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CBA重磅改制!单节比赛时间缩短

根据多方权威媒体报道,CBA新赛季将把原有的每节12分钟比赛,缩短至每节10分钟。按照一场比赛四节来算,原有的48分钟比

根据多方权威媒体报道,CBA新赛季将把原有的每节12分钟比赛,缩短至每节10分钟。按照一场比赛四节来算,原有的48分钟比赛时间,将缩短至40分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让中国球员适应国际比赛的时间和强度,以让中国男篮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小编认为新赛季缩短比赛时长后,很可能会被给CBA带来四大改变。

第一点:比赛强度提升

由于比赛时长的缩短,这就要求球员在执行战术时必须更快的完成行动。调整的时间变少容错率变低,比赛落后一方更难实现追分,逆风翻盘的情况将会难以上演。这就要求很多慢热型球队,必须提前找到状态,一上场就要拿出高强度。

因此比赛的节奏会更快,身体对抗的强度也更大。也对球员执行战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能方面也会在高强度轮转中得到提升。

第二点:球迷观赛热情可能受到影响

可想而知由于比赛时长缩短,球迷们的观赛热情可能也会下降。试想原有的48分钟比赛净时间,整场比赛结束大概需要2—3小时。经过缩短赛程后,整场比赛大概将在1.5—2小时之内结束。

球迷观看体育比赛本就是为了娱乐,原有的两个小时时间,可以很好的放松心情。如今一个半小时就结束了,兴奋点和期待值必然下降。

很多球迷从家中甚至全国各地赶到现场,结果就为了看一场不到两个小时的比赛。感觉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疲惫的身躯还没有得到放松,就要在拥挤的人群中前往回家的路。

试想这样短的比赛,对球迷吸引力肯定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球票价格或许也会下降。

第三点:年轻球员失去锻炼机会

锻炼年轻球员,这个问题是多年来中国篮球,始终难以解决的难题。在外援规则改变后,CBA变得更加依赖外援,每支球队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找到更强劲的外援。

这就是使得国内球员对比赛的影响力越来越低,国产核心球员逐渐沦为陪衬,把球传给外援成为了最佳战术。这样一来别说年轻球员得到锻炼,就连老队员都要不会打球了。

这一点在上个赛季就已经有所体现,在外援政策改为四节七人次后,年轻球员哪怕连一秒钟的登场时间也得不到。就拿辽宁和广东两支顶级强队举例,辽宁的张峻豪、黄秋实。广东的李亦臻,李英博,上赛季没有任何出场机会。

外援比重的加大,就已经导致年轻球员没有锻炼机会了。如今又将赛程缩短,年轻球员的出场机会将会更少。就连国内核心球员的出场时间,也会大幅度缩水。

而且外援的身体素质本来就比国产球员出色,对于他们而言在四十分钟的赛制里,完全可以打满全场。毫不夸张的讲,下个赛季你很可能会看到,一名至两名外援长时间登场。

球场上的某个位置,根本连替补都不需要,只要用1—2名外援就完全能够代替。国产球员的价值也越来越低,逐渐发展下去恐怕连核心球员,都不会打球了。

第四点:工作人员提前下班

这是小编唯一能想到赛时缩短后的好处,那就是所有工作人员。如各界媒体,转播平台的工作者,摄像,裁判、技术台等工作人员,啦啦队等群体。可以最少提前半个小时结束工作,这样可以在漫长的赛季里,得到更充足的休息时间。

就连球迷也可以提前回家休息,原有比赛结束后接近十点,到家后可能接近11点,这样不利于第二天工作。因此提前结束是个好事,尤其对于球员本身,更是个体能恢复得好时机。

总结来看,CBA赛时的缩短本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从而提升国家队成绩,进而实现早日回归奥运会。

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男篮能打出世界前八的战绩。与CBA赛程的变化找不到直接关系,甚至连CBA培养的球员,在国际赛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之所以过去能取得好成绩,主要还是依靠姚明、易建联这样的NBA联赛磨练出来的球员。

因此我个人觉得CBA赛时的缩短,能否直接提升球员在国际赛场的表现是个问号。但可以确定的是,国产球员登场时间必然减少,战术执行会更加依赖外援。

搞不好这项改革最终不仅不会提升国家队战绩,反倒会造成本末倒置。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改革没有抓住重点。

评论列表

用户81xxx56
用户81xxx56 1
2025-11-03 22:37
对国家队确实有利 中国篮球有希望啦 不过联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