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校长参与弄虚作假,你让单位审核高级职称申报材料时要严格把关?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审一直以来都是老师们普遍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因为职称评审的结果直接关乎到职称岗位工资。记得之前有一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审一直以来都是老师们普遍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因为职称评审的结果直接关乎到职称岗位工资。记得之前有一件事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那就是江苏省人社厅2021年7月9日通报的9起典型案例中有5起为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弄虚作假案例,其中4名校长或副校长被撤销高级教师职称。

江苏省人社厅在通报中说,个别用人单位未认真履行审核职责,对申报材料把关不严。单位对高级职称申报材料审核把关不严?校长弄虚作假,你咋审核?每到职称评审的时候,学校都会事先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职称评审材料校内审核小组,如果校长也要申报职称,为了避嫌会让书记或副校长担任组长。

不管校长担不担任组长,只要校长申报职称就会在校内审核中占有得天独厚而且也是不言而喻的优势,虽然有些地方实行县域内校长职称评审单列制度,由教育局相关人员担任职评材料审核小组成员,但尽管如此,在人情化氛围浓厚的现实情形下也无法完全规避这个职称评审中早就存在的潜规则。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是所有已经获得中级职称的教师梦寐以求的,因为这不仅是个人能力水平的体现更是事关个人工资待遇的提升,但由于高级职称评审条件苛刻,名额指标有限,因而竞争极其激烈,但校长或副校长在这当中却有着一线教师所不具备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过程存在的人为因素干扰和申报材料造假等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老师们一定还记得2023年发生的一件事,四川有位在职教师实名举报学校16位人员副高级职称评审的弄虚作假,包括前校长、前书记、前副校长、现任校长和副校长、工会主席以及财务主任等。

人社部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中重点强调:加强职称评审巡视巡查,畅通投诉举报通道,严肃处理职称评审中“说情打招呼”“圈子评审”等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职称评审环境。这当然包括弄虚作假在内,之前也有很多地方公布过因为弄虚作假被举报经查实后取消任职资格的通告。

职称评审中的弄虚作假违背了初衷,影响了职称评审的公正,以弄虚作假的手段获得副高级职称更是侵犯了真正符合条件教师的应有权益。按照人社部畅通投诉举报通道的要求,有举报就会有核查,经查实后就会有处理结果并能起到震慑作用,这是一种效应化,也许只有像江苏省那样严肃处理教师包括校长职称评审弄虚作假才会有些许的效果。

之所以连校长都在参评高级职称时弄虚作假不仅仅是因为职称级别的高低体现了身份地位高低和能力水平强弱主要还是因为职称级别高低决定了岗位工资标准高低,职称级别越高,岗位工资标准就越高。当然也不是仅体现在职称岗位工资本身,还有与职称级别密切相关的薪级工资以及不少地方还跟职称级别挂钩的绩效工资。

此外,还有些地方将各种津补贴包括取暖费甚至是一次性奖励工资的发放都跟职称挂钩,总之,不同的职称级别所带来的显性和隐性差距还真是很大的。最新的义务教育教师岗位工资标准:副高5档4219元,6档3610元,7档3356元;最新的非义务教育教师岗位工资标准:副高5档3810元,6档3260元,7档30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