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男人出轨和女人出轨,很多时候真的不一样。
很多人说,男人出轨往往是“走肾”,女人出轨大多是“走心”。
诚然,男人背叛,未必是妻子不够好,可能只是一时冲动,没管住自己。而女人选择迈出那一步,多半是在婚姻里有了缺口:有些需求,长期没被看见、没被满足。
更扎心的是,现实中有种说法:男人出轨,容易回头;女人一旦出轨,往往就很难挽回了。
因为她不是随便玩玩,而是真的“图”了什么。一旦外面有人填上了那个缺口,她很可能义无反顾、彻底陷进去。
那么,一个已婚女人,宁愿冒着身败名裂、家庭破碎的风险,也要发展一段婚外情,她到底图什么?
我跟你讲几个真实的故事,或许你就明白了。
01
图那一瞬间的“报复快感”
有一种出轨,叫“报复性出轨”。
当女人遭遇丈夫背叛,那种痛是钻心的。她可能想原谅,但心里过不去;想离婚,却放不下孩子。
于是,在极度压抑与失衡的状态下,她可能会想:“你让我这么痛苦,我也要让你尝尝被背叛的滋味!”
我有一位读者刘姐,和丈夫结婚十二年,在家做全职妈妈。丈夫经济条件不错,但她后来发现,老公在外面早就有人了。
她哭过、闹过,甚至去他公司找过“那个女的”,但她老公只说了一句:“再闹就离婚,你什么都拿不到。”
她不敢离。没收入、没存款,连孩子的抚养权都可能争不到。可每次想到丈夫给第三者买包、转账、旅游,她的心就像被撕扯一样。
后来,她认识了李先生,一个看起来普通却愿意听她说话的男人。她说,自己并不怎么喜欢他,但和他在一起,尤其每次约会之后,她都有一种“报复的快感”。
“你不是不在乎我吗?你看,也有人对我好。”
但这种“以伤害还伤害”的方式,根本没有赢家。
后来她丈夫发现了,坚决要离婚,她几乎净身出户。虽然李先生暂时接济她,可生活一落千丈,孩子也因为跟爸爸更亲近,越来越疏远她。
她说:“报复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很过瘾,但之后,却是无尽的自责。”
所以,女人啊,千万不要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你用出轨去报复出轨,最终只会伤自己更深。
02
图那一点“现实的利益”
也有女人出轨,是图钱、图资源、图过更好的生活。
这一点一定有很多人赞成,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小沈和丈夫结婚八年,两人都是普通上班族。刚开始觉得“有爱饮水饱”,可时间久了,她越来越焦虑。
因为身边闺蜜背名牌包、用高端护肤品,假期到处旅游,而她只能精打细算还房贷、凑学费。
后来,公司里一个合作伙伴开始接近她,常送礼物、发红包,偶尔还开车接她下班。
她不是不懂对方的意思,但一直没回应。直到有一次,她父亲生病急需用钱,她丈夫凑来凑去还差好几万,她犹豫再三,还是向那个男人开了口。
对方二话不说就打来了钱。从那天起,他们的关系变了。
小沈说:“我知道不对,但他给了我老公给不了的安全感。”
可惜,这段关系维持不到一年就被她丈夫察觉,离婚后她跟那个男人住在一起,可对方并没想认真对待她,不到半年就又找了别人。
她最后人财两空,连孩子的探视权都艰难。
走捷径,是真的会绕远路的。你以为图的是物质,其实是想被照顾、被重视的感觉。但真正的安全感,永远只能自己给自己。
03
图那份“久违的心动”
还有一种很常见:图爱、图关心、图情绪价值。
很多女人在婚姻里活成了“守寡式育儿”、或者“合租式夫妻”。丈夫长期冷漠、不交流、不陪伴,她活得就像个单亲妈妈。
朋友小韵就是这样。她和老公结婚十年,一天说不到三句话。她老公白天上班、晚上应酬,回家就躺沙发刷手机。
有一次她发烧到39度,给老公打电话,他只说了一句:“我在忙,你自己吃点药喝点热水。”
后来她在一次读书会上认识了一个男人,对方会认真听她说话、记得她爱喝的咖啡口味、生日那天送了她一束花。就这些小事,让她沦陷了。
她说:“我知道这不对,但他让我觉得自己又被当成了一个女人,而不是一个保姆。”
可惜,那段感情并没结局。对方其实也有家庭,最后选择回归家庭,而她,离婚后至今一个人。
廖一梅在《柔软》中写过:“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很多女人出轨,不是真的多爱那个人,而是贪恋那份“被懂得、被珍惜”的感觉。
04
说这些,不是为出轨开脱。无论什么理由,出轨都是对婚姻契约的破坏,对夫妻信任的摧毁。
但我们必须看到:每一个女性出轨的背后,可能都藏着一场漫长的“呐喊”。
她们真正想要的,或许不是另一个男人,而是另一种活法:被尊重、被呵护、被看见的活法。
如果你在婚姻中感到孤独、压抑,甚至也想向外求,不妨先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缺了什么?有没有可能,在婚姻内找回那样东西?
真正聪明的女人,不会用出轨来逃避问题。而是要么果断离开,要么认真沟通、修复关系。
就像经典电影《廊桥遗梦》里,女主弗朗西斯卡最终选择了责任家庭,尽管她曾深陷婚外情的温柔。但是她明白:有些爱,一旦跨出一步,就是所有人的万劫不复。
婚姻是两个人彼此扶持、共同修行。如果你感觉婚姻出了问题,不妨坐下来,真诚地聊一次。可能你们之间,就只差一次好好的沟通。
真正能给你幸福的,从来不是婚外那个“对的人”,而是你知道如何爱自己、如何守住自己的选择。
愿你被珍惜,也愿你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