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鬼吹灯》中的神秘古国——精绝国究竟是否存在?

劉同学 2024-02-13 06:58:30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

点赞 关注 评论

小妹在此先祝大家天天开心,日进斗金!

如果不是因为《盗墓笔记》这一系列畅销书的推崇,楼兰古国这个被黄沙掩埋的神秘国度,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只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谁能想象在沙漠中破败的楼兰遗址,曾是楼兰古国繁华昌盛的都城?这个穿越了千年的古国,重新唤起了人们探索的热情:

楼兰古国是如何突然消亡的?那些曾经生活在此的楼兰人又去了何方?遗址中未解的文字和壁画又隐藏着怎样的传说……

在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中,考古圣地并不鲜见,既有西安地铁因考古而减速的奇观,也有洛阳一锄头下去便惊现古墓的壮观。

然而,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塔里木盆地,这块文化瑰宝却常被遗忘。这个独特的地域保留了许多早期人类文明的遗迹,其中,最耀眼的明星非楼兰古国的遗址(又称楼兰遗址)莫属。

在塔里木盆地的怀抱中,静静地流淌着尼雅河,其畔曾经绿洲广布,孕育着一座古老的城池,那就是存在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精绝国。

如今,我们只能从尼雅遗址中一窥汉晋时期精绝国的风貌,它位于现今的新疆民丰县。

与小说中的描绘迥异,历史上的精绝国是西汉时期中国西部的一个小城邦,其存在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

虽然这个国家的规模不大,主要以农业为生,但由于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商旅往来频繁,因而也显得繁华而富有。然而,正是这种小而美的状态,使得它难以避免被强大的邻国吞并的命运。

到了东汉后期,精绝国不幸被日益强大的鄯善国(楼兰)所并吞,之后又受到魏晋王朝的管控。直到唐朝时期,其都城仍得以保存,被称为尼壤城。

或许,没有这样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名字——“精绝”,这个小国早已在时间的洪流中消失,被世人遗忘。令人费解的是,这个名字的起源至今仍然是个谜,仿佛它一夜之间就出现在了汉文的史册之中。

除了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中首次提到“精绝”这个国名外,在早期的历史文献中,关于精绝国的记载几乎是空白。

据史书记载,精绝国的国王居住在那座名为精绝的城池中,距离长安城有八千八百二十里之遥。该国拥有四百八十户家庭,三千三百六十位居民,以及五百位战士。

治理国家的是精绝都尉、左右将军和译长各一人。其北方距离西域都护的治所有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方则是距离戎卢国四天的行程。精绝国的地形封闭,交通不便,唯一与外界相连的是向西通往扜弥国的四百六十里道路。

这段简短的文献记载揭示,汉代的精绝国不过是一个仅有四百多户、三千多人的小城邦。然而,当精绝人再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他们已经改称鄯善,成为了楼兰国的子民。

在那个战争频仍的时代,一个面积狭小、人口稀缺的国家想要独立生存,对于精绝国这样的微型国家来说,无异于遥不可及的梦想。拥有仅500名士兵的精绝国,在强大的鄯善国的阴影下,其独立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鄯善国因其地处阳关之外,成为中原王朝的桥头堡,因而得到了强大的支持,一度辉煌无比。

随着鄯善国的日益强大,它逐渐吞并了包括精绝在内的周边绿洲城邦。尼雅河流域也随之被纳入鄯善王国的版图中,成为其一部分,精绝国的名号也被改为精绝州。

在那个时期,正值西晋统治时期,虽然精绝人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但他们的生活却相较以往有了改善,变得更加安定和富足。

在鄯善国的衰败之后,经历了四五百年的风霜,当玄奘法师历经艰险取经归来时,他所见的尼壤城已是另一幅凄凉的景象。

那座曾经璀璨一时的城邦,仿佛在一瞬间就被时光抛弃,只剩下夕阳余晖下干涸的胡杨和残破的桑木勾勒出的沧桑剪影……

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无尽沙尘逐渐覆盖了那曾经的巍峨城墙,精绝国就此沉睡,静静躺在历史的长河中,长达1600年。直到1901年,一位名为斯坦因的英国探险家在尼雅河畔的探险,才终于打破了这份长久的寂静。

当时,尼雅河畔散落着众多大小不一的房屋遗址,它们的残垣断壁见证了当年的生活场景。有的遗址呈现出佛塔、佛寺和墓地的轮廓,有的则像是农舍、田地、果园和畜圈,甚至还有陶窑和冶炼厂的遗迹。这些遗址共同诉说着精绝国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

他进行了两次深入的挖掘工作,对这片遗址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记录。

在这次挖掘中,他发现了53处废墟,出土了721件怯卢文木简,一些汉文木简和木牍,以及武器、乐器、毛织品、丝织品、家具、建筑构件、工艺品和粮食作物如稷和粟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被装进了12个大箱子,被带回了英国,这一发现震撼了西方的历史学界。他们把这个古城称为东方的“庞贝城”。

在1959年,中国的考古队员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座古墓中有了新的发现,出土了两具干尸和一批珍贵的文物。

经鉴定,这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夫妇合葬墓。这对夫妇身上覆盖着色彩斑斓、绣着茱萸纹和云纹的锦被,这些织物工艺繁复且精美,展现出典型的汉地风格。在花纹之间,还绣着隶书的汉字:“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

这些锦被是大汉天子的赐予?还是精绝国的国王和侯爵们特别从中原的织工那里订购的商品?由于缺乏确切的记载,我们只能留下众多的猜想。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1995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出土了一截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的锦护臂。护臂上的神鸟、白虎、瑞兽等图案,在云气纹的环绕下,生动活泼,与醒目的文字相得益彰,展现了非凡的气度。

通过对护臂以及同一墓葬中出土的其他织物的拼接研究,考古学家们推测出整句话可能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这句话不仅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还展现了工匠们将织物艺术与文字结合的巧妙技艺。而这件织锦出现在西域的精绝国,无疑体现了“中国”与“夷狄”之间的有趣交融。

然而,这个令人向往的古代文明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呢?这个问题仍然让历史学家们感到困惑,他们努力寻找答案,希望揭示这一神秘国度的更多信息。

推断一:环境的恶化导致迁徙

众多学者认为,精绝国的衰败与被遗弃,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关键因素,迫使人们不得不离开。尽管精绝国位于沙漠之中,但它曾经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绿洲国家,气候温和湿润,芦苇丛生,居民的生活与这个独特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为了解决水源和植被的保护问题,精绝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规,例如水资源的利用是有偿的,由专人负责管理,如果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相关责任人将受到惩罚。

同时,对植被的生长和保护也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沙枣树能够耐受干旱和盐碱,既能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其果实又可食用,因此成为了精绝人重点栽培的树种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变得松散,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大量砍伐树木,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最终,水源枯竭、风沙侵袭、绿洲变成了沙漠,精绝国被无情的沙海所吞没。

推断二:战争的摧毁

对精绝国的遗址进行细致的考察,揭示了其消亡的神秘面纱。

城市中的住宅周围散落着层层叠叠的尸骨,室内的物品四处散落,门户半开半掩。陶瓮仍然密封着,未被触碰,储藏室内堆满了食物,甚至纺车上的丝线还未完全扯断。

这些迹象似乎表明,精绝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入侵与战斗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历史记载显示,东汉末年,汉朝的力量开始衰退,无法继续统治西域,这导致了该地区的政治混乱,各个国家开始互相争斗,弱肉强食。小小的精绝国,最终没有在这场混战中幸存。

在《鬼吹灯》这部小说面世后,一个角色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那就是神秘而阴暗的精绝女王。小说中,这位女王戴着面具,俯瞰众人,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她施加了恶毒的诅咒,以控制他人。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真的有这样一个高贵而迷人的女王存在吗?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人。

有观点认为,精绝女王确实存在过,她并非小说中描绘的那样可怕,而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位女王名叫乌禅娜迦海,也有人称她为精绝都尉,是精绝古国的领导者,她的族人属于鬼洞族。尽管她是鬼洞族的女王,擅长巫术,但最终还是难逃生死轮回。

据记载,在西汉高祖十二年,精绝女王离世,她被秘密安葬在昆仑山深处的一个山谷中,这个山谷被称为“亡人谷”。

鬼洞族人信仰巫术,女王去世后,他们在墓中放置了一块诅咒石碑,任何敢于接近的人都会立刻遭遇不幸,许多盗墓者都因此丧命。

这个诅咒据说非常难以解除,除非能够找到传说中的雮尘珠。雮尘珠是史书中记载的一种神秘神器,据说它是地母化身为凤凰的宝物,从商周时代起,就被认为通过这件神器,人们可以修炼成仙,实现脱胎换骨的效果,但需要在特定的地点才能发挥它的神奇力量。

周文王将这些珍贵的知识详尽地收录在了一套神秘的典籍之中。另有一说,这些知识是黄帝在祭天仪式中获得的,后来又被汉武帝作为陪葬的一部分。

然而,一些历史学家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精绝国实行的是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社会风气以男性为中心,因此女王的存在似乎不太可能。相反,位于精绝国西南方向的SU-PIS人可能拥有女王。”

SU-PIS很可能是史书中提到的苏毗国,它是一个母系社会国家。尽管社会形态较为原始,但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勇猛。在精绝人的眼中,他们是一群像魔鬼一样野蛮、凶猛、令人畏惧的敌人。

根据历史记载,精绝国的灭亡很可能与他们的入侵有关……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好了,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览,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别忘了点赞关注留言哦

我们评论区见!

0 阅读:1

劉同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