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学良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方针。以前,一直只提“德智体美”,大概是新世纪后,鉴于学生轻视劳动、不愿不会动手的现象抬头,加上了劳动课,变成了“德智体美劳”。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小编开始入学,接受学校教育,由于当时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管理方式等,学校设置的课程和学生所受的教育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特征。
想到“德育”,就联想到政治课。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是“政治挂帅”、最讲政治的年代,但农村小学却没有单设政治或者思想品德课,也没有专门的教材。要说爱国、爱集体、良好品行等价值观,一般都是班主任或者语文老师在平时教学中顺便灌输的。
虽说没有单设政治课,但那时代,政治教育还是要从娃娃抓起的,小学生们所接受的政治教育必不可少。没有教材,就听“活报告”,内容当然是那个时代的特色。诸如,请贫下中农代表来给学生们作“忆苦思甜”报告,教育学生们要“牢记血泪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在开学或者期末时,大队干部也会来学校讲话和作报告,内容如批林批孔、坚决反击右倾翻案风等。这些政治宣传教育内容,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似懂又非懂。
再说“智育”。谈起毛时代,有人认为那时只抓阶级斗争,在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不重视甚至是一团糟,这未免太片面了些。小编是74年入学,一入学起,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新中国的主人。切身体会到,那时,社会、学校乃至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教育还是很重视很期望的。
“智育”,可广义理解为文化课,或者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主课。关于文化课,有一段时间,人们集中的反应是,小学生们的书包太沉、学习课目和任务太多、负担太重,在六七十年代,这个问题不存在,当时的主课科目少,小编小学五年,主课基本上就只有语文和教学(当时叫算术)两门,只是在4年级时,增加了一门好像叫《自然常识》的课,学的内容主要是台风、地震、岩石等自然知识,类似于现在的地理知识课。除此外,就没有其他的课目了,像英语课等,当时听都没听说过,这样也好,让当时的学生集中精力抓好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的学习,课目少也意味着负担少,所以那时小学生基本没有近视眼的。
在通常的分类中,人们把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统称和归类为副课。由于不列入升学考试成绩(体育考试列入初升高成绩那是后来的事),虽然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不论学校还是家长,都不会把副课和主课一样重视和对待,这不仅仅是现在,四五十年之前这种观念就深入骨子里,即副课不是课,可有可无的。
在六七十年代,人们不重视副课,除了观念问题外,还缘于当时农村的办学条件。一是师资,当时农村小学的老师都是民办老师,要求的资质主要是文化水平,能胜任语文、数学教学即可,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老师哪里会到农村小学来。二是硬件条件,上音乐课,要音乐器材吧,美术课,要画板颜料吧,上体育课呢,当时有的校舍还是借用仓库、祠堂等场所,连基本的操场和跑道都没有。师资力量和办学基础条件也制约了当时这些副课的开展。
不重视副课,加上条件制约,还有当时农村教学教育的随意性,所以那时的美术音乐体育课,基本上没有正儿八经的上过,上的话也完全是走形式和走过场。
以音乐课来说,小编小学5年从没有正式上过。不过呢,当时农村文艺活动搞得热火潮天,如需要参加一些集会活动,老师临时会教我们唱一些《我爱北京天安门》《我是公社小社员》《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等歌曲,也算是音乐课吧,只是从没教过音符、曲谱等基础知识。
至于美术课,则更加马虎。记忆中,整个小学生涯只上过两三节美术课,一次是老师给每人发支粉笔,大家在黑板上乱涂乱画,一次是每人发张白纸,大家贴在教材中的图形上,临摹画公鸡、水牛等,这就是那个年代我们上的美术课。
副课当中,真正让人耿耿于怀的是体育课。农村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生性好动,喜欢运动,特别喜欢正规系统的体育活动,可惜条件不具备,学校没有像样的操场跑道和体育器材,老师只是在校园内一棵大树上挂上两根竹竿,让大家课余爬竹竿,算是体育场所和设施了。一个学期内,也上一二节体育课,都是些广播体操、队列等内容。
由于学校体育课满足不了孩子们需求,放学回家后,大家自补体育活动。用木板制作球拍,找一张生产队里的长桌子作球台,中间放几块砖头当球网,打起了乒乓球;在河边沙滩上,两个小伙伴举一根细竹竿作高度线,其他同学轮流进行跳高练习等。当时,农村孩子的最大愿望是能在篮球场上打球,能在沙坑上跳高跳远等。
说完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再说劳动课。除了语文数学课之外,劳动课则是那个时候上过最多的课,那时,农村小学生的劳动课,一是无师自通,二是近水楼台。所谓无师自通,农村小孩差不多从会走路起,就要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儿,不用教熟稔得很;所谓近水楼台,当时,学校师生都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任务,城镇学校学生都要定期下乡来劳动支农,更何况是本村(大队)的学生呢。
七十年代,农村学生上的劳动课多而频繁,也很随意,事前也没什么课时安排,学校和老师什么时候安排布置,学生就什么时候参加。当然了,安排的劳动内容与学生年龄是相匹配的,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劳动课多是为大队猪场扯猪草、摘棉花、捡花生等,四五年级的学生,劳动课安排的内容是为修建维修学校担砖担沙挖土等。这些劳动课,一学期总要上过四五次,农村孩子做起这些劳动,不感到苦和累。
虽说都是在学校读书受教育,但每个年代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在大集体时代入学的六零后七零后来说,你们还记得和怀念当年的学习岁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