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经典。早在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为统一思想,便开始焚书化字,其中《道德经》就是为数很少的留传下来的经典。这本经里包罗万象,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
现代科学不太喜欢承认古人留给我们的典籍,将其中很多东西列为伪、玄,笼统地称之为“迷信”。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证实了古人的智慧真实不虚,且高不可攀。
《道德经》第二章,就告诉了我们,这个天地宇宙一直处于叠加态、纠缠态。这与当代前沿物理科学所提示的量子世界诡异现象形成了呼应。如“薛定谔的猫”、“波粒二象”“量子纠缠”等。
《道德经》第二章的内容如下:
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一章中的重点是前半部分,里面就清楚地说明了世界是叠加、纠缠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对于这个世界,人类依照自己的意愿分别做了定义:美丑、善恶,这些标准都是人定的。而且这些标准都是相互对立而出现的。比如有无、难易、长短等等。
其次,这些事物都是同时出现,从来不存在单一的出现。我们说一棵树很高,是与其它的树做的比较,言外之意,其它的树就是低的。我们说这道题挺难的,那么其它的题就是比较容易的。
第三,相对立的双方,同时出现、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事物上。我们说这棵树真高,是与低的东西比较的;当与更高的东西比较时,这棵高的树也就低了。高与低同时存在。同理,难易、长短、美丑、快慢等等,也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事物。
第四,因为人类的认知而出现了各种对立的事物,因此,人类的意识一直参与其中。比如感觉这棵树高,是与意识中的记忆做了比较和筛选。之所以要说清楚这一点,主要是“薛定谔的猫”中,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人的意识一旦参与其中,事物的状态就变得具体了。
我们现在再来看现代量子理论中的叠加态、纠缠态,以及意识对事物状态的影响。
当人的意识没有参与的时候,那只“薛定谔的猫”是既死又活的叠加态。当人的意识参与进去后,也就是直接观察,就会明确当下的状态:要么死、要么活。人的意识没有参与,事物都是处于叠加态的。那么,一颗树,当我们没有去感知它是高的还是低的时候,这棵树就是又高又低的叠加态。一旦产生了意识参与的冲动,这棵树就出现了坍塌:或者是高,或者是低。
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意思是说:人们之所以知道这些事物是美的,是因为丑陋的东西已经区别出来了。
再来看纠缠态。量子物理学中,处于纠缠态的两个粒子,它们的状态是同时变化的。一个量子向另一个量子前行,两个量子之间的距离同时变短。而《道德经》第二章中反映的道理也是如此:高下、难易等等,这个变得低了,相对应的其它的就相对变得高了。这二者也是纠缠的。前后相随中,其中一个做了一个转身180度,前后的关系就变成了相背、或者面对,二者的位置关系同时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纠缠态。
但是,我们的老祖宗比现在的科学家们高明之处在于:现在的科学家们只是认为这种叠加态、纠缠态存在于微观世界。事实上,大至天体宇宙、中间到我们的人类社会、小到微小事物,都是处于叠加态、纠缠态的,而且这两种状态也是同时存在的。
正是因为天地万物都是处于状态叠加的、又是纠缠不休的,因此,老子特别提出了“无为”的观念。“无为”中的“为”,指的是目标、意志、图谋,不带有任何的目的、意志地去做事。这与科学家们说的“没有意识参与”的时候,事物的状态就是叠加的是一致的。一旦带着某种目的,让意识参与了,那就是“有为”,事物就呈现出了你希望的结果:认为这个量子是能量,因此用测量波的设备观测量子,就观察到了“波”的特征;认为这个量子是物质的,就选择了测量粒子的设备去观测,果真测到了粒子。事实上,量子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同时是能量,同时是物质,因此既是波、又是粒子,结果就是波粒二象。老子说的“处无为之事”,就是让我们既不要片面的认为是能量、也不要单一的认为是物质,惟有如此,才能还原世界的真实模样。也只有如此,叠加的世界才会一直饱满,而不会因为我们的意识参与,而发生坍塌。一个人的世界一旦坍塌在黑暗的角落,那他的世界就毁灭了。
当我们赞叹科学取得一个又一个科学成果的时候,我们仍然不清楚:距离古人的智慧高峰,还有多远。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