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长年战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里,有些人,一但分离,估计也是一辈子不见。
在家书抵万金的环境下,久别重逢的场景显得特别珍贵。
就像唐婉和陆游在沈园的重逢,痴男怨女的“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就像白居易与湘灵在江州途中意外重逢,“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一种种久别重逢后的深深的喜悦与忧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实,不只是情人之间的重逢会让人百感交集,故友亲人之间的重逢同样也会让人心潮澎湃。
悲喜交加是最简单的情感流露,特别是在经历了离乱变迁和沧海桑田之后,这种重逢更会带来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1、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外弟:姑母之子。
沧海:喻世事的剧烈变化。
巴陵:唐时岳州巴陵郡,治所在巴陵县,即今湖南岳阳。
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离乱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
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从安史之乱到吐蕃侵扰,再到各地藩镇割据,跨度之久,离乱之深,可想而知。
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
而至亲重逢的深垫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已经为读者所领略了。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在以人生聚散为题材的小诗中,它历来引人注目。
这首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诗中的情暑和细节,似曾人人经历过的,这就使人们读起来,感觉十分亲切。
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不德草藉地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试和深重的动乱之感。
2、
不见生公四十秋,中间多少别离愁。
重逢宁用伤头白,难得相看尽白头。
——【宋】释文珦《重逢故人》
释文珦是一位僧侣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世俗情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不见生公四十秋,中间多少别离愁。”首句诗人提到与一位名叫“生公”的故友分别已有四十年之久,这漫长的岁月里积聚了无尽的离愁别绪。
"生公"可能是指作者的一位老朋友或同道中人,四十年未见足以证明这份友情深厚且珍贵。
“重逢宁用伤头白,难得相看尽白头。”后两句诗意转为豁达和感慨,虽然再相见时两人都已鬓发斑白,但诗人却认为无需因时光流逝、年华老去而感伤。
相反,能够共同经历岁月沧桑,直至白头仍能重逢,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更值得珍惜。
整首诗通过时间跨度的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持久与深沉,从别离愁苦到重逢欢欣,再到对岁月变迁的坦然接纳,透露出释文珦独特的人生哲理与丰富的情感体验。
他以超越凡俗的眼光看待人生的变故,将重逢视为人生的一种馈赠,尽管白头相对,却饱含了对生命真谛的理解与对友情不变价值的肯定。
这种感情色彩饱满且富有哲理,不仅体现了释文珦作为僧人的超脱,也展示了他对人间真情挚意的深深眷恋。
3、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唐】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秋夜里一轮满月高挂天空,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
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哭叫着的寒虫。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
秋夜在长安,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颔联则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实属难得。
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
“还作”和“翻疑”四个字生动传神,表现了诗人的凄苦心情。
这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惊喜交集的感情。这两句紧紧围绕“秋”字写景,秋风吹得树枝飘摇,惊动了栖息的鸟鹊;
秋季霜露很重,覆盖了深草中涕泣的寒虫,到处都能感觉到秋的寒意和肃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
诗人借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含义深刻,写出自己与故友分别之苦,表现了诗人客居中的辛酸之情。
故友的异乡羁旅生活都很凄苦,相逢不易,于是一起欢聚畅饮,长夜叙谈。尾联二句,诗人又以害怕天亮就要分手作结。
这二句中的“长”和“畏”二字运用得极为恰到好处,“长”字意谓宁愿长醉不愿醒来,只有这样,才能忘却痛苦,表现了诗人的颠沛流离之苦;
“畏”字意谓害怕听到钟声,流露出诗人怕夜短天明,晨钟报晓,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这一切充分表现出诗人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和同乡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精炼,层次分明,对仗工整,情景结合,意蕴凄美。
4、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出生于京兆韦氏,15岁成为皇帝近侍,但年轻时放荡奢华。
安史之乱后,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转变,开始与元苹共同追求稳定生活,并勤奋读书和公正为官。
然而,元苹离世后,他不断在各地担任官职,并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遇见了梁州故人,
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重逢的喜悦被离别后的落寞哀伤以及岁月如梭的感慨所包围。
曾与他同在江汉为客,与他相逢必醉,但人生聚散如浮云,年华易逝若流水,那一别十年不见。今朝幸得重逢,举杯畅谈,默契如故,所改唯有鬓发,已然萧疏斑白。
作者问起梁川故人:“什么原因让留恋此地而不思归乡?”转而静默不语,与他同看淮上美丽的秋山风华。
他以“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来表达这些情感。
在颈联中,喜与悲的相逢场面更显深切与自然,时间无情流逝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通过问答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无奈。
整首诗以冲淡闲远的笔调表达了友谊情深和世事沧桑,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了经典之作。
5、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云阳:唐县名。在今陕西三原境内。
韩绅:根据《全唐诗》注:“一作韩升卿。”韩绅(升)卿是韩愈之叔,疑即此人。
这是首惜别诗,但一开始却从上次的别离说起,接写此次相会,然后才写到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
假如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
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各问年”,不仅在感叹年长容衰,也在以实证虚,说明“翻疑梦”的境真情真。
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所以诗人避实就虚,只以景象渲染映衬,以景寓情了。
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
其中的孤、寒、湿、暗、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句既是描写实景,又是虚写人的心情。
结处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用一“更”字,就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离杯惜共传”,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杰不舍的离情。惜,珍惜。
诗人用在此处,自有不尽的情意。综观全诗,中四句语极工整,写悲喜感伤,笼罩寒夜,几乎不可收拾。
但于末二句,却能轻轻收结,略略冲淡。这说明诗人能运笔自如,具有重抹轻挽的笔力。
6、
河洛多尘事,江山半旧游。
春风故人夜,又醉白蘋洲。
——【唐】张祜《江南逢故人》
首句以河洛地区起兴,河洛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里象征着繁华喧嚣、人事纷扰的世界。
诗人感慨世事如尘,纷纷扰扰,而自己曾涉足的江山却仿佛只剩下一半旧时的回忆,暗含对过去时光和经历的深深怀念。
“春风故人夜,又醉白蘋洲。”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春夜场景,春风拂面,令人陶醉,而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巧遇了久违的故人,一同在白蘋洲上畅饮欢谈。
"醉"字不仅写出酒酣耳热的状态,也寓含了与故人重逢的欣喜若狂和对逝去岁月无尽的追忆。白蘋洲则是一个承载友情与记忆的地方,增添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故地重游与故人相逢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面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淡淡哀愁和无奈。
同时,春风、故人、醉夜、白蘋洲等元素构建出一种浓厚的怀旧氛围,寄寓了诗人丰富且真挚的感情世界,给人以深深的共鸣与感动。
7、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诗人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着白发老人。
因为诗人长期以来孤寂沉沦,卢纶前来探访令诗人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是本身就是姑表亲关系。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
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这一悲一喜,互相映衬,深刻地表现了主题。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表达出了人生的沧桑之感。
而正是因为这种人生迟暮却一事无成的贫困潦倒,司空曙才会如此愧疚卢纶频繁相访。毕竟这个世界,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尤其还频繁雪中送炭。
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
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江湖路远故友忽逢!
四海咸来老友皆至, 一堂相聚知音广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