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说景 墨家的光学学说。《墨经》下及阐述经文的《经说》下有多条涉及光学理论。“对于影的成因以及本影、半影与影的大小变化规律,都有相当深刻的了解。”(王锦光、洪震寰《中国古代物理学史略》)“讨论了光源、物体、投影三者之间的关系。”(蔡宾牟、袁运开《物理学史讲义——中国古代部分》)《经说》:“光者,景也。”“光至,尽亡。”认为物体之有投影,与光的照耀相关,即光之照耀为物所蔽,乃在不受光照处形成投影。投影所在,倘物移光至,即时影消。物受一个光源所照,产生一种投影。物为两个光源所照,形成两种投影:本影和半影。本影为两个光源相交所照的“重”复被蔽处。《经说》又具体论述“景之大小”与物之正斜、光体大小、光源远近的关系。如第十八条论述小孔成像理论。指出“景倒”原因,在于物体有一定长度,而直射的诸光线在小孔交叉通过,结果下者也高,高者也下。像的大小与小孔距光的远近相关。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三条,论反射镜成像,分别为平面、凸面、凹面。其论平面镜,“临鉴而立,景倒”的一次成像。又指出像的形态、颜色、离镜远近、正斜,都“异于光”,为光所决定。物与像,在位置上于镜面呈对称,于运动方向呈相反但保持对称。物在封闭小区内的多次成像,“多而若少”,无穷倒像,全部相同而无区别。次说凸面镜,“鉴团”所成之“景一”,并补充说,其像“必正”,小于物形。物体距镜之由近而远,象随之由大而小。物体过远,所成之像模糊不清。再语凹面镜。“鉴低”,物体在中之外内所成之像,相应为小而倒立、大而正立。所谓中,指球心至焦点间。《经说》下论说更为详明。认为物体“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往镜面方向移动,所鉴之视角由大而小,所成正像亦自大至小。物体置于“中之外”,即球心之外,距球心由近而远,所成倒象自大至小。为使物体与其所成之像重“合于中”即球心,则“长其直”,即背着镜面挪远位置。墨家的光学理论后为战国庄子学派、西汉淮南学派以及北宋沈括、元初郭守敬、宋元间赵友钦等继承和发展。
衡而必正 中国古代物理学命题。《墨经》下:“衡而必正,说在得。”衡,衡器,如天平、秤。“正”指衡器两边处于平衡状态。《经说》阐明此条,指出导致“衡而必正”的“得”为:“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经说》又以不等臂秤为例,认为平衡时“本短标长”。当秤二边平衡时,在其任一旁加物使重于另一边,结果是加重一旁下垂。或在二旁都加等重之物,结果是标的一边下垂。所以,平衡在于权在标上位置得宜,使“标得权”。方孝博《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以为“标得权也”四字属上句,认为其是不平衡的原因。
治之得宜,皆可成就 宋农学家陈旉用语。《农书·粪田之宜》:“土脉气脉其美不一……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指出土壤状况各不相同,不同的土壤应加以不同的改造,只要改造得当,都可用于农业生产,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透露出通过人事活动来改造自然状况的观念,表明了农业生产由自在而自为的进步。
移其天地所生之性 宋园艺学(或植物谱录)家王观用语。见《扬州芍药谱》:“今洛阳之牡丹、维扬之芍药,受天地之气以生,而小大浅深一随人力之功拙,而移其天地所生之性,故奇容异色间出于人间。以人而盗天地之功而成之,良可怪也。”注意到人具有改变自然的能力,赞叹由此而取得的巧夺天工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