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家里忌讳一切和死亡有关的话题和词汇,一说到“死”这个词,我妈就大声打断我,“呸呸呸,小孩子不要乱说话。”觉得不吉利,因为内心恐怕它,所以就一直不谈论它,好像只有这样做,才能避讳死亡。
正值清明节,趁这个节日可以和孩子施展死亡教育。
可能在大人的眼中,清明节是祭扫祖先的日子,有一些避讳和禁忌,不愿意让孩子参与过多。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也正是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有利时机。
妈妈,为什么要扫墓第一次带女儿去扫墓,是她4岁的时候。
“妈妈,为什么要扫墓?”女儿好奇地问我。
“太爷爷、太奶奶都埋在这里,我们来祭拜他们,表示着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也是一种纪念。”
女儿似懂非懂,跟着我们一起,给坟添上一把土。
清明节是思念逝世亲人的节日,坟上的黄土、坟前的黄纸、贡品,都是对先人的思念。不仅在提醒你什么是幽明永隔,也是在提醒你要珍惜生命。
扫墓之后,也不要忘记带孩子去踏青,让孩子明白:有生就有死,但死亡也是在提醒我们,生命,是如此的宝贵。
我们的传统文化环境,确实导致很多家庭普遍缺乏关于死亡的教育,孩子对死亡或是过度畏惧,或是不当回事。其实我们不应该避而不谈,正好借由清明节这个合适的契机,清明节欠孩子一节课,和娃谈死亡的好契机,无需逃避。
邹余华教授在《死亡教育》这本书中写道:
“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不代表他们懂得生死。孩子们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在潜意识里获得的对死亡的认知,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
对于死亡,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懂”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根本还不懂什么叫“死亡”,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孩子知道比你想象要多。虽然说孩子年龄小,对“死亡”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对死亡的认知也会更加深入。
关于孩子对死亡概念的发展,心理学家纳吉通过对378名3~10岁孩子的研究,提出了孩子死亡概念发展模式的3个阶段:
第1阶段:3~5岁,孩子会觉得死亡是一种离开,是暂时的,还可以重样回来。
第2阶段:5~9岁,孩子会觉得死亡可以躲开的,只有被死亡抓走的人才会死,有些人是不会死的,比如动画片里的奥特曼,这类的英雄人物不会死。
第3阶段:9岁以上,这时候的孩子会明白,死亡是难以避免的,是到处都存在的。
白岩松曾公开说过:中国人不懂死亡,因此也无法接受死亡。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死亡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一直对孩子避而不谈。
怎么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最好的电影是《寻梦环游记》
推荐大家看《寻梦环游记》,我女儿已观看两三遍,对死亡、灵魂消失很有感触,她知道有亲人挂念,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生活一样可以多姿多彩,如果把他们遗忘了就真的化为虚有消失不见,还非常喜欢那首歌曲《请记住我》。
死亡只是身体旅程的结束,但爱不会消失。死亡不是终结,他们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生活,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他们就不会消失。
不需要用谎言美化
有些家长会觉得,“死亡”是比较沉重的话题,不用跟孩子那么具体的讨论。等长大了,自然会明白的。
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如果家长自己都无法坦然对面,选择性地回避这个话题,或者用谎言美化,告诉孩子死后的世界是多么美好,这会让孩子对死亡的认知产生偏差。
那么我们就是把教育权利留给了他人,可能是同伴、可能是互联网,可能是一些不好的解读,这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
英国心理学家哈夫洛克•埃利斯也说过: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抛弃它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
糖糖妈结语:《论语》里有句话“未知生,焉知死”。那么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理解 :未知死,焉知生。“死亡”虽说是生命的终点,但不可否认对“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特别喜欢一个词:向死而生。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活着。一直跟孩子强调生命最重要也最宝贵,死亡教育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孩子知道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