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世界,赵英俊也许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他的歌曲《大王叫我来巡山》和《送你一朵小红花》却早已成为经典。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潇洒哥”于2021年因肝癌早逝,引发了对这种疾病的更多关注。肝癌,即Liver Cancer(LC),是一种原发性肿瘤,其发病隐匿,且预后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本文将带您了解肝癌,并分享如何通过健康饮食来预防这一威胁公众健康的疾病。
肝癌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全球肝癌死亡率占肝癌发病率的92%,生存率仅为5.30%。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对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肝癌的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者普遍认为肝癌的发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性别、乙型肝炎病毒、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饮用水以及过量饮酒都与肝癌密切相关。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日常饮食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因此,通过一些简单而高效的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可以降低患肝癌的风险。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五种容易引发肝癌的食物,以便您可以减少其摄入,从而降低罹患肝癌的风险。
一、高糖食物:悄然加重肝癌威胁引起高血糖反应的食物主要包括精白米和含糖食品,而这些食物已经成为现代饮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一项欧洲研究发现,血糖水平较高的妇女患癌症的风险更高,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高于正常水平的妇女都比血糖正常的人更容易患癌。
高糖饮食可能诱发体内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这些生理反应可能对细胞DNA造成损害,从而促进癌细胞形成。相比于高糖饮食这类促炎饮食,临床上更鼓励抗炎饮食,如水果、蔬菜等,水果蔬菜富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防止机体生成炎症因子攻击正常的细胞,减少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
高糖饮食同时也会制造额外的脂肪,若这些脂肪沉积在肝脏中则表现为脂肪肝。脂肪肝是引起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它可以演变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演变成肝癌。
二、高脂肪食物:引发原发性肝癌的潜在威胁已有研究表明,总能量摄入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呈正相关,特别是当食物能量主要来自脂肪和动物性蛋白时,肿瘤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这种关联可能是由于动物性脂肪对体内激素水平、多种脂肪酸的影响以及在烹饪和加工食物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潜在致癌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促进了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人员还发现,高脂肪或高蛋白饲料可以增强黄曲霉毒素B1对大鼠致肝癌的作用。此外,一项中国的研究也发现,摄入肉类,特别是肥猪肉、牛肉、羊肉、内脏和鸡肉,可能会增加原发性肝癌的患病风险。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脂肪代谢与肿瘤的关系,肝脏是脂类合成、脂类分解、脂类转运与运输、贮存与释放的主要场所,几乎可以说参与了机体的一切物质代谢过程,从而维持体内脂质代谢的相对平衡。当肝功能受损时脂质代谢紊乱,体内血脂水平发生改变,而脂质代谢的紊乱能一定程度损伤肝细胞。在内脏脂肪堆积的个体中,肝脏是首先受累的脏器,脂肪过多会将肝细胞围堵起来,肝脏细胞不能正常地从血液中获得营养,所以会导致肝脏结构发生改变。
一项关于高脂肪饮食是否可以诱发的动物实验中,研究者将实验鼠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高脂肪食物喂养,另一组实验鼠喂普通食物。结果显示,1组实验鼠全都患上了肝癌,2组实验鼠则未患肝癌。可见高脂饮食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三、槟榔成瘾:潜在的肝癌元凶槟榔是最近流行的零食,因其独特的味道被众多年轻人追捧。据统计,全人类中有10%-20%的人有咀嚼槟榔的习惯,这也是中国台湾人民的流行的习惯之一。
在过去30年中,中国台湾地区槟榔树的种植和槟榔的产量显著增加,习惯性嚼槟榔的人数约为总人口数的十分之一,咀嚼槟榔者的数量在逐渐增加。
一项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表明,与不咀嚼槟榔者相比,嚼槟榔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将会更大。这是因为人体在咀嚼槟榔时,槟榔中所含的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可能会甲基化和氰乙基化肝细胞的DNA,对肝细胞具有遗传毒性,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病。
咀嚼槟榔可能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这与槟榔中的一些致癌物质有关。这些致癌物质可以导致我们体内的一些基因表达异常。其中一个被激活的基因叫做"ras",它有可能促使细胞开始异常增殖,从而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此外,槟榔中含有一种被国际公认的致癌物质,叫做"黄樟素"。槟榔咀嚼者的口腔中含有相当高浓度的黄樟素。研究表明,黄樟素与DNA发生异常的化学结合,可能也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四、酗酒:肝癌的隐形助推器酗酒与肝癌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酒精消费国之一。酒精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增加患上肝癌的风险。
来自于日本的研究结果表明显示,每日饮酒≥40g人群中发生肝癌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4.36倍。
国外的一项研究结果也认为,每日饮酒≥3杯的观察对象发生肝癌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1.16倍。同时,他们发现每日酒精摄入量与肝癌发病存在显著的剂量-风险关系。
酒精致肝癌发病的可能机制:酒精有一种特点,它可以轻松地进入我们的肝细胞,就像钥匙可以打开锁一样。一旦酒精进入肝细胞,它会与一些物质一起合作,这些物质可以损害我们的DNA,导致DNA变得不完整,甚至形成一些奇怪的东西,被称为"DNA加合物"(N2-乙基-20-脱氧鸟苷)。
此外,酒精也可以与一些细胞蛋白质形成加合物,这些蛋白质与修复受损DNA有关。而酒精与这些细胞蛋白合成的过程就相当于把机体细胞DNA的修复工具损坏一样,导致我们的细胞无法有效地修复受损的DNA。
这两个过程都会造成机肝细胞DNA的损伤,从而加大肝癌细胞的生成概率,对机体造成伤害。
此外,据报道,酒精代谢产生的醛(如:乙醛等)可刺激肝星状细胞中的胶原合成,导致肝硬化的转变,最终诱导肝细胞癌变。
五、霉菌污染:隐匿的致癌威胁霉菌污染的食物可能含有致癌的黄曲霉毒素,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肝癌。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是全世界公认的环境致癌物。
在我国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南方湿热地区的农作物中容易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黄曲霉毒素B1是影响肝癌发病的重要生物毒素之一。
一项台湾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人群中,与无法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1-白蛋白加合物的人群相比,存在该物质的人群发生肝硬化性肝癌和非肝硬化性肝癌的风险将会升高。
黄曲霉毒素B1会损害我们体内的一种叫做p53的“癌症守卫者”基因。p53的工作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它可以修复受损的DNA或使异常的细胞自我毁灭。但当受到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时,p53可能会出现问题,不再能正常工作。这表明长时间暴露于黄曲霉毒素B1的人群肝癌的发病率可能更高。
有关肝癌的动物实验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在长期暴露于HBV和黄曲霉毒素的动物群体中,也发现了p53突变,并且在同时存在HBV和黄曲霉毒素B1暴露的情况下,其肝癌发生率远高于单一因素,表明HBV和黄曲霉毒素B1对肝癌的发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肝癌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疾病,对个体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风险。然而,我们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可以采取,以减少患上肝癌的可能性。其中包括控制高糖、高脂肪、酗酒、槟榔以及霉菌污染食物的摄入,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罹患肝癌的风险。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个体健康,还有助于减轻社会医疗负担,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铭繁. 潮汕地区氮污染及饮食等综合因素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D].汕头大学,2022.DOI:10.27295/d.cnki.gstou.2021.000447.
[2]陈倩倩,芮法娟,倪文婧等.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OL].中国全科医学:1-7[2023-09-17].
[3]孙苗苗. 感知食盐摄入与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D].华北理工大学,2022.
[4]Liu W, Liu Q, Huang Q, et al. Time trend analy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ncidence in Sihui coun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1987-2011).BMC Cancer. 2016;16(1):796. Published 2016 Oct 12. doi:10.1186/s12885-016-2817-9
[5]Maucort-Boulch D, de Martel C, Franceschi S, Plummer M. Fraction and incidence of liver cancer attributable to hepatitis B and C viruses worldwide. Int J Cancer. 2018;142(12):2471-2477. doi:10.1002/ijc.31280
[6]Ma Z, Zhang E, Yang D, Lu M. Contribu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s to the control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by initiating antiviral innate responses and promoting specific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Cell Mol Immunol. 2015;12(3):273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