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王奶奶是个农民,家住在乡下的农村里,1年前王奶奶开始出现胸闷,同时在干完农活之后,还经常会喘不上气来,但是休息之后就没有事了。
王奶奶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干农活累的,就没有多做注意,可之后王奶奶又出现了这些症状,而且比以前还要更加严重了,刚站起身来就喘得不行,脸还一下子变得很热。
这可把王奶奶吓坏了,赶紧去医院检查,得到的结果是慢性心力衰竭。到底什么是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为什么会喘不上气呢?有没有什么药物能够逆转呢?
一、心力衰竭的3大危险信号,你知道吗?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心力衰竭并不意味着心脏已经停止工作,而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泵送血液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这就好像心脏是一台泵,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由于疾病,这台泵的效率在下降,无法有效地泵血到全身,供应足够的氧气和营养。
心力衰竭又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其中,收缩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在收缩的时候无力,导致血液泵不出去,使血液在各个部位出现淤积,但通常是肺部和身体的低洼部位。
而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舒张不完全,无法容纳足够多的血液,这同样也会导致血液淤积,体内的循环是一个整体,因此只要有其中一个部分出了问题,最终可能会导致所有问题一起出现。
我们得知道,心力衰竭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实际上,心力衰竭所有的症状都是具有关联性的。
早期心力衰竭最典型的表现是呼吸困难,特别是劳动后的呼吸困难,专业术语叫做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在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泵血能力下降,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特别是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尤甚。
这种泵血功能的不足导致血液循环减慢,进而影响肺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供应,结果肺部不能有效地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引起呼吸困难。
而正是因为心脏无法正常运作,会导致血液在肺部淤积,这会刺激肺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导致患者不停的咳嗽咳痰,再加上因为血液在肺部淤积过多,一部分红细胞会被挤压进呼吸道里面,将痰液染成粉红色。
同时,多余的氧气无法在肺部与血液进行交换,会被迫进入痰液中,这就出现了心力衰竭的一个典型标志:粉红色泡沫痰。所以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能会不停的咳嗽,并且咳出来粉红色泡沫痰。
上面我们说过了,心力衰竭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导致血液淤积,特别是在身体的低洼处,而正常人的身体低洼处,通常是足部和踝部,那么这就会出现第三个典型症状:
局部水肿,也就是心源性水肿。
这是可能因为,血液在局部淤积之后收到挤压,血液中的水分穿过血管被挤压进了周围的细胞和组织当中,使周围的部分突然出现了大量组织液,这种组织液无法被身体吸收。
因此,只能慢慢聚集在皮下形成水肿,这种水肿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辨别方法:按压水肿部位,并不会立刻回弹,即凹陷性水肿,假如说只要出现了其中的一种症状,建议是要迅速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否则可能会出现其他的症状。
二、心力衰竭一定没法逆转?其实不一定很多人不知道,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并降低住院和死亡风险,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是通过降低心脏负荷、扩张血管、抑制神经激素系统等方式,减轻心脏应力来保护心肌细胞,防止心脏重塑,然而这些药物也存在局限性,比如它们不能有效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或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说低血压、低钾血症、肾功能损害等。
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并不能完全逆转心力衰竭。
因此,科学家们持续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以期更有效地治疗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一种名为Istaroxime的新型药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Istaroxime是一种源自雄烯二酮的新型衍生物,属于强心类固醇,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一方面,它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活性,激活钠钙交换,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另一方面,它增强内质网钙离子ATP酶同种型2a的活性,加速舒张期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清除,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其实Istaroxime的双重作用机制为其带来显著优势,不仅提升心脏的泵血功能,还能降低心脏的耗氧量,从而提高心脏效率,此外它还能抵消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脏的不良影响,预防心律失常和心脏变形。
在多项临床试验中,Istaroxime已证明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在一项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II期试验中,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左心室舒张功能等心功能指标,并降低了心房钠肽水平,这也说明了它对减轻心脏负荷和纤维化有益。
不过Istaroxime正在进行III期试验,若试验成功,它或许可以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三、新《共识》发布:或许还能这样“逆转”心力衰竭心脏康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治疗措施,简单来说它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状态,同时降低死亡和再住院的风险,国内外各大指南均推荐心脏康复,其中——运动“处方”是其核心和难点。
在2021年,Cochrane组织审查了85项,涉及23430名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他们发现,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心脏病发作和住院的风险,同时提升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在中国医疗领域对运动处方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比如说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中,加入了更多关于运动处方的内容,反映了这一趋势。
其实,适当的运动处方在减缓甚至逆转心力衰竭导致的心室结构变化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为适度运动通过增强心脏肌肉,提升其泵血能力,从而优化心脏的收缩功能并减轻心室的工作负担。
此外,运动还促进心脏和肌肉血液流量的增加,这种增强的血流引起剪切应力,激活内皮细胞释放生长因子,进而促进新血管的生成,为心脏提供更好的血液供应,下面的可以参考一下:
实际上,有氧运动的种类包括步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而抗阻运动包括使用拉力带、沙袋和自由举重等,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能力和耐受性确定,一般建议,在最大氧摄取量的50%-70%,或主观劳累程度的11-13分之间。
而运动时间,通常建议每次持续20-60分钟,包括5-10分钟的热身和5-10分钟的整理,高危患者可从5-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低危患者每次运动持续15-30分钟。
至于运动频率,应根据患者的恢复能力和依从性确定,通常来说是每周3-5次,高危患者可从每周2-3次开始,低危患者每周2-4次。
但需要注意,不是所有心力衰竭患者都适合进行“运动处方”,而且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宜,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作为心脏康复的锻炼方式,真正开始前可以先问一下医生。
参考文献:
1. Dibben G, Faulkner J, Oldridge N, et al. Exercise-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Issue 11.
2. 桓娜, 王承龙, 王培利, 于永慧.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评价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康复优势 [J]. 心脏杂志, 2021, 33 (1): 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