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驱力

郑胜辉 2024-06-13 08:38:25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368天

核心内容

在培养孩子自驱力时,家长们经常会遇到管孩子管多了会让孩子没有积极性,管少了孩子又会变得任性的两难境地。通过分析和拆解这个困境,让家长理解到培养孩子自驱力的关键是孩子的压力和控制感。

前言

《自驱型成长》是一本讲亲子教育的书,就是让孩子有自驱力,不用天天催着写作业,自己就能主动完成,上了大学后也不用管,自己就会努力上进,总之就是不用管也能自己茁壮成长起来。如果你的孩子真有了自驱力,那妥妥的就是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然,你也可能还没有孩子,没关系,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家长,来给自己曾经受到过的教育复个盘。

自驱力可是太重要了,毕竟我们听过很多这样的情况,原本孩子一直是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比如,早早就考过了钢琴九级,或是成绩一直很好也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是,等到目标达成后,就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钢琴虽然过了九级但是再也不想碰琴了,成绩一直很好也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是也失去了学习动力,天天打游戏。

如果孩子能有自驱力,那这些情况肯定就不会发生了。考上大学了,目标实现了,有自驱力的孩子会给自己找到新目标,遇到了挫折,有自驱的孩子也会自己给自己打气,不会被挫折压垮。所以,和会一门外语,会一个乐器等等这些特定的技能比起来,自驱力更像是一种元能力,是一个人学习和精进技能的底层动力。

自驱力的好处我们肯定都知道,而且对于怎么培养自驱力,家长们心里也都是有一个答案的,就是掌握好管孩子的尺度。不能不管,也不能管得太严了。

很多人其实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被父母管得很严,提很多要求,必须学这个学那个,也不问问自己是不是喜欢。非常打击自己积极性,自己也都是应付差事,根本没有自驱力。

但是,家长又不能放的太松了,什么事情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只要是孩子不喜欢的就坚决不做。这就会让孩子变得任性,不讲道理了,根本看不到自驱力的影子。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反而成了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自驱力时面临的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些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观上就出了问题。只有从底层调整了自己的教育观,自驱型成长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否则做再多的努力都是无用功,那样的话只会陷入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中。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美国的临床神经心理学家,一位是启发式教育的专家。所以在书里面,除了有丰富的可感的案例之外,书中的建议和方法都有扎实的科学依据。他们在书里说了一句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你是孩子的顾问,而不是老板。”这句话其实就是培养孩子自驱力的关键,从老板变成顾问,需要家长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还好,这本书并不是只给家长提要求不给解决方案。接下来我将会用3部分为你解读作者们的解决方案,在家长给孩子更多自主权的时候,都可能会面临什么困难,以及如何应对才能克服它们,来促成孩子的自驱型成长。

第一部分

在开始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当你刚听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你是如何期待这本书里内容的?我想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一个期待,希望这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最好是一本操作手册,告诉我们一天让孩子学习多长时间是合适的,报几个课外班孩子才不会烦,管孩子作业应该管到什么程度等等。只要有了这样量化的细节,那么照着做,就可以让孩子实现自驱型成长了。

只要家长这么想,就已经犯了一个前提性错误。中国家长特别爱说这样一句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论你是不是认可这句话,是说起点就是很重要,有先发优势就能少奋斗二十年,还是觉得起点不重要,人生是一个长跑,关键是看能不能坚持下来。只要你一这么思考,你就已经被这想法限制住了。只要你把孩子的人生看做是一场和别人的比赛,那么不论是考一个好成绩,还是上一个好大学,或是找一个好工作,其实最后的目标都是冲过终点。

只要是以冲过终点为目标,那么家长帮助孩子,可以做到的事情就很有限。不论是找一个好老师,还是去一所好学校,本质上都是尽量扫清路上的障碍,最后想冲过终点还都是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

这种形式的教育观,总结一下的话,其实就是一种挑战-努力模型。在这个模型下培养孩子,家长会关注确定的目标,比如考上大学,虽然也能扫清一些障碍,但是对孩子努力却没有什么解决方案。这就出问题了,在这个模型下家长期待的自驱型成长是什么,就是家长自己准备的条件没有那么好,但是孩子还能靠自己努力,坚持下去最后冲过终点线。

在这个模型下会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就很自然了。管的、放的是什么,是孩子努不努力,如果孩子不够努力,这个模型是没有提供解决方案的,于是家长就会陷入焦虑,陷入了两难。管得多了不行,管少了也不行。只要还是在这个模型下,这个问题可能就是无解的。

而这本书的深刻洞察,就是帮助家长从挑战-努力模型中摆脱出来,切换成其他模型。切换成什么呢?我把这个模型概括成压力-控制感模型,当换成这个模型之后,家长的注意力就不再是某个目标了,而是回到了孩子身上,去关注孩子的压力。让孩子成长的解决方法,也不再是只能依赖孩子的努力,而是还可以依赖家长给孩子提供的控制感。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首先产生一个疑问,这个模型为什么要把压力放到核心的位置呢?其实也很简单,那是因为压力是更加基本的因素,它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假如一个孩子转学到了一个新班级,老师同学都是陌生的,这肯定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这个孩子可以承受住压力,愿意主动地结识新同学,探索新鲜事物,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孩子有比较强的自驱力。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在舒适区,不去尝试新鲜事,也不挑战更高的难度,这的确是没有压力了,但是也就没有了成长的动力。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压力就是自驱型成长的动力来源。

不过,让家长关注压力,还不只是因为压力可以为提供成长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压力的另一面,它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在书里就讲到了,人类大脑的压力反应系统会通过两个激素来影响人的行为。一个是肾上腺素,一个是皮质醇。就是这两个激素让压力呈现出了两面性,肾上腺素是可以激发潜力的激素。也许你听过,一个小孩被汽车压到,他的家长在情急之下可以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能把汽车抬起来。这其实就是肾上腺素的作用。当遇到危机时,压力反应系统会迅速释放肾上腺素,让人产生平时无法发挥出的潜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压力下,孩子可以超常发挥,获得自信。

如果压力持续存在的话,皮质醇就会被释放出来。这个激素本来是帮助人体应对高压环境的,但是如果孩子体内的皮质醇持续几周、几个月都很高的话,那它就会对人的记忆能力产生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在另外一些压力下孩子的学习能力会下降。其实,如果压力因素能够很快排除掉,孩子体内的皮质醇就能回复到正常水平,这样的话就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损害。甚至,产生压力的意外事件还可以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就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压力了,也就是说孩子在压力中成长了。

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也将压力分成了3类,正向压力、可承受压力和毒性压力。

正向压力就是那种,已经训练了很久了,马上就要上台表演节目,心中既兴奋又紧张的感觉。这种压力,往往可以让孩子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力,让他表现得更好。

可承受压力一般是指孩子需要面对自己控制之外的情况,比如爸妈吵架,在学校里被别人欺负。这种压力虽然孩子很难自己应对,但是有成年人在旁边支持和帮助的话,这种压力反而可以帮助孩子变得坚强。

毒性压力就是会带来危害的压力了,要么是遇到了严重的侵害事件,要么是在没有帮助和支持的情况下长时间地承受压力。这种压力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健康,让孩子敏感脆弱,甚至会给大脑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做个比喻的话,孩子就像是一辆奔跑的汽车,正在快速地成长。压力就是这个汽车的动力系统,压力越大的确可以让汽车的动力越足,但是也更容易失控和翻车。如果有了压力仪表盘,那么关注这个仪表盘其实就是关注孩子的成长动力。对于家长们来说,培养自己孩子的自驱力,最重要的是紧盯着压力这个仪表盘。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正向压力,在遇到可承受压力时给予足够的支持,同时要尽可能地避免毒性压力。

第二部分

讲到这里,我想你已经认识到压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了。可是紧接着问题就又来了,为什么家长把注意力放到压力上后,孩子的成长就可以依赖家长给的控制感了呢?

根据前面讲的,在这个模型下,家长想帮助孩子,其实就是要帮助孩子应对那些会带来伤害的压力。这些压力是什么产生的?就是孩子遇到了自己控制之外的问题,孩子自己解决不了。

在书中也提了,在大脑中帮助解决压力的主要是前额皮质,它和人的认知功能有关,比如说负责组织规划啊、判断决策啊,最重要的是可以控制冲动。但是,它有个问题,那就是成熟的很晚。前额皮质的决策判断功能要等到25岁才会最终发展成熟,情绪控制功能会成熟得更晚,一般要等到32岁才会成熟。所以,孩子成长这辆汽车的方向盘肯定不能一开始就把它地交给孩子自己,家长什么也不管了。在孩子成熟之前,家长需要坐在副驾驶位置,看着他,帮助他,甚至在危机时刻还要一把抢过方向盘。

所以,当家长把自己的思维模型从原来的关注最终目标,切换关注孩子的压力之后,要想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长,自然而然地就会把解决方法从原来的期待孩子努力,变成为孩子提供有益压力,解决有害压力。

那到底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解决有害压力呢?书里提到了一句话,控制感是压力的解药,这句话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人做过这样心理实验,把人关到一个非常吵的环境里,这个人就会变得很焦虑。但是只要在他身边放一个按铃,让这个人可以去按按铃。实验表明,即便这个按铃是假的,按它也不会把声音关掉,但也会让这个人焦虑水平下降。还有,很多人宁愿开车也不愿意坐飞机,其实飞机是更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飞机不像开车一样有控制感,所以会产生更多的压力。

提供控制感,如果只是这么说的话,很多家长都会产生误会。以为,给孩子提供控制感,就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度,让孩子可以自己说了算。这看起来又是一个“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境地。这不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不知道你注意没有,目标-努力模型里面的两难境地,管的、放的是什么,是孩子的努力。而这里管的、放的是什么?是孩子的选择。也正是这一点不同,让原来的困境不存在了。

这不再是一个要么专制要么宽容的二选问题。家长们有这些想法,那是因为,他们在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先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约束条件,那就是既然要帮孩子选,就要做出最好的选择。

很多家长听到这里就不同意了,自己又没有完美主义,根本没有想过一定要给孩子做出最好的选择。真的是这样吗?我举个例子吧,假如你的孩子初中毕业了,面临一个选择。他有机会去一个特别好的高中上学,但是孩子的同学大多都在另外一所一般的高中,他特别希望到这里上学。这个时候你会给孩子自主权,让他放弃那所特别好的高中吗?

我想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去那所更好的高中吧,而且还会和他说,“我这都是为你好,你以后会感谢我的”。对啊,这毕竟是一个可以影响一生的选择,怎么能让孩子随便选择呢。虽然我这里说的是一个特例,但其实在孩子面临其他选择的时候,家长可能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替孩子做出了自认为最好的那个选择。

其实,当一个家长说出“这事听你的”这句话时,并不是说出这句话就完了,在这句话的背后至少有三件事需要家长做到。

第一件事,你需要帮他们排除掉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事情,或者是后果无法承担的事情,因为硬要他们做这些事情,只会让他们压力倍增。就比如,还在幼儿园的孩子,逻辑思考能力还不完善,你就完全没必要因为儿童编程课程特别火爆,就要求他去学习编程。

第二件事,那就是在孩子们有能力自己做出决定的事情上,家长别指手画脚,这样才有机会让孩子去练习,逐渐积累经验。那关键问题来了,哪些事情是孩子们有能力自己做出决定的呢?很简单,就是那些,他的决定虽然不是你心中最好的,但是也并没有那么离谱的事情。这样的事情都属于孩子能够自己做出决定的事情。将这些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决定,他会觉得自己是有掌控感的。

还有第三件事,让孩子对他的选择承担后果,形成选择和结果的闭环。家长一定要忍住,不要帮孩子处理本来应该由他自己承担的那些后果。只有这样孩子才可以得到真实的反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有了切身体会。家长也别担心,如果把前面的第一件事做到位的话,孩子无法承担后果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就像上面选学校的例子,选择特别好的高中还是选择一般好的高中,你就应该把选择权交给自己的孩子,让他自己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如果你作为家长,还是觉得不甘心,毕竟是选高中这么大的事。那你要做的也不是帮他做决定,而是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在其他更小的事情上给他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让他为自己那些不完美的决定结果承担后果。当有过丰富的选择经验之后,在面临这种重大决定时,他才会做出和你一样,甚至比你还要好的决定。

所以,给孩子控制感,其实不是放弃对孩子做任何干预,而是家长要管理好自己,当孩子做出不那么好的决定时不要焦虑,而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他的背后无条件地支持他。书中提供了很多帮助家长解决焦虑的方法,我就不详细讲了,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阅读原书。

第三部分

讲到这里,压力-控制感模型里面的压力讲了,控制感也讲了,那是不是只要家长盯紧孩子的压力,管理好控制感,他就可以自驱成长了呢?

其实还没有,让孩子可以自驱成长还差一步,那就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内在动机。在孩子成长这辆汽车上,家长不可能永远坐在副驾驶,最后汽车的操作权是要全部交给孩子自己的。等孩子完全掌握这辆汽车后,他还有没有意愿迎接更大的挑战,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才是自驱型成长的关键。所以家长在离开副驾驶前,还需要帮助孩子把内在动机建立起来,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愿意自己给自己设立挑战,解决挑战。

怎么做呢?最容易想到的可能就是给孩子奖励,让他及时获得成就感。很多游戏让人上瘾,就是因为有及时反馈,做得好了可以得到奖励,会让人非常有成就感。所以玩家就会为了获得更多奖励,主动挑战更高难度任务。可是这种方式是有问题的,它虽然可以通过外部奖励的刺激,帮助孩子产生突破挑战的意愿,但是也会带来其他问题。这样的激励是非常短效的,只要是奖励不再吸引人了,或者任务太困难无法完成了,这样的激励也就不存在了。甚至会让孩子对外在奖励形成依赖,没有奖励就不努力学习。

所以,要想建立起内在动机,更重要的是帮孩子建立起内在的渴望机制,让孩子理解学习本身是能满足他的内在需求的。在书中就提到了德西和莱恩两位心理学家的理论,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有3个重要的内在需求,分别是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满足归属需求。

第一个自主需求,就是在孩子面对挑战时,为他提供更多的空间让他可以自己选择,这其实就是让孩子有掌控感。这样能让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都是自己的选择,他所付出的努力也都是因为自己内心的驱使,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奖励和夸奖。如果家长已经把“让孩子自己做主”这件事做得很好了,那么满足孩子的自主需求也就没有问题了。

第二个胜任需求,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胜任挑战的信心。这种信心,其实并不是真的把事情做好的能力,而是一种认为自己把事处理好的感觉。家长帮助孩子满足这部分需求的时候,不是替孩子完成一些任务让挑战难度降低,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比如,自己的孩子的成绩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但是你依然可以表达对他努力的认可,为他感到骄傲。

第三个归属需求,这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关心和关爱的。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学的时候,喜欢某门课程,并不是这门课的内容有多吸引人,而是这门课的老师关心自己。自己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才愿意在这门课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样的,当你的孩子可以感受到你对他传递出的无条件的爱时,他就会告诉自己“我的父母关心的是我,而不是我考了多少分”。

这么介绍培养孩子内在动机3要素,你可能还觉得比较抽象,我可以举一个书中的例子来帮你理解。假如说你的孩子期末考试考砸了,成绩非常不好,你应该如何鼓励他呢?你可以这么说:“我知道你对这个分数很不满意,我也知道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很乐意跟你聊聊,这样就能在下次考试时帮上你”。这样的反馈,首先体现了同情,这满足了归属需求,然后还告诉他,有可以提高的空间和手段,这可以满足他的胜任需求,最后的结尾的时候,说的是“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这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做主,满足了他的内在需求。

总之,在孩子对某件事产生了挫败感、手足无措,或是失去了兴趣时,也是你为他建立内在动机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像上面那段对话一样,不只是关注他某一方面的需求,而是同时照顾到胜任需求、内在需求和自主需求。相信这样,就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内在动力,最后实现自驱型成长。

总结

当你想要培养孩子自驱力时,首先要先审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模型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仍然关注的是某个目标,期待孩子可以自己努力去完成,那你就会陷入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切换自己的教育模型,切换成压力-控制感模型,把注意力从具体目标,转移到孩子的压力上来。然后,在孩子面临选择时,帮他排除掉他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些选项,同时你还要做到,当他做出一个不是最好的选择后,克服你的焦虑,让他去承担选择后果。最后,如果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也别用外部奖励激励他,而是告诉他“我相信你”,同时还要给出可以提高的方法以及充分的选择空间。

撰稿:王木头;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妈妈有焦虑,来母亲智慧文化馆!

地址:杭州南宋御街“密不可分母亲智慧文化馆”

联系人:叶子老师

0 阅读:0

郑胜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