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长江里放生鳄雀鳝?明明是重要的增殖放流,怎么被造谣成这样?

乐枫评国际 2024-01-20 19:41:12

“往长江里放生鳄雀鳝!这也叫保护长江生态资源?”

1月13日上午,有网友说四川宜宾竟然往长江里投放鳄雀鳝!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辟谣报道截图

鳄雀鳝是什么动物?那可是当年河南汝州市中央公园花费1个月抽干20万立方的湖水,只为抓住的外来入侵物种!

然而,当媒体深入调查并求证后,事实却与这条传言背道而驰。原来,所谓的“往长江里投放鳄雀鳝”的消息纯属谣言,而网友所使用的照片,实际上是最近四川宜宾进行的增殖放流活动的照片!

这引发了更多网友的困惑:增殖放流到底是什么,这项工作又是如何参与保护长江生态资源呢?

相关辟谣截图

四川宜宾翠屏区:增殖放流维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

在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一场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于1月12日拉开帷幕——然而,这样有益于生态的活动却被以谣言的形式传播开来。

据翠屏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渔业站站长刘晓欢回应,本次活动共增殖放流珍稀鱼类49.47万尾,其中包括长江鲟0.27万尾、胭脂鱼7.8万尾、岩原鲤10.8万尾、长吻鮠1.8万尾、中华倒刺鲃7万尾、鳙鱼20万尾等,并没有网传谣言中提到的鳄雀鳝、罗非鱼、大鳄龟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

翠屏区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展示的长江鲟等珍稀鱼类科普图片

不仅如此,当天的增殖放流活动不只在现场展示了长江鲟等珍稀鱼类的科普图片,还特别强调了鳄雀鳝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的科普图片。

因此,“往长江中投放鳄雀鳝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本身就是活动呼吁市民杜绝的行为,在此次活动中是绝不可能存在的。

活动现场展示的鳄雀鳝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科普图片

目前,对于这一谣言的始作俑者,尚未明确是误把外来入侵物种科普图片错认为放流物种,还是出于恶作剧、故意抹黑,还是为了获取流量而故意制造谣言。

然而,不论其动机为何,这种行为都在本质上抹煞了增殖放流活动的良苦用心,也在网络上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除了官方和警方对此做相应的处理以外,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辨别谣言、不信谣、不传谣!

紫红色水是因为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

其实,四川宜宾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殖放流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和多样性提供有力支持。

翠屏区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王颖旺介绍,这次投放的鱼类涵盖成体、亚成体和苗种等不同种群,为濒危物种如长江鲟的种群恢复和自然繁殖能够提供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宜宾市养殖基地的长江鲟

不过,关于增殖放流的流程以及它对长江生态的具体作用,或许还有许多人感到不甚了解。说起来,增殖放流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章程呢?它又能对长江的生态产生何等重要的影响呢?

增殖放流:我国生态平衡的良方,你了解吗?

增殖放流是一项旨在促进濒危或珍稀物种繁衍,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保育工作。从时间轴上看,这活动可不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它的故事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

为了解决那时候渔业资源减少的难题,我国就开始了一些鱼类的人工增殖工作,比如四大家鱼。

不过,随着生态保育观念的逐渐深入,增殖放流工作逐渐从“小打小闹”演变成一项更为系统和科学的生态保育措施。

增殖放流的流程包括物种的选择、繁殖、培育、放流等环节。

首先,科学家根据目标物种的特性,像是喜欢什么环境、吃什么东西,来选择适合放流的区域。

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养殖基地的长江鲟幼鱼

接下来,他们就得开始上演“爱的大考验”——通过人工繁殖和培育,得到足够数量的幼体或成体。

从长江鲟鱼身上取鱼卵

最后,把这帮小家伙们在合适的时机和地点进行有计划的放流,让它们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长,为当地的生态带去更多的可能性。

这一系列环节都需要专家团队严密的科学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放流效果最大程度地符合生态保育的目标。

长江鲟幼鱼

增殖放流对整个生态环境都有着巨大的“催化剂”作用。它有助于维持和恢复濒危或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这意味着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将更加丰富多彩,原本濒临灭绝的物种也能逐渐恢复。

2019年,云南抚仙湖土著鱼人工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还可以改善当地鱼类的种群结构,促进水域内各个层次的生物平衡,就像是给生态系统来了一场大扫除,让各个生物都有了自己合适的位置。

此外,通过增加目标物种的数量,可以提高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对整个水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积极影响。

2021年合肥市“全国放鱼日”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在巢湖市黄麓镇巢湖岸边举行

从2007年到2009年,我国不仅在水域中投入了超过11亿人民币的资金,而且增殖放流的水产苗种数量已经超过了630亿尾。

近年来,增殖放流的频次更是直线上升,每年全国都会组织上千次的增殖放流活动,其中不乏一些规模宏大的行动,而且这一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上海举行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在长江流域,各省市纷纷上演豪掷千金的“送鱼大戏”,比如四川宜宾这次在长江流域的活动,投放的物种包括了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

这已经不是四川宜宾第一次开展生态保育活动了。

2023年9月23日,宜宾市和白鹤滩库区同时进行秋季增殖放流,将超过85万尾珍稀特有鱼类、共有9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放流回长江。

2023年长江上游(四川 云南)珍稀特有鱼类秋季增值放流活动

在这其中,还有新获批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而这次秋季增殖放流活动的规模也是历史之最。

圆口铜鱼

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增殖放流项目,这就体现了增殖放流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提升当地水域的生态质量。

1月15日上午,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也开展了一场以增殖放流为目的的生态救援活动。

这次活动以百万香鱼苗为主角,助力“母亲河”霍童溪的生态修复。蕉城区的环保志愿者、当地居民以及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共同见证这场生态盛事。

增殖放流现场(东南网记者 周涛 摄)

在活动现场,160万尾香鱼苗被悉心释放到霍童溪中。香鱼,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鱼类,适应性强、食性广泛,以刮食岩石上的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为食,可以强力净化水体环境。在不久的将来,它们会成为治理这片水域的重要角色。

可以净化水体的香鱼

水生经济新动能:增殖放流助力渔民实现增收

增殖放流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投入,更是对当地渔业经济的激励。近年来,我国大规模进行水生生物经济物种的增殖放流,这一措施不仅丰富了水域生态系统,更为渔民增收打开了新的渠道。

通过大规模的放流,诸如对虾、梭子蟹、海蜇等水产品不仅变得更肥美可口,而且产量直线上升,让渔民们的荷包也跟着生态一起“大补血”。

放流到盘锦辽东湾海域的中国对虾虾苗,完成增殖放流使命后,预计虾苗产量在2亿尾左右

总体而言,科学的增殖放流工作是一件对生态好、对经济好、对社会好的“三好”项目。通过有序、计划性的放流活动,我们不仅可以保护濒危物种,还能够促进整个水域生态平衡的形成,确保我国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能够得到合理而有效的管理与利用。

小学生参与学校开展的增殖放流科普活动

增殖放流:和放生、放养有何不同?

增殖放流,听起来似乎和放生、放养有些相似,都是将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释放。但实际上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目的和操作方式上都存在显著不同。

增殖放流的长江鲟

增殖放流活动更注重于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改善生态环境。这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经过人工繁殖的动植物苗种释放到自然环境中,以提高种群数量、促进种群的自然繁殖。因此,选择放流目标物种时更要明确“什么可以放”、“什么不能放”。

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的要求,增殖放流的苗种和亲本应当是本地原生种。且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放生通常是指将从市场购买来的动物放归到其自然生态环境中,旨在给予动物更自由的生存空间,达到消灾祈福的私人目的。

金鱼及观赏鱼就是不在增殖放流名单上的鱼类

而放养则是将人工饲养的动物释放到野外,通常是无法承担饲养责任,或则为了满足狩猎、娱乐或捕捞的需求。

罗非鱼,外来入侵物种

放生和放养通常发生在对被该物种了解较少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导致环境问题,例如引入非本地物种,打破原有生态平衡。

例如我们提到的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吃得多、长得大、攻击力强、它的卵还携带毒素,对本土水生物种、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的人身安全都有极大危害!

看看鳄雀鳝这满口尖利的牙齿!

2022年,江苏泰州的一名小男孩在小区景观池内玩耍时,不慎被一条“怪鱼”咬伤3根手指。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和居民立即对景观水池进行抽水。

经查看,发现“凶手”正是一条凶猛的鳄雀鳝,它身长70厘米,体重10多斤,此时还只是个“小宝宝”……不难想象,如果人类不加以处理,当它长到2、3米时,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多么大的危害!

小区物业抓到的鳄雀鳝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条鳄雀鳝很可能最初是被小区居民出于“喜好”养在家中的,然后由于体型过大而被随意抛弃。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呼吁广大居民,不要饲养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物种,更不要盲目弃养、放生。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容易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崩溃,甚至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构成潜在威胁。

巴西龟,学名红耳彩龟,繁殖力惊人,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

如果大家在野外发现外来入侵物种时,可以立即向所在区(市)县的园林绿化相关部门反映,将问题交由专业人员处理。唯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往长江里放生鳄雀鳝?四川宜宾官方回应:谣言,放流的是长江鲟等珍稀鱼类|云辟谣

2.长江来了85万“移民”!关于增殖放流,你需要知道这些

0 阅读:1

乐枫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