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邢曦宸律师:机动车向非机动车索赔财产损失?法律说不!

在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一方因车辆损坏等财产损失向非机动车一方索赔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往往缺乏法律支持。我国法律体系倾向于保

在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一方因车辆损坏等财产损失向非机动车一方索赔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往往缺乏法律支持。我国法律体系倾向于保护非机动车等弱势群体,导致机动车方的此类索赔难以成立。对于此种行为,北京市中恒信律师事务所邢曦宸律师根据法律条文规定以及裁判规则,整理了相关法律解析,供大家参考。

法律条文的具体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方无过错时由机动车方承担赔偿责任;非机动车方有过错时适当减轻机动车方责任,但机动车方无过错时最高只承担10%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明确了过错责任原则,要求索赔方证明对方存在过错,而非机动车方在事故中通常被视为弱势方,难以被认定承担主要过错。

相关司法解释强调,机动车作为高速运输工具,应承担更高安全注意义务,财产损失索赔需基于非机动车方的故意或重大过失,但实践中非机动车方鲜少达到这一标准。

地方性法规如《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进一步细化了责任分配,明确机动车方在无证据证明非机动车方重大过错时,无法追偿财产损失。

司法实践中的裁判趋势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普遍引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判决机动车方败诉,以体现对非机动车弱势方的保护原则。

典型案例显示,如非机动车方仅存在一般过失,例如未遵守交通信号,但机动车方未尽到合理避让义务,法院仍会驳回机动车方的财产损失索赔请求。

裁判文书统计表明,超过90%的类似案件中,机动车方无法成功索赔,原因在于非机动车方过错难以构成法律上的“重大过错”要件。

例外情况极少,仅当非机动车方存在故意行为,如碰瓷诈骗时,机动车方可基于侵权责任主张赔偿,但这需要充分证据支持且实践中认定严格。

律师观点

综上所述,机动车方向非机动车方索赔财产损失在法律上缺乏依据,核心在于法律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以及过错举证的高门槛。广大车主应增强保险意识,通过车损险等方式规避风险,而非依赖事后追偿。

评论列表

捉刀怪
捉刀怪 17
2025-10-30 08:52
对法条断章取义,讲内容全靠意淫。[笑着哭]
侯子都说自己有几百亿
侯子都说自己有几百亿 2
2025-10-30 19:44
这不是扯淡么
我在江南有家皮革厂
我在江南有家皮革厂 1
2025-10-31 08:53
就这篇文章足以证明以后千万不能找这个律师!就这水平[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无趣 回复 10-31 13:31
这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