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常遇到患者问,我天天按时吸药,怎么还是喘得厉害?一问用法,十有八九都错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陈晓阳主任通过5个真实病例告诉我们,许多哮喘难治的原因其实是没找对“根”!
最常见的难治“根源”是吸入药没吸到地方“我有一个哮喘患者病史5年,按时用药却常咳嗽胸闷。我让他演示吸药方法,却发现他只是把药粉吸到口腔里,根本没有深吸气和屏气。吸入药需到达支气管才有效,但许多人只吸入口腔或喉部就完事了。教他正确方法后,仅1周后他的咳嗽就减少了,胸闷也减轻了。”
陈主任告诉我们,哮喘难治多因吸入装置使用错误,很多人纠正后治疗效果就得到了改善。但是吸入药的种类多,用法各异,所以务必要认真听医生指导用法。例如,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时,需对准吸口、平缓地深吸气、再屏气10秒,最后用清水漱口。
所处环境的过敏原没除干净,也是一大原因陈主任告诉我们,有些患者吸入药用法正确,但哮喘仍控制不佳,此时要检查是不是过敏原因素,许多过敏性哮喘反复接触过敏原哪怕每次很轻量,也会导致炎症反复,让哮喘变得“难治”。
“许多人可能只关注家中过敏原,却忽略了外部环境。有一个小伙子就是反复哮喘,后来仔细回忆后才明白,原来他常去姑父家串门,姑父家就养有一只猫,尽管从没有近距离接触,但猫毛仍然可以通过居家环境传播导致他过敏。此类患者在类似外出活动时就要注意细节,如戴口罩,以减少发作。”
有的“难治”只因合并症,找对“根”一起治“有一个中年女性患者,哮喘病史3年,吸入型激素+长效平喘药用法没错,家中也都避免了过敏原,出门防护措施也做得很好,但还是经常咳嗽、胸闷,尤其是饭后或躺下时更严重,半夜会因为胸闷醒过来。仔细问她,她才说平时有反酸、烧心的情况,吃了辣的或火锅后更明显。于是我让她做了胃镜,结果提示反流性食道炎。”
陈主任告诉我们,食道反流是哮喘难治的常见合并症,胃酸等胃内容物反流到咽喉部和气道,会刺激气道黏膜,导致气道炎症加重,就算吸入药和过敏原控制好了,也会因为反流而反复发病。
“还有一个青年患者,哮喘反复,吸入药和过敏原都控制得很好,但经常鼻塞、流涕、打喷嚏,同时伴有咳嗽、气喘。我让他做了鼻镜,发现是过敏性鼻炎。鼻炎和哮喘是‘同一气道、同一疾病’,鼻炎的炎症会顺着气道往下蔓延,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诱发哮喘发作。”
陈主任提醒,哮喘患者如果吸入药用法对、过敏原也除干净了,但还是反复发病,一定要查是不是合并了食道反流或鼻炎。这些合并症就像隐形的“导火索”,不处理掉,哮喘就很难好。只有找对“根”一起治,哮喘才能真正控制住。
用对生物制剂,堪比最后一张“王牌”“如果吸入药使用正确?属于过敏性重度哮喘,可用生物制剂。这是哮喘治疗的突破,能精准抑制过敏性炎症。我的一位老年患者李大爷,重度哮喘,每年住院多次。用上生物制剂后,每两周注射配合吸入药,3个月后发作显著减少,生活正常。”
陈主任告诉我们,适合用生物制剂的一是过敏性重度持续性哮喘,比如吸入型激素+长效平喘药治疗无效;二是有明确的过敏证据,比如尘螨、花粉强阳性的患者(或总IgE),或者是嗜酸粒细胞升高,即血常规里“嗜酸粒细胞”超过正常范围的患者。再或者是呼出气一氧化氮升高。
“生物制剂怎么用效果好?注意,一是需要按时注射,这是针对IgE的抗体,每2-4周要打一次,不能随意停药;二是同时也要配合吸入药,因为生物制剂它不是替代吸入药,而是补充治疗,需要和吸入型激素一起用;三是一定要定期复查,用生物制剂后定期查肺功能、血常规,观察效果。”
但陈主任也提醒我们,生物制剂不是万能的,但它对于难治性的哮喘来说,算是最后一张“王牌”,只要用对了,能让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