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之前的记录保持者要大 300 年。
格陵兰上空的北极光。最古老的极光观测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0 世纪初
一项关于我国古代文字的新研究显示,最早记载的极光案例,即有时照亮夜空的短暂但绚丽的灯光,可追溯到公元前 10 世纪初。
文字描述了在我国周朝第四代国王赵王统治末期,夜空北部出现的“五色光”。赵氏在位的确切日期尚不清楚,但根据研究,这次“五色光”事件很可能发生在公元前 977 年或公元前 957 年。
研究人员在《竹编年鉴》(普通话的《竹书集年》)中发现了这一丰富多彩的细节,这是一部公元前 4 世纪写在竹简上的文字,记载了中国早期的传奇历史。尽管学者们已经知道《竹编年史》已有一段时间了,但重新审视这一特定部分后,人们意识到它详细描述了可能是最早描述的极光。
新分析的“五色光”描述可能是指地磁风暴。当太阳——一个“会呼吸的气体球”——喷出太阳耀斑或高速穿过太空的巨大带电气体气泡时,就会发生地磁风暴。
地球的磁层通常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影响,但有时这些粒子会穿过并引起磁扰,称为地磁风暴。这样的风暴可以产生美丽的光芒——氧气发出绿色和红色光,而氮气发出蓝色和紫色光。
如今,北极光或北极光出现在北纬地区,而南极光或极光出现在南纬地区。但在公元前 10 世纪中叶,地球的北极向欧亚大陆倾斜,比今天更接近中国中部约 15 度。因此,中国中部的古代人——可能在南纬 40 度,或者就在北京以北——有可能看到地磁风暴和它们产生的五颜六色的光。
《竹编年史》的变种片段
中纬度极光在足够亮时可以呈现多种颜色,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天体事件被称为“五色光”。例如,1847 年 10 月,在英国观察到了五颜六色的极光。根据英国剑桥附近的一份报告,“在磁天顶附近形成了一个冠冕,所有的光线似乎都从这里发散;它们的颜色最绚丽,具有特殊的透明度,尤其是红色和绿色,前者很像胭脂红“
将这一可能的创纪录事件称为“候选极光”,因为之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认极光。此前,最古老的候选极光是亚述天文学家在楔形文字板上刻下的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 679 年至公元前 655 年之间。
由于几个原因,最新发现花了很长时间才得到认可。《竹编年鉴》原稿遗失,公元 3 世纪重新发现,宋代(公元 960 年至 1276 年)再次丢失。在 16 世纪,翻译使用了“彗星”这个词,而不是“五色光”。现在,这项新研究打破了记录。
记录候选极光很有用,因为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模拟太空天气和太阳活动的长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