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人民,披肩文化与艺术特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强强聊历史 2023-07-29 08:11:00

文|侯博士的笔记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

前言

纳西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他们主要居住在中国滇、川、藏交界的金沙江上游和横断山脉山区。这个地方背靠青藏高原,面向云贵高原,平均海拔2600米,属于高海拔高纬度的地区。

这里的山川壮丽秀美,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纳西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他们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他们聚居的地方中甸县曾经被称为中甸县,但在2002年被重新命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的意思是“一个美丽、神秘、富足的地方”。

纳西族的文化和风俗非常吸引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其他地区的民族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人们以畜牧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有着独特的传统、节日和艺术形式,这些都是纳西族独特的文化特色。

香格里拉也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化而成为了一个受人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披肩是纳西族人民的一种特殊服饰,通常是披在背上的。在纳西族的文化环境中,披肩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纳西族个性的重要象征之一。

披肩是他们为了适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政治信仰和道德伦理而创造的一种文化产物,体现了他们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

纳西族的披肩具有独特的外部形象符号,并寄托了民族意识中深层的哲学和美学内涵。

它不仅是纳西族的一种外在符号,还反映了他们在美学、宗教、习俗等方面形成的传统观念和心理素质。纳西族的披肩在不断改进和变化中发展出多种风格,因此成为他们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体现。

这些披肩不仅是纳西族服饰的一部分,更是他们独特文化的象征。它们传承着纳西族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成为纳西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吸引着人们对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好奇和喜爱。

披肩的概述

披风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装束,特别在北方民族中广泛流传。纳西族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既有游牧风貌,又有当地土著和农耕民族的文化特征。

披肩是纳西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产物。每个纳西族人都会有一件披肩,现在主要用于装饰,尤其是女性,也被称为“披星戴月”。

披风的传统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和装饰,经过纳西族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而形成。在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中,披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代表着他们的传统和生活方式。

纳西族的披肩是一种特殊的装饰,上面有七个精美的圆形图案,每个圆中间有两条鹿皮带悬挂下来。整个披肩用白色宽带围绕着,后面还有带子垂下来。

关于这种装束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纳西族披肩上的七个小圆形图案代表七颗星星,寓意着“披星戴月”,赞美了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和坚持。

还有人认为这些圆形图案是古代图腾崇拜的标志,纳西族在古老的东巴经中视青蛙为智慧之神,认为它在人类危难时曾解救过人类,所以这些圆形图案象征着青蛙的眼睛。

至今,纳西族人仍保持着不伤害青蛙的传统习惯,这显示出他们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珍视。这种披肩不仅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敬和保护之心。这样的装束在纳西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并成为他们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

古老风俗,流传至今

保留畜牧民族服饰的一种重要遗存,即“尾饰”。

纳西族是古代北方氐羌民族的后裔,他们早期主要以狩猎为生活方式。由于居住在山林之间,为了抵御寒冷和便于活动,纳西族人发明了一种垫在背上的披肩。

这种披肩成为他们生存和生活的必备装束,同时,动物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人们与动物的斗争也让他们对一些动物产生了敬畏之心。

后来,纳西族逐渐往南迁徙,开始以游牧为生,放牧的地方多是高山,寒冷的风雪使得羊成为主要牧养的动物,羊皮被用来制作披肩,可以御寒保暖。

再后来,纳西族与丽江一带的土著居民融合,形成了定居的农耕民族。在高山耕作时,他们经常背负农作物,羊皮披肩在背上能减少重物与身体的摩擦。

古代西南地区的“濮”人以尾饰而闻名,纳西族也是其中的一支。纳西族的羊皮披肩上有羊皮细线,背带末端下垂,这是古代畜牧民族服饰“尾饰”的遗存。

羊皮披肩在纳西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他们民族发展史的见证。如今,它已成为纳西族妇女特有的传统服饰,代表着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妇女勤劳能干的象征

纳西族妇女的生活很辛苦,经常要背着重物来回奔波,她们非常自信、果断和勇敢。在纳西族传统社会中,妇女是家庭的智囊,是家庭繁荣昌盛的重要支持。

纳西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融合了各种文化,并创造了许多世界闻名的艺术和文化成果,如东巴象形文字、丽江古城建筑、丽江古乐等。

这些成果离不开纳西妇女的勤劳付出。在纳西族传统社会中,主要的农务劳动者是妇女,而男子更多地从事文化、艺术等活动。

起源传说

很久以前,纳西族的家乡丽江坝子遭受干旱,八个火太阳使天地炙热难耐。一位名叫英古的姑娘为了拯救家乡,编织了一件顶阳裳,披在肩上,前往东海请龙王帮忙。

她与龙王的三太子一起与旱魔王搏斗,为保护三太子,英古英勇战斗九天,最终不幸牺牲。为了表彰她的勇敢和智慧,善神北时三东制服了雪精龙,救出了被旱魔困住的火太阳。

为了纪念英古的功绩,善神将这七个冷太阳变成银光闪闪的圆星星,并镶嵌在英古的顶阳裳上。

从此,纳西族的姑娘仿效英古,把这七个银星星图案绣在披肩上,象征着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这个传统被世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纳西族的披肩因此被称为“七星披肩”,成为纳西妇女的重要标志,也是对英古姑娘的纪念和敬意。

自然界与生命

纳西族披肩上的七颗锦绣布盘代表七颗星星,这些盘子用各种鲜艳的丝线绣制而成,每种颜色都代表着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

纳西族认为,人体也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就像自然界一样。通过在披肩上绣制不同颜色的丝线,纳西族寄托对妇女的美好祝愿。

这些丰富多彩的图案象征着勤劳、聪慧、美丽和幸福,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样的传统装饰让纳西妇女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坚强。

纳西族在历史上崇尚自然,不信奉神佛。他们特别重视祭天仪式,崇拜自然神,喜爱大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是同源的,被誉为“自然之子”。

根据他们的文化经典《东巴经》中的描述,人和自然万物的诞生是由多种颜色的“蛋”相互变化而来的。

《东巴经》中记载了四样神物有黑、白、黄等颜色,这种色彩观念反映了纳西族地区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也对披肩装饰的颜色产生重要影响。

纳西族认为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将纳西族男人的烟锅和男女跳舞的习俗通过刺绣艺术化,将这些生动的场景绣在羊皮披肩的飘带上。

这样的披肩装饰传承着纳西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些绣制图案不仅是装饰,更是纳西族独特文化和美好生活态度的象征。

自然崇拜

这些披肩图案和颜色的设计,不仅是纳西族妇女服装的一部分,更是他们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它们象征着纳西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感恩之情,也彰显了他们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态度。

纳西族的披肩上刺绣着各种自然物形象,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花朵:纳西族自古就有养花的习惯,家里的院子里都摆放着几盆盆栽花卉,红花绿叶,美丽静谧。一到花开的季节,各种花卉争相竞放,散发着芬芳香气,真是美不胜收。

由于纳西族热爱花卉,所以羊皮披肩上常常绣上花朵的图案,如串枝花、梅花和花盆等。有些人还把披肩上的“七星”图案称为“巴含”,意思是纳西人喜爱的“绿色花片”。

蝴蝶:蝴蝶图案在纳西族飘带上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玉龙雪山上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是一个名为玉龙第三国的地方。

在这个国度里,人们生活幸福,男女和睦相处,各自快乐。这里是纳西人向往的乐土。

传说中,如果有情侣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他们就会偷偷约定,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身着盛装,手牵手登上雪山,前往玉龙第三国,希望在那里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飘带上绣着蝴蝶图案,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爱情的渴望。

银河和星星:古代纳西族在东巴经中已经拥有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他们使用象形文字表示天、日、月、星、云、雨、雪、雷、电、风、气、光等天文现象,还有年、日、月、时、昼、夜、春、夏、秋、冬等时令和方位词语。

在纳西族的披肩飘带上,经常可以看到“银河和星星”的图案,这些图案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纳西人朴素的天文思想,以及他们聪明智慧的一面。纳西族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展现了他们思辨能力和智慧的光芒。

纳西族的传统披肩通常由黑色或白色的羊皮制成,并用两条白色布带缝制而成。在这个披肩上,除了彩色的“七星”图案外,整体呈现出黑白自然色调,这反映了纳西族对黑色和白色的喜爱和崇尚。

纳西族自称为“纳西”,其中“纳”原意是“黑色”,但它也被引申为“大”。因此,“纳西族”最初的含义是“黑族”,也就是“大族”的意思。

纳西族崇拜的牦牛、羊等图腾,以及保护神“三朵”和圣山玉龙雪山,它们要么是黑色,要么是白色。这说明纳西族对黑色和白色两种自然色的喜爱和尊崇。这反映了纳西族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观念。

披肩的艺术特征

形制特征

纳西族的七星羊皮披肩是由羊皮和黑色毛呢制成的,在披肩的上端,有七个大小相同、直径约两寸左右的精美圆盘图案,象征七颗星星。有些披肩上还有两个大圆盘,代表太阳和月亮,每个圆盘中心还有两条鹿皮带垂下。

整个披肩周围有白色宽带相绕,带稍端系在背后。据说圆盘上绣制的图案是精美的星图,垂穗则象征着星星的光芒。

这种披肩形状经过剪裁,上端呈长方形,下端呈半椭圆形,有点像蛙的形状,看起来既轻便又朴实耐看,展现了纳西族人民温和的民族性格。

另外,在中甸地区,纳西族的披肩是白色的,用白毛山羊皮制成,较为宽厚华丽。除了七星图案,纳西族妇女的披肩上还有精美的刺绣飘带,保留了尾饰的特征。

整体上,纳西族的披肩是一种美丽的装饰,反映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纹样特征

纳西族的飘带图案完全是用手工平绣的方式制成的,没有事先画草图,而是直接根据白布的纹路进行绣制。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飘带上会有七个图案。

目前,所有的飘带主要分为三种风格:

第一种是寿字图飘带,这类飘带的图案中会有寿字的图形,通常用于纳西族的老年妇女佩戴,寓意着祝愿老人长命百岁,年年幸福。

第二种是金鱼跳龙台图飘带,这类图案的飘带往往绣有金鱼和龙台的造型,比较传统,寓意着希望生活步步高升,年年幸福顺遂,好运连连。

第三种是喜字飘带,这是纳西族女子出嫁时必备的飘带,也是纳西族传统的嫁妆之一。在羊皮飘带上也常常绣上“喜”字,寓意着祝福新婚生活美满幸福,吉祥如意。

结语

纳西族披肩是一种展现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品格和审美情趣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手工艺术的杰作,也是了解纳西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这些披肩不仅有实用功能,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表达。

研究纳西族披肩可以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民俗艺术,进一步推动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财富。

这些披肩不仅是纳西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承载着他们对自然崇拜的情感和智慧的结晶。通过研究披肩上的图案和图形,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纳西族披肩不仅在当地具有重要地位,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其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的关注。

保护和传承这些披肩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不仅是对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通过传承这些宝贵的民俗艺术,我们能够更好地弘扬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发展。

参考文献

顾·彼得.被遗忘的王国[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施惟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0 阅读:9

强强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