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分患者来说,新冠的阴影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近日,一项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上的研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长期新冠"的关注。
"长期新冠"听起来有些陌生?其实它指的就是一些新冠患者在感染后数周甚至数月,仍然遗留一系列令人困扰的后遗症,比如持续性头痛、乏力、呼吸困难、嗅觉味觉丧失等。医学上将这种状况称为"长期新冠综合征"。
这项最新研究发现的令人惊讶的一点是,即便在感染数月后,新冠病毒在部分患者体内的某些器官组织里居然还存在!而且病毒的持续存在与"长期新冠"症状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病毒如此"顽固"?它们是如何在人体内藏匿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让我们一探究竟。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在这项研究中,对238名早前确诊为轻症新冠的患者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跟踪观察。他们在患者感染后的第1、2和4个月时分别采集了多个器官的组织样本,包括甲状腺、皮肤、肺、乳腺、脑、肝脏、肠道、胃、血管和肾脏等。
令人吃惊的是,在绝大多数时间点,研究人员都在这些组织样本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RNA!其中以肺部、血管和肠道等器官检出率最高。
更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样本中检出病毒RNA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即便是到了感染后4个月,仍有2%的组织样本中存在病毒RNA。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感染后4个月,病毒居然还存在于人体内?"你可能会这样想。其实不用过于担心,研究团队同时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感染早期就已经接种了3剂新冠疫苗,所以即便感染后病毒存在,由于免疫系统保护也不会引发严重症状。
如果说病毒在人体内长期藏匿令人费解,那么研究人员接下来的一个发现就更令人始料未及了——病毒存在与"长期新冠"症状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在参与这项研究的213名患者中,有72人在康复后的4个月内至少出现过一种"长期新冠"相关症状,如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恶心、关节痛等。而分析发现,不论在感染后1个月、2个月还是4个月,只要组织样本中检测到病毒RNA存在,患者出现长期症状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这引发了人们的一个新疑问:到底是病毒存在导致了长期症状?还是长期症状的存在使得病毒难以完全清除?这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命题,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研究人员推测,病毒的持续存在可能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长期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那么,新冠病毒是如何做到在人体内长期藏匿的呢?研究团队给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主要通过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和TMPRSS2蛋白结合进入细胞。研究人员检测了这些组织样本中ACE2和TMPRSS2的表达水平,发现无论是肿瘤组织还是癌旁正常组织,这两种蛋白的表达量并无显著差异。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似乎并没有特别"偏好"感染肿瘤细胞,而是以同等的几率感染了正常和肿瘤细胞。只要细胞表面具备相应的"门户",病毒就能侵入相应目标。
而且即便是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病毒也通过"变异"机制成功逃脱,并在机体内"藏身"下来。研究团队对一份病毒RNA进行了测序,发现其属于当时正在广泛流行的BA.5.2变异株。
所以新冠病毒之所以如此"顽强",一方面是因为它能感染各种细胞,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强大的变异能力,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即便在个别患者体内,病毒会长期存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检出率是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的。这表明机体免疫系统最终还是有能力慢慢清除残余病毒。只不过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个过程或许会更加漫长和曲折。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观察了病毒存在对机体的潜在影响。他们对部分感染肺部和血管的样本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发现病毒存在会影响这些器官内部细胞的基因表达。
比如在肺部样本中,参与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基因被显著下调,而在血管样本内则是调节胆固醇代谢、补体系统和凝血的基因表达受到影响。这种基因表达的异常可能就是一些长期症状产生的潜在原因。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吃惊但又无法回避的事实:新冠病毒在个别患者体内会长期滞留。虽然只占极少数例,但这种现象却可能与"长期新冠"症状的发生和持续存在有直接关联。
尽管研究结论看似有些令人忧虑,但也并非所有患者都会遭此"病祟"。毕竟,机体免疫系统最终还是能够彻底清除体内残余的病毒。我们只需要给机体一些时间,耐心等待它自然"修复"。
不过,对于那些确实出现长期新冠症状的患者来说,研究结果也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既然病毒存在与症状存在存在关联,那么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彻底清除体内残余病毒,来缓解甚至根治这些顽固的后遗症。
比如目前临床上已有一些试点性的干预方案,包括使用中和抗体或口服小分子药物等方式,试图将体内残余病毒赶尽杀绝。此外,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建议,给予患者适量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加强针,唤醒机体的免疫系统,帮助其加速清除病毒。
当然,这些方案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如果能取得突破,对缓解长期新冠症状将是一个极大的福音。毕竟,这种"隐性炎症"如果长期滞留在体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会增加其他慢性病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的研究发现病毒RNA长期存在于一些器官组织,但这并不意味着里面就一定含有完整且活跃的病毒颗粒。我们无法排除部分检出结果可能只是病毒残留物或碎片。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足以证明机体在清除这类病毒物质方面还有待加强。如果不加以重视,这些残留物质长期存在,也可能会持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潜在风险。
此外,我们还应当认识到,长期新冠症状的产生可能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病毒持续存在只是其中的一个可能原因。免疫系统紊乱、血管损伤、一些潜在的自身免疫反应等,都有可能是导火索。不同患者的情况也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未来或许需要对长期新冠症状进行多种分型,并给予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干预,包括抗病毒、调节免疫、保护器官等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顽疾。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仍需继续坚持常规的新冠防护措施,如保持个人卫生、适当佩戴口罩、避免聚集等,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毕竟,预防胜于治疗,远离病毒才是最好的选择。
总的来说,这项最新研究无疑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新冠病毒以及长期新冠症状的认知。我们不仅需要直面病毒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各种延迟打击,更需要在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持续改进,才能真正将这一疾病降服。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当然,任何新发现都是科研进步的见证。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攻克最后的难关,让人们重拾阳光下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Zuo, W., He, D., Liang, C., et al. (2024). The persistence of SARS-CoV-2 in tissu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ong COVID symptoms: a cross-sectional cohort study in Chin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doi10.1016/S1473-3099(24)0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