑兵的例子,虽然李存勖自己是沙陀人,但是沙陀唐也是唐啊,充分继承了唐朝轻骑兵的风采。
此后的契丹骑兵和女真骑兵都是重骑兵,在重骑兵甲骑具装的路上越走越远,却忽视了骑兵最重要的机动性,蒙古骑兵是典型的轻骑兵,“奔袭千里之外,折昼夜之倾”。
蒙古骑兵讲究机动性,是典型的轻骑兵,所以在当时,蒙古骑兵几乎是所向无敌的,从来没有人在正面对决中击溃蒙古骑兵,大多是气候和地形印象(日本和越南等)。
蒙古帝国时期的蒙古骑兵只败过一次,就是艾因·贾鲁之战,可能中国人不太熟悉,1260年9月3日,埃及苏丹忽都斯·贝尔巴斯率领的马穆鲁克骑,对战由旭烈兀麾下将领怯的不花率领联合部队,在当代巴勒斯坦那布卢斯附近的艾因·贾鲁平原交战。
马穆鲁克骑兵是典型的轻骑兵,而且以突厥人为主,比起蒙古骑兵,他们更高、更快、更强,因此击败了蒙古骑兵,也因为蒙哥汗死于钓鱼城下,蒙古西征就此中止。
所以说,要想击败顶峰时期的蒙古帝国骑兵,只有比它更快才行,而这对于不擅长骑兵的宋朝来说,无异于是天方夜谭。
明朝时期,因为火器运用到步兵上来,利用步兵和火器迎战蒙古骑兵,此后,皇太极的满洲骑兵同样是轻骑兵,在和林丹汗的草原对决中,满洲骑兵更高、更快,一下子击溃蒙古骑兵,内蒙古归顺清朝。
当然了,后来出现了第三种式样,英国式,在八里桥之战中,利用马克沁机枪和火炮,英法联军猛轰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这一战宣告着蒙古骑兵的全军覆没,就此,对付骑兵的千年难题解决,骑兵终于能歌善舞起来了。
李陵和李靖命运的不同彰显出了不同科技能力下结局的不同,所以今天也要利用好科技革命的力量,好好发展国防,对付新世纪出现的各种“骑兵”。
呵呵,开始游牧民族装备远不及农耕民族,一汉敌五胡,打游牧民族麻烦的是不能聚歼主力,游牧民族的王庭是一直移动的,能逮到王庭就能把游牧民族在戈壁大沙漠以南的势力清除——漠南无王庭。另外汉朝的实控疆域远比我们想像的大,东西伯利亚有淡水水源的地方都有汉军的戍城(小城堡)
要不怎么会封神 托塔李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