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穰山那一战,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惊心动魄。曹操刚在仓亭打败袁绍,正打算乘胜追击,没想到刘备在汝南纠集了刘辟、龚都等人,竟想偷袭许都。曹操哪能容得下这种事,立马带着人马亲征,两军就这么在穰山僵持住了。

后来曹军设下埋伏,刘备大军溃散,身边只剩少数随从,偏偏又遇上了曹操麾下的河北名将高览。高览手起刀落,干脆利落地斩了刘辟,眼看就要冲到刘备面前。刘备慌乱之间,竟要拔出双股剑亲自迎战。
这时候就有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了——要是赵云没能及时从许褚、于禁、李典的包围圈里杀出来驰援,以刘备的实力,能和高览打多少回合呢?

要论这场潜在对战的回合数,得先摸清楚高览的真实本事。在《三国演义》里,高览可是和颜良、文丑、张郃齐名的 “河北四庭柱”,这名号可不是随便叫的。官渡之战时,高览就有过硬战绩——曹操派许褚出战,高览挺枪相迎,两人有不明回合数的交锋,最后是曹操下令引军冲阵。
这其实说明了,当时张辽和许褚的组合,未见得能短时间内拿下张郃与高览。要知道,许褚是曹营里数一数二的猛将,能和他正面抗衡不落下风,高览的武力值绝对在一流水准。

再看穰山之战里高览杀刘辟的表现,原著用了 “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斩于马下” 这样的描述。刘辟虽说不算顶尖名将,但也是有多年实战经验的将领,可在高览面前连三个回合都撑不住,这足以说明高览的爆发力和实战技巧都相当出色。
而且当时高览正是巅峰状态,身边还有曹军精锐辅佐,心态稳、气势足,对战刘备时完全占着上风。

再说说刘备的武力水平。很多人觉得刘备只会哭哭啼啼、跑跑颠颠,其实不然,他也是从尸山血海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早年打黄巾的时候,刘备就手持双股剑上阵,斩杀过不少黄巾军将领,也甚至还有一手不俗的箭术。
虎牢关前,吕布连斩数将,诸侯们都吓得不敢出声,刘备也敢于和关张合力战吕布。虽说主要靠关张,但刘备能在吕布手下撑住场面,也说明他有一定的武力底子。

不过,刘备的武力上限很明显。他这辈子没怎么有过单挑顶尖名将的记录,更多时候是靠关张掩护,或者指挥军队作战。后来遇到张任,刘备率军迎战,结果被张任杀得大败,要不是张飞及时赶到,刘备差点就被活捉了。
张任的武力虽说不错,但和高览比起来,还差着一个档次——高览能和许褚打平,张任可未必有这本事。而且刘备的武器是双股剑,属于短兵器,对战高览的长柄大刀,在攻击距离上天然吃亏,短兵器想近身,就得先躲过大刀的劈砍,这对刘备来说难度不小。

还有个关键因素不能忽略——当时刘备的处境。穰山之战中,刘备大军已经溃散,身边的亲信大多失散,刚亲眼看到刘辟被高览斩杀,心里又怕又急,处于绝望状态。这种心态下打仗,很容易慌了手脚,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

再看体力,刘备当时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而且一路逃亡,奔波劳碌,体力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反观高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又刚打了胜仗,士气正盛,体力充沛。
一累一盛,一慌一稳,两人的状态差距很大。要是刘备真和高览交手,恐怕撑不了太久,毕竟体力不支加上心态慌乱,很容易露出破绽。
回合数推演:最多撑不过二十合
综合来看,高览的武力远在刘备之上,又占着兵器、状态、体力的优势,刘备想赢是不可能的,能撑多少回合,全看高览有没有速战速决的心思。高览作为名将,肯定不会轻视刘备,但也不会拖太久——毕竟刘备是敌军主帅,拿下他就能大功告成。
刘备虽然有实战经验,也能拼一把,但实力差距摆在那。

参考刘辟撑了三合,刘备比刘辟强一些,但最多也就撑十五到二十合(要拼死力战才行)。要是高览一开始就下狠手,可能十合之内就能拿下刘备;要是高览想先消耗刘备,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合,毕竟刘备的体力和心态都不允许他撑更久。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位看官,要是当时真没有赵云驰援,刘备会不会有其他转机?比如关羽、张飞突然赶到,或者曹军内部出了变故?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