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认真听课,老师却还是讲了个寂寞?

叮铛琴情 2024-04-14 07:20:11

【案例产生背景】

我所带的七(十四)班为寄宿班,学生普遍底子弱,尖子生少,学习吃力的学生较多。其中,30余名学生是因离家远,父母在外工作,爷爷奶奶在家照顾生活,因接送不便或无力辅导学习而选择住宿。10余名学生则是虽在县城居住,离校不远,但学生在家沉迷于玩手机,父母管理失控,因此想通过住校让学生在校期间脱离手机,将学生管理寄期望于老师。但好在任课老师普遍反映,我班上课纪律较好,上课期间学生少有说话、做小动作的情况。课堂上,学生们都是正襟危坐,认真听讲,但几次考试成绩公布后,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很困惑: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都“认真听课”了,成绩却不尽人意?

【具体事件过程】

某日,我听了一节课。

老师边卖力地讲题,我边在教室里走动,看一下学生们的听课状态和听课效果,一看不要紧,果然有了一个大发现。

这一发现也恰恰印证了聂校长曾多次给我提到过的问题:把问题抛给学生,多提问学生,让学生脑子转起来!老师讲得再多再细,学生没有开动脑筋,没有参与课堂,教学效率就难以提上去。

每次坐在教室后面听课,我都觉得老师好辛苦。老师一边讲,一边写,一边在讲台上展示给学生看。而学生们呢,则默默地坐在座位上,或低头看自己的课本,或抬头听讲,却很少给老师回应的。即使是回答问题也是大家一起说,这样自然免不了有的同学会滥竽充数,人云亦云的。

再翻看一下学生们的练习册吧,周同学的练习册错的还是错的,没有订正;王同学的练习册翻错了页码,完全不知老师讲到了哪里。我气不打一处来,身子一阵发冷,这就是我日日守着,从背影看个个正襟危坐认真听讲的学生们啊!

如果不走近学生看一看,我还对我班学生听课状态甚是满意,满心欢喜,满怀期待呢!而今天一看,才发现原来老师在讲台上那么卖力地讲课,就是讲了个寂寞!

学生们并未用心听,脑子也没有转动起来!而这样的场景又何尝不曾在我的课堂上及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出现过?我总天真地以为,我讲明白了,学生们一定就听明白了吧?我已批改过作业,也将题目讲得很细致,学生们一定都听懂并订正过来了吧?

事实会是什么呢?老师讲了,学生未必就听了;学生听了,未必就听懂了;听懂了,学生也未必就写下来了;写下来了,他也未必就写对了;眼下写对了,过段时间再练习,学生又未必能写对......教学是一项很细致、很具体的工程,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学习和练习需要多次重复。

讲过课了,就觉得工作做得很细致了,就觉得学生们应该都会了,就觉得学生都订正了,而没有再翻看检查一下学生们的作业,并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很放心,那就大错特错了!难怪每次考试前我信心满满,而成绩出来后,又被现实狠狠打了脸。

【案例处理理念】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办公室中也常常听到任课老师的吐槽:这个知识点我都强调好多遍了,学生就是学不会,我是真没法了!看到这些,听到这些,我不禁进入沉思,试图做些什么去改变现状。

细想分析,学生上课参与不高大致是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对学习内容甚至是学习活动本身不感兴趣,不想学。

(2)教师的授课内容和过程与学情不匹配,难易度不适合学生,有的过易不想学,有的过难学不会。

(3)教师唱独角戏,与学生互动不足,学生易注意力不集中。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接下来有以下的设想和尝试。

首先,我们的老师课堂上极其认真地讲课,虽在吐槽中表达对现状的困惑,但这些都折射出老师们的责任心,若想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也需从自身入手,不断反思和调整,分析一下学生为什么未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作为班主任,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同时,和任课老师及时反馈,促进课堂中师生间互动的方式可以及时调整。作为科任老师,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课堂节奏,让学生纯粹听讲抽象的知识换作在黑板上直观地呈现出来;给学生陈述表达换作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反复强调换作多次单个提问及时评价和反馈;将学生口述任务适度转换为书写任务,不仅会语言表达,更要系统书写表达。

其次,正确看待学生的知识差异,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各不相同,接受能力也不同,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期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学好某个技能,完成某个任务,但这样做是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学习起来没有那么轻松却很努力的学生。避免因为任务难度太大,学生完成不了,索性就不去做了。任务难度太小,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则会觉得课堂学习没有挑战性,从而渐渐失去兴趣。因此,根据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势在必行。组织学习小组,程度较好的在组内充当小老师,尝试角色转化,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的同时在角色转换中提升自身能力,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更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向上的班风学风,增强班级凝聚力。

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高效的听课习惯。叶老先生曾这样说过:“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小学阶段未能养成的习惯,步入中学需要再次培养抓起:一是提出要求,严格训练。认真听课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作为班主任需给学生一个具体、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我和学生分享自己上中学时的经验,如:数学课听不懂容易瞌睡时强迫自己睁大眼睛跟随老师,跟着老师复述,给大脑以缓冲的机会等等。学生听着有趣,和学生相似的经历也使学生更易产生共鸣。

最后,注重个性化、一对一的教育引导和评价。我班大部分的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因父母的缺席或父母管理不得法,使得家庭教育中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教育引导效果大打折扣。在学校,学生个体隐没于集体中,缺少对学生个体的教育刺激。一方面,缺少对学生的奖励刺激,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当学生存在不足时,缺乏对学生的检查和督促措施,双方面刺激的缺少导致学生课堂上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尽可能正面引导,针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的同学实施赏识教育。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日常课堂中,在课堂中走动起来,适时提醒走神、学习遇到困惑的学生。记得一次语文课上,赵同学极努力地想跟上老师的节奏但无奈手忙脚乱始终跟不上,不难看出这个学生不是不想学好,而是能力有限加方法不得法所致。这时,我驻足辅导,教给他记笔记的巧方法。赵同学照做后,那堂课学得轻松,学得透彻。我趁着他的高兴劲儿当面表扬了他,他的眼睛里闪着亮光,心里满是欣喜。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赵同学在我的多次表扬中强化了他的听课习惯,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任课老师也多次表扬他的变化。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或提出质疑,勇敢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成效与反思】

通过长时间的引导和训练,我们班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各科的成绩都有所提升,班风正,学风浓,学生在班级获得价值感、幸福感和成就感。比如我班王同学原本心里畏惧数学,通过课堂上认真听讲,对数学的态度慢慢由听得懂变得兴趣浓厚,数学成绩显著提高,由此衍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更加有信心。图片图片

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复一日反复强调和强化,不可心急、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作为班主任,我们更需要坚定信心,同时有更多的耐心,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一对一的学生个体教育刺激,多正面引导,多赏识评价,相信所有的尝试和努力会在长时间的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成长,也会变成教师宝贵的经验。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 2024-04-20 01:50

    问题连着问题,学生没回应,瞬间我就不会讲课了

叮铛琴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