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学良
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学了,早晚最热闹最嘈杂的地方是哪里?不用说,肯定是各地小学的校门口。
不知从何时起,学生们(小学生)连上个学也会让家长们不放心,于是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成了爷爷奶奶们的专利了,鲜有见到小学生们独自去上学、放学之情景。是小孩子太娇弱还是这个社会太不安全?
现在,接送小孩子上学成了每个家庭沉重的负担,家里没有老人或者老人不方便的,孩子上学成了大问题,这大概也是现在年轻人不愿生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吧。
现在小学生上学放学,家长们全程陪同护送,不用说,一是安全,不怕拐骗、不怕交通事故,二是安逸,很多是开车接送,雨淋不着、阳光晒不着,连书包都不用背,都是家长代劳。安全安逸确实不存在问题,只是全程陪同护送,现在的小学生们还会有上学放学路上的自由空间和快乐时光吗?
小编生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后期在本大队小学上学,那个年代,父母都在生产队集体参加劳动,爷爷奶奶在家做家务活,所以,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我们那一代人就没有谁享受过上学放学护送的待遇。
那个年代,孩子们上学放学,社会性的安全问题不用考虑。那时管理严格、社会秩序好,没有人贩子,不用担心上学放学路上被人拐走。车辆本就稀少,何况上学的路都是乡野小道,也不用担心交通安全事故。
虽说社会性安全问题没有,但自然环境方面的安全则无法避免。如春夏之交,雨水较多,小编那一带,地势平缓低洼,遇有大雨,小溪小沟都涨洪水,行走在其间,得万分小心。遇这种情况,也从没有请假放假的,只是年纪小的跟着大一点的,搭伙结伴去上学或放学,遇有危险情况好照应。
那个年代步行去上学,有艰辛一面,主要有两怕,一怕下雨,那时还没有洋雨伞,只有纸伞,一般大人用,小孩子还轮不到,下雨天,用一块薄膜当雨具,双手顶在头上,路又泥泞,滑倒在地沾一身泥水是常事。二怕冰雪,冰雪天去上学真有点遭罪,穿着单薄的胶鞋,为防滑,鞋上系一根草绳,冒着寒风踏着冰雪,一路步行去学校,那种艰辛,经历过的才知道滋味。
有苦也有乐。六七十年代,农村孩子上学放学,没有专车接送,没有家长陪伴,也许条件艰苦了些,但也收获了成长,更是收获了快乐,因为最大的快乐就是释放了孩子的天性,在上学放学之路上,享受到了那个年龄该有的自由和乐趣。
当时的农村学生们,吃完早饭后,就三三两两走出家门,一路呼朋结伴,去村小的道路上,形成了越来越密集的人流,一路步行,一路欢笑。
因为是上学,要赶时间,上学路上不能多耽搁,小伙伴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自由活动空间,顶多顺手摘几颗桑葚、交流议论昨晚看电影的精彩等,真正让人难忘的是那放学路上的快乐时光。
六七十年代,农村小学各方面还不是很正规,放学时间比较早。十来岁的年纪,正是调皮贪玩的时候,一放学,我们就像一群冲出笼子的小鸟,把放学之路,变成了我们的游乐场。
春天,小伙伴们来到柳树下,树顶处有鸟儿筑的窝,看谁有胆量、有攀爬能力,爬到树尖处掏出鸟蛋,谁就是伙伴们中的英雄。夏天(初夏),路过院子中的水塘、路边的溪沟,大家放下书包、脱掉衣服,跳入水中享受清凉,水中成了孩子们嬉戏乐园(那时没有禁止学生们游泳)。冬天,在生产队的草垛下或牲口棚,相好的同学捧着一本连环画,相互传阅分享心得。遇冰雪天,来到结冰的水塘,在上面行走、滑冰等。
要说童年的快乐时光,自然离不开童年游戏。玩游戏,自然成了大集体时代农村孩子们放学路上最大喜好。玩游戏虽说是孩子的天性,但时代不同,游戏的内容和项目差别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的游戏朴实很接地气,所以,放学之后,同学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甩纸包、踢房子、跳皮筋、掷纸飞机、打水漂、撞拐子等,玩得不亦乐乎。这其中,参与群体最多、趣味性最强、最令人难忘的游戏莫过于“打仗”游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红色的年代、火热的年代,当时战争电影很流行,战斗场面场景特别受人们欢迎,小孩子模仿能力强,受时代影响,也诞生和爱上了当时风靡一时的游戏:打仗。
“打仗”,首先,参与人数就要分边、分派,这个分边分派很灵活,完全根据参与人数自然分成了派,例如,或以班级分,一个班级对另一个班级,或以生产队分,一个生产队的对另一个生产队的,或以居住自然区域区,住得比较近的几个村落对另一区域的村落等。
“打仗”当然需要武器,武器呢,就地取材,拿地上的石子、土块当武器,弹药不缺。“打仗”的规则也简单,就是互掷石子土块,另一方如人少等原因打不过,打跑了打散了就算分出输赢了。
放学后,大家一窝蜂走出教室,在回家的路上,只要谁一提议,大家就把书包一扔,捡起田间地头的土块、石头起打仗来。一般来说,打仗双方都有个领头的,个子大力气足威信高,由他负责指挥,要根据战斗情况,还要作出分兵、穿插、包围等战术。“打仗”时,大家以围墙、草垛、房子为掩护,如果在野外,就把田坎、溪沟当战壕,匍匐在后面,一方面躲避对方石头土块的袭击,同时,奋力将自己手上的石头土块扔向对方,一方打不过,要么逃跑,要么跑到油菜田、棉花地里,借助高高的庄稼秸秆躲藏起来。
“打仗”是不记仇的,打仗时是敌人,只要一停止,就又是好伙伴和好同学了,关系一点儿不受影响。先一天放学路上,大家还是“敌人”,在田野外热火朝天地战斗,第二天去上课,路上相遇或教室里相见,大家就会相视一笑,又心照不宣成了好同学。
七十年代,我们上小学时,没有家长陪护,没有车辆接送,不管离学校多远,不管天晴下雨,我们都步行在上学放学路上,虽然艰苦了些,但也收获自由、快乐和成长,拥有了一份童年该有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