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芳和吴佩孚加起来有四十万人马为何半年就被十万北伐军击败

水蓝说历史故事 2024-11-08 20:26:45

世人皆知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军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却鲜有人知这场战争背后的真相。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不足十万人的部队,竟然在半年内击败了吴佩孚、孙传芳合计四十万人的联军。这样悬殊的战力对比,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实属罕见。当时的北伐军统帅蒋介石,面对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局面,究竟是如何运筹帷幄的?为何号称"北洋名将"的吴佩孚、孙传芳联手也未能挡住北伐军的铁蹄?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一、表面的军力对比

1926年7月,北伐军正式誓师北伐时,实际参战部队包括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七军和第八军。其中第四军仅有两个师参战,第五军则因为要留守广东而没有加入北伐序列。北伐军的总兵力不足十万人,这个数字甚至还包括了部分未经整编的杂牌部队。

与北伐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庞大军力。吴佩孚名义上拥有二十万大军,其中包括了鄂军、湘军和老直系三支主力。鄂军以陈嘉谟为首,约有三万人马;湘军主要是叶开鑫部,约有两万人;李济臣部也有三万多人。但这些部队分布在湖南、湖北各地,且互不统属。特别是吴佩孚的老直系精锐,因为要在北方对抗国民军,被牵制在南口一线,无法南调。

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同样拥有二十万人马,但这支部队的构成更为复杂。浙军有四个师,其中第二师和第四师是北洋军旧部,第一师和第三师则是浙江本地部队。闽军由周荫人统领,拥有四个师约六万人。皖军虽然号称是直系传承,但实际上是一支独立的力量。江西的赣军有五个师,但各师之间关系复杂。江苏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五省联军中最为忠诚的力量。

从战场态势来看,北伐军采取了分进合击的战略。第四军和第七军为左路军,主攻湖南;第八军为中路军,直指武汉;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为右路军,目标是江西。这种分兵作战的部署,在当时看来无异于自取灭亡。但实际情况却是,北伐军各路军在战场上都打得顺风顺水。

值得注意的是,敌我双方的实际战斗力并非能用数字简单衡量。以装备而论,北伐军虽然数量少,但拥有相当数量的德制7.92毫米步枪和野战山炮。而吴孙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大量部队仍在使用老式米尼步枪,野战artillery数量也远逊于北伐军。再加上北伐军经过黄埔系统的训练,在战术素养和指挥效率上都具有明显优势。

二、北伐军的扩军奇迹

北伐军在短短半年内实现的扩军速度,堪称现代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唐生智指挥的第八军。1926年7月北伐开始时,唐生智麾下只有22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总兵力约两万人。到了1926年年底,第八军不仅完成了扩编,还新组建了第三十五军和第三十六军,总兵力一度达到二十万人。

这种惊人的扩军速度背后有着独特的机制。以第八军为例,每攻克一座城市,就会立即在当地展开扩军工作。通常会采取三种方式:一是收编投诚的敌军,选拔其中的精锐编入主力部队;二是在当地招募新兵,由老兵骨干进行训练;三是接收地方武装,将其改编为北伐军序列。

蒋介石的第一军扩军模式则更具特色。第一军作为黄埔系统的嫡系部队,在扩军过程中特别注重军官培训。每收编一支部队,都会派出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担任要职,确保新部队能够迅速掌握北伐军的作战方式。到1926年底,第一军已经发展为三个军,且每个军都保持着较高的战斗力。

桂系的第七军则走出了另一条扩军路线。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将领充分利用与广西地方势力的关系网络,在作战推进过程中不断吸收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虽然装备简陋,但因为熟悉地形和民情,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七军的兵力从最初的不到两万人扩充到了十万人以上。

北伐军的扩军并非简单的数量扩充。在军费开支方面,北伐军采取了"以战养战"的策略。每攻占一个地区,就接管当地的税收系统,用于支持军队扩编。同时,北伐军还在占领区推行"清乡"政策,剿灭土匪武装,将其中可用之兵收编入伍。

装备补充也是扩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北伐军在攻克汉阳兵工厂后,获得了大量武器生产能力。同时,通过缴获敌军装备,以及从沿海各口岸购入外国武器,基本解决了扩军中的装备需求。1926年10月,北伐军在武昌设立军需署,统一调配各军所需的武器弹药,为持续扩军提供了物质保障。

各路北伐军还注重在扩军过程中保持战斗力。新扩编的部队通常会与老部队混编,以老带新,确保战斗力不会因为扩军而迅速下降。此外,北伐军还在行军途中抽时间进行战术训练,使新兵尽快熟悉作战要领。这种边打边练的方式,使得北伐军在快速扩充的同时,依然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

三、军阀内部的派系之争

北伐战争期间,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集团内部的派系纷争,成为削弱其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吴佩孚军中的三大派系——鄂军、湘军和老直系之间的矛盾,在战争初期就已经显露无遗。

1926年8月,吴佩孚的老直系主力仍在北方参与南口战役,与冯玉祥的国民军对峙。这使得南方战场的防务主要依靠鄂军和湘军支撑。然而,鄂军主将陈嘉谟与湘军将领叶开鑫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陈嘉谟驻守在武汉地区,对湖南战事消极应对;而叶开鑫的部队在长沙战役中首当其冲,却得不到鄂军的有力支援。

孙传芳的五省联军情况更为复杂。江苏的徐州镇守使张宗昌与山东派系关系密切,对孙传芳的命令阳奉阴违。浙江本地派系与原北洋系统的将领之间也存在深刻矛盾。1926年9月,浙江省主席兼浙军总指挥周凤歧与下属军官因军饷分配问题发生争执,导致部分部队拒绝出战。

地方实力派的态度更加耐人寻味。在江西,朱培德虽然名义上归属孙传芳指挥,但实际上与广东方面一直保持着秘密联系。福建的军阀势力则在观望中采取了实质性的中立态度。这种地方势力的摇摆不定,直接影响了五省联军的战斗力。

军饷争夺成为各派系矛盾的导火索。1926年下半年,由于战事吃紧,军费开支激增。吴佩孚为了维持军队运转,不得不向各省摊派军费。这引发了地方势力的强烈不满。湖北省的盐税收入原本是鄂军的主要经费来源,但吴佩孚坚持将其中大部分调拨给前线部队,导致鄂军将领怨声载道。

士绅阶层与军阀的关系也出现裂痕。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会组织原本是军阀统治的重要支持者,但频繁的军费摊派让他们不堪重负。1926年10月,南京商会公开抗议孙传芳的军费征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杭州、苏州等地的商会也相继采取了消极抵制的态度。

军阀内部的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派系分裂。到1926年底,吴佩孚军中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欠饷现象。部分驻守前线的部队因领不到军饷而哗变。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也面临类似困境,一些部队甚至开始自行向地方摊派军费,引发了更大的社会矛盾。

各派系之间的情报封锁和指挥脱节,也严重影响了军事行动的效率。在江西战场上,同属孙传芳指挥的不同部队之间经常出现调度混乱的情况。有些部队甚至因为派系之见,对友军遭遇战败置之不理,导致防线逐步崩溃。

四、北伐军的政治宣传战

北伐军在军事行动的同时,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宣传战。这场宣传战不仅动摇了吴佩孚、孙传芳的统治基础,还为北伐军攻城略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1926年7月,北伐军总政治部成立,下设宣传科、民运科和青年科。宣传科负责编印各类宣传品,包括《北伐画报》、《北伐周刊》等定期刊物。这些刊物不仅在前线发放,还通过各种渠道送到敌占区,传播北伐军的政治主张。民运科则负责发动工人、农民参与革命运动,在敌后组织罢工、罢市等行动。青年科主要针对学生群体,在各地发动学生运动,形成声势浩大的反军阀浪潮。

北伐军的宣传手段极为丰富。在武汉战役中,北伐军事先派出大量宣传人员潜入城内,散发传单,张贴标语。这些宣传品揭露吴佩孚的腐败行为,宣传北伐军的革命理念。同时,宣传队还通过当地的茶馆、戏院等场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民众解释北伐的意义。这种宣传活动极大地瓦解了敌军的战斗意志,许多士兵在战斗前就产生了动摇。

工人运动成为北伐宣传的重要支点。在上海,北伐军通过地下党组织发动工人罢工,直接影响了孙传芳的军费来源。1926年11月,上海工人举行大规模罢工,导致孙传芳部分部队的军饷无法按时发放。在武汉,铁路工人的罢工行动严重影响了吴佩孚军队的调动,为北伐军攻克武汉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伐军还特别注重对敌军的策反宣传。在进攻江西时,北伐军专门印制了《告敌军书》,揭露军阀压迫士兵的事实,号召敌军士兵反戈一击。这种策反宣传收到了显著效果。在南昌战役中,驻守南昌的孙传芳部下张辉瓒部,就是在北伐军宣传工作的影响下主动投诚的。

学生运动则为北伐军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在南京,学生组织的反军阀示威游行持续不断,严重打击了孙传芳的统治威信。杭州的学生运动更是发展成为全城性的抗议活动,迫使当地驻军不得不将大量兵力用于维持治安,削弱了战场上的兵力。

北伐军的宣传还针对地方士绅阶层。通过保护商业、维护社会秩序等措施,北伐军逐渐赢得了地方士绅的支持。在浙江,不少地方士绅暗中为北伐军提供情报和物资支持。这种"绅商"策略,实际上切断了军阀政权的社会基础。

新闻媒体的运用也是北伐宣传的重要手段。北伐军在占领区迅速创办报纸,如武汉的《民国日报》、南昌的《江西民报》等,系统报道北伐军的胜利进展。这些报纸不仅传播革命思想,还及时揭露敌军的暴行,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五、战场形势的突然转变

1926年底,北伐战场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原本节节胜利的北伐军,在进入长江下游地区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局势变化首先体现在军事地理条件的改变上。

江浙一带河网密布,地形复杂,与北伐军此前在湘鄂地区作战的环境大不相同。北伐军的传统优势——机动性和灵活性在这里难以发挥。1926年12月,北伐军在常州战役中就因不熟悉地形,被孙传芳的部队利用运河水系分割包围,损失惨重。

气候因素也对北伐军构成了严重挑战。入冬后,长江下游地区连续阴雨,道路泥泞,大大影响了部队调动速度。特别是炮兵部队,经常陷入泥潭,无法及时到达预定位置。这使得北伐军在进攻要塞时,往往缺乏有力的火力支援。

后勤补给线的延长成为另一个严重问题。随着战线向东推进,北伐军的补给线已经延伸到数百公里。敌军的游击部队经常袭扰补给线,造成弹药和粮食供应不足。1927年1月,在镇江战役中,北伐军就因弹药耗尽而被迫放弃了有利态势。

敌军的战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孙传芳吸取了前期失败的教训,改变了单纯依靠固守城池的战术,开始采用主动出击、围点打援的战法。在芜湖之战中,孙军巧妙运用长江水师,切断了北伐军各部之间的联系,并先后击破了试图增援的部队。

北伐军的兵力分散也影响了战场形势。为了控制已占领区域,大量部队不得不留守后方。到1927年初,能够投入江浙战场的北伐军主力已经明显不足。在苏州战役中,北伐军甚至出现了无法形成有效进攻兵力的窘境。

军饷问题开始显现。占领区的税收无法满足持续扩大的军费开支,部分部队出现拖欠军饷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士气,一些新编部队甚至发生了哗变。驻守安庆的某部就因为连续两个月未领到军饷,一度出现严重的纪律问题。

武器装备的更新补充也遇到困难。前期缴获的武器弹药已经消耗殆尽,而沿海各口岸被敌军控制,新的军火补给无法及时到位。特别是重炮和机关枪等重要武器,损耗后难以得到补充。这使得北伐军在进攻坚固防御工事时捉襟见肘。

敌后游击战的局面也发生了变化。江浙地区的社会结构与湘鄂等地不同,地方势力网络复杂,北伐军难以迅速发动群众支持。一些地方的商绅阶层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反而暗中支持孙传芳军队。这使得北伐军在敌后的活动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0 阅读:2

水蓝说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