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突围战:抗战时期山东八路军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

水蓝说历史故事 2024-11-10 20:26:45

大青山突围战:抗战时期山东八路军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

1941年深秋,山东沂蒙山区的天空阴云密布。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畑俊六正在临沂城内来回踱步,他的面前摊开着一张详细的地形图。驻山东日军已经连续数月在沂蒙山区展开"铁壁合围"作战,却始终未能歼灭八路军主力。就在这个时候,一份情报送到了畑俊六的案头:八路军重要机关和抗大一分校等近6000人集结在大青山地区。这个消息让畑俊六兴奋不已,他立即调集精锐部队,准备在大青山地区布下天罗地网。然而,他不会想到,这场看似十拿九稳的围剿行动,最终会演变成一场怎样惨烈的战斗?为什么这场战役会被后人称为"抗战时期山东八路军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

一、日军"铁壁合围"作战的战略背景

1941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临近,日本侵略者迫切需要在华北地区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9月15日,日本陆军部和参谋本部联合制定了《华北治安战施策大纲》,这份机密文件详细规划了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治安肃正"计划。

在这份计划中,日军将华北抗日根据地分为三个区域实施"铁壁合围"。第一区域为冀中平原,第二区域为太行山区,第三区域便是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日军认为,只有彻底"扫荡"这些区域,才能确保其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后方安全。

为实施这一计划,日军调集了空前的兵力。仅在山东一地,就集结了第十军团主力、第二十二师团的三个混成旅团,以及各地伪军,总兵力达53000余人。这支庞大的军事力量由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畑俊六亲自督战,山东方面的作战则由土桥中将具体指挥。

日军的战术部署可谓精心策划。首先,他们采取了"蚕食"战术,即先"扫荡"根据地外围区域,逐步压缩八路军的活动空间。从1941年初开始,日军相继对鲁西、湖西、鲁南等地区展开"扫荡",重点打击平原地区的抗日力量。待平原区域的"扫荡"告一段落后,日军又将目标转向山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军这次行动不同于以往的简单"扫荡"。他们在每个重要据点都设立了"特别讨伐队",这些部队配备了专门的山地作战装备和经验丰富的向导。同时,日军还在各个要道设立了永久性据点,修建简易公路,企图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封锁网。

在情报工作方面,日军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他们不仅派出大量特务打入根据地搜集情报,还利用飞机进行空中侦察,绘制详细的地形图,标注八路军各个部队的可能驻地。这些准备工作为日后的"铁壁合围"行动奠定了基础。

到1941年10月底,日军已经完成了对沂蒙山区的初步包围。他们的部队呈扇形分布,第三十二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旅团主力位于沂水、莒县一线,第十七师团主力和第十三师团一部则驻扎在临沂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二、大青山地区的战前态势

1941年11月下旬,大青山地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从原驻地转移至费东县大青山西侧的胡家庄、大古台一带。这所培养抗日干部的重要学府,当时共有五个大队的学员,其中第五大队是唯一配备完整武装的战斗队伍。

与此同时,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山东纵队等后方机关也相继迁入大青山地区。这些机关的转移并非偶然,而是由于日军在绿云山地区的军事压力不断加大。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在绿云山发起的阻击战斗,为这次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大青山地区地形复杂,西北方向是连绵的山脉,东南部则是开阔的平原地带。抗大一分校选择在胡家庄驻扎,主要考虑到这里靠近山区,便于防守,同时又能监控平原地区敌军的动向。校部设在胡家庄村内一座古老的民宅内,五个大队分别驻扎在周边村落。

这时的抗大一分校装备情况并不乐观。除第五大队配备有部分步枪和少量机枪外,其他大队仅有极少量的武器,很多学员甚至只配备了简单的短枪。校长周纯全根据这一情况,将武装力量集中编组,重点布防在制高点和主要交通要道上。

山东分局和其他机关则分散驻扎在大青山周边的几个自然村落中。为了避免引起敌人注意,这些机关采取了严格的伪装措施。工作人员白天化装成普通农民在村中活动,夜间则进行秘密工作。各机关之间通过地下交通员保持联系,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情报传递网络。

然而,日军的情报网也在不断渗透。11月28日深夜,一名在临沂城打入敌据点的我方情报员冒着生命危险,送来了一个重要情报:日军已经获知我机关和部队在大青山地区集结的消息,正在调集重兵准备合围。

这个情报被证实时,已经是11月29日凌晨。日军一个混成旅团的主力正在沿着几条主要道路向大青山地区推进。他们采取了典型的分进合击战术,试图将整个大青山地区围成一个封闭的包围圈。

在这种情况下,抗大一分校和各机关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被包围的近6000人中,绝大多数是非战斗人员,而能够执行战斗任务的武装力量不足500人。武器弹药储备更是捉襟见肘,每名战斗人员平均只有不到50发子弹。

周纯全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组织突围。第五大队作为主力,分成数个小组,分别占领大青山周边的制高点,准备阻击敌人,为机关人员和其他非战斗人员争取突围时间。同时,派出多路侦察组,寻找突围的最佳路线。

三、突围战的关键转折点

1941年11月29日拂晓,大青山地区战斗打响。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队在周纯全的指挥下,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抢占制高点。第一战斗小组占领了大青山最高处的873高地,第二、第三战斗小组分别占领了东西两侧的制高点。这三个关键位置形成了一个防御三角,为后续突围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日上午8时,日军开始了第一波进攻。敌人出动了一个大队的兵力,从东南方向向873高地发起猛攻。第五大队第一战斗小组凭借地形优势,利用预先构筑的简易工事进行顽强抵抗。战斗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日军伤亡数十人后暂时撤退。

在战斗间隙,八路军战地医院开始紧急转移。医院共有重伤员47人,其中包括在绿云山战斗中负伤的战士。医护人员将伤员分成多个小组,由当地群众带领,通过山间小路向北转移。这些村民多是附近薛庄、胡家庄的农民,他们熟悉每一条山路,成功带领伤员避开了日军的封锁线。

下午2时,日军调集了更多兵力,在坦克和迫击炮的支援下发动第二波进攻。这次进攻更为猛烈,日军采取了多点突破的战术。第五大队在弹药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了游击战术,在各个制高点之间机动作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成功迷惑了敌人,造成了敌军判断失误。

就在这个时候,我方潜伏在临沂城的地下情报网传来重要消息:日军正在调集两个中队的增援部队,预计傍晚前可以到达战场。这个情报促使指挥部改变了原定计划,决定提前突围。

突围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第五大队继续阻击追敌,掩护机关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向北转移;第二阶段,分批突围,每批100人左右,由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走山间小路;第三阶段,第五大队分散后撤,在预定地点重新集结。

当地群众在突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为突围部队提供了向导,还组织了担架队,协助运送伤员。一些村民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故意在其他方向制造动静,吸引日军注意力。

下午4时,第一批突围人员开始行动。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由当地农民带领,避开日军的封锁线,向北方突围。与此同时,八路军地下情报网的成员继续监视敌军动向,及时报告敌军调动情况,为突围行动提供了重要情报支持。

然而,就在第三批人员准备突围时,日军的增援部队提前到达。敌人立即加强了东北方向的封锁,迫使突围部队不得不改变路线,选择地形更为险峻的西北方向突围。这个决定虽然增加了突围难度,但也因地形复杂,给了突围部队更多的掩护。

四、突围战的惨烈过程

1941年11月29日傍晚,大青山地区的战斗进入最惨烈阶段。日军增援部队到达后,立即在西北方向布设了多道封锁线。每道封锁线都配备了轻重机枪和掷弹筒,并在关键位置设置了照明弹发射器。

当夜幕降临时,第五大队在西北角的一处山坡上发起了佯攻。他们使用仅剩的几枚手榴弹和步枪射击,吸引了日军的火力。趁此机会,一批约200人的突围队伍沿着山谷向西北方向突进。然而,日军很快发现了这个意图,立即发射照明弹,将整个山谷照得如同白昼。

在照明弹的光芒下,突围队伍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日军的机枪扫射造成了重大伤亡。一名叫王德山的抗大学员,在穿越封锁线时,用身体掩护了身后的同志,身中数弹,但仍坚持向前爬行,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午夜时分,突围战进入最关键时刻。第五大队已经弹药殆尽,只能依靠刺刀与敌人进行近距离搏斗。在一处狭窄的山口,发生了激烈的白刃战。双方在漆黑的夜色中展开了生死搏斗,刺刀的撞击声和搏斗声在山谷中回响。

此时,一支由40多名伤员组成的队伍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试图从东北方向突围。他们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这条路极其崎岖,即使在白天行走也十分危险。但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队伍中的重伤员被用担架抬着,每个担架需要四名战士轮流抬运。

在穿越一处陡峭的山崖时,日军的照明弹突然照亮了整个区域。敌人的机枪立即开火,子弹打在岩石上迸射出火花。几名担架员被击中摔倒,担架上的伤员随之滚落山崖。幸存的战士们只能忍痛继续前进,将伤员的遗体留在了这个荒凉的山谷中。

到了11月30日凌晨,突围战进入最后阶段。第五大队的剩余战士分成几个小组,采取各自为战的方式突围。他们或爬行,或匍匐,利用地形的每一个掩护,试图突破敌人的封锁。有的小组选择了玉米地作为掩护,有的则钻进了干涸的河床,还有的躲在乱石堆中等待战机。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名叫李守信的向导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带领一个15人的小组,通过一条当地人称为"鬼门关"的险要山路。这条路在悬崖边缘蜿蜒,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但正是这条几乎无人敢走的死路,成为了他们生存的希望。

天快亮时,日军开始发动最后的"扫荡"。他们派出了搜索小组,对整个地区进行地毯式搜索。一些藏在草丛中的伤员被发现后,宁可跳崖也不愿被俘。在这场惨烈的突围战中,八路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最终仍有部分人员成功突出重围。

五、突围后的战场态势

1941年11月30日中午,大青山地区的战斗渐渐平息。日军在搜索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八路军主力已经突围。他们在战场各处收集战利品,统计伤亡人数,并对战场进行了细致的搜索。在一处山沟里,日军发现了一个临时建立的简易医疗站,里面留下了一些无法转移的重伤员和医疗器械。

当天下午,日军开始在大青山地区建立临时据点。他们在873高地上设立了观察哨,在主要路口布置了岗哨,试图切断八路军可能的返回路线。同时,他们也加强了对周边村庄的控制,实行了严格的人员出入管理制度。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突围部队分散后的态势逐渐明朗。一部分成功突围的人员通过地下交通站,陆续到达了预定的集结地点。他们带来了详细的战斗过程和敌军部署的情报。通过这些情报的汇总,指挥部逐步掌握了战场的具体情况。

12月1日,八路军地下情报网传来消息,日军在大青山地区共投入了约3000人的兵力,其中包括一个混成旅团的主力和两个独立中队。他们在战斗中损失约200人,其中包括一名中队长。这次行动虽然没有达到全歼八路军的目的,但日军仍然在当地加强了军事存在。

与此同时,当地群众开始秘密收集战场信息。一些农民冒着生命危险,趁夜色掩护,将战场上遗留的武器弹药收集起来,通过地下交通员转交给八路军。他们还帮助藏匿了一些未能及时突围的战士,将他们安置在地窖或暗室中。

12月2日,日军开始对周边村庄进行报复性行动。他们烧毁了协助八路军突围的几个村庄,抓捕了一批村民进行审讯。但在这个过程中,地下党组织和群众建立的情报网仍然在发挥作用,不断将日军的行动情报传递出去。

12月3日,一支由40多人组成的第五大队残部终于与主力取得联系。这支队伍在突围过程中走了一条最危险的路线,他们经过了三天三夜的艰难跋涉,穿过了敌人的多道封锁线。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带着宝贵的战斗经验和情报。

到了12月5日,战场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日军因为其他地区的军事需要,开始逐步收缩在大青山地区的兵力。他们仅在关键位置保留了一些据点,将主力撤往其他战区。这给了八路军重新开展游击战的机会。

12月中旬,八路军在大青山周边地区重新布置力量。突围后的部队根据新的形势,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分散到各个根据地继续开展工作。一些在战斗中失散的人员也陆续通过地下交通网络与部队取得联系。

这场突围战的影响持续了很长时间。日军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定优势,但他们始终无法真正控制大青山地区。当地群众和地下组织网络仍然在发挥作用,为八路军提供情报和支援。大青山地区逐渐成为了抗日军民反复争夺的重要战略要地。

2 阅读:511

水蓝说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