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仅剩下10万

微微聊情感 2024-11-07 05:25:40

世人皆知靖康之耻,却不知这场国耻之后,还有一场更为惨烈的复仇。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掳走两位皇帝,大宋王朝蒙受奇耻大辱。然而一百年后,当年不可一世的金人,却在南宋和蒙古的联手打击下,从巅峰时期的七百万人,只剩下区区十万。这是怎样一场惨烈的复仇?南宋人为何会如此痛恨金人?而金朝又是如何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靖康之难的深重之痛

公元1126年的深秋,汴京城内已经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息。宋徽宗赵佶正在御花园中欣赏新进贡的奇石,此时金兵已经兵临城下,可他仍然沉迷于玩赏。

宋徽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瘦金体"独树一帜,画作《雪江归棹图》更是流传千古。然而,这样一位精通诗书画的天才艺术家,却成为了北宋王朝覆灭的关键人物。

在位期间,宋徽宗重用奸臣蔡京、童贯等人,听信道士林灵素的谗言,不理朝政。他甚至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仍然大兴土木,修建艮岳,耗费巨资搜集奇石珍宝。更荒唐的是,他还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沉迷于道术修炼。

当金兵攻打汴京时,宋徽宗表现出了极度的优柔寡断。金军先是派出使者,声称只要宋朝割让燕云十六州,便可退兵。宋徽宗先是答应,随后又反悔。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最终激怒了金人。

金兵在完颜宗翰的统帅下,于靖康元年正月攻破汴京城。当时的情景令人心碎:街道上横尸遍地,金兵在城中肆意劫掠,纵火焚烧,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那些曾经高居庙堂之上的达官贵人,转眼间成为阶下囚。

更令人痛心的是,宋徽宗与其子宋钦宗被掳至金国。这两位皇帝被迫屈辱地向金主叩头,宋徽宗被贬为"昏德公",宋钦宗被贬为"重昏侯"。他们在北方度过了凄凉的余生,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金人攻陷汴京后的所作所为,更是令人发指。他们不仅掠夺宫中珍宝,还将皇宫中的妃嫔、宫女全部掳走。据记载,仅宫中被掳走的人就达数万之众。金兵还将皇陵挖开,盗取陪葬品,亵渎先帝陵寝。

这场浩劫中,不仅宗室遭难,更有无数文人墨客流落他乡。当时的著名词人李清照,就在这场动乱中颠沛流离,与丈夫赵明诚分离,最终客死他乡。她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靖康之难,予肩舆南行。"短短数语,道尽了一个文人家庭在国难当头时的悲惨遭遇。

二、南宋的积蓄与等待

靖康之难后,宋高宗赵构在众臣的拥护下,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然而,这个偏安江南的朝廷,与北宋的辉煌相比,已经大不相同。

初期的南宋朝廷,几乎每日都在面临生存危机。金兵在攻破汴京后,并未停止南下的脚步,而是继续追击南宋军队。当时的南宋军队节节败退,一路退到了长江以南。幸好长江天险阻挡了金兵的铁骑,这才让南宋有了喘息之机。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一位英雄横空出世,他就是岳飞。岳飞出身寒微,但他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很快就在军中崭露头角。他训练的岳家军,是当时南宋最精锐的部队。

岳飞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训练方法。他要求士兵们每日操练弓箭,直到能够百步穿杨。他还创造了"拖刀计",让士兵在行军时拖着刀行走,以此来增强腿部力量。这些训练方法,让岳家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在岳飞的带领下,南宋军队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首先是改变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开始重视军队建设。其次,他们吸取了靖康之难的教训,加强了城防建设。

南宋在建立初期,就在临安(今杭州)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城墙。这些城墙不仅高大坚固,还设计了许多防御设施。比如,城墙上设有瓮城,可以让守军形成多重防线。城墙下还挖掘了深沟,填满水,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除了军事改革,南宋还在军械制造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制造出了威力巨大的"霹雳炮",这种火器可以发射出燃烧的炮弹,对金兵的骑兵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然而,就在岳飞率军收复失地、军事改革初见成效的时候,朝廷内部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秦桧等主和派大臣认为,与其与金朝对抗,不如求和保存实力。他们向宋高宗进谗言,说岳飞有反叛之心。

最终,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在风波亭下。这让南宋的军事改革陷入了停滞。但是,岳飞留下的军事传统并未消失,而是在南宋军中得到了传承。

尽管如此,南宋还是没有放弃强军的努力。他们开始在沿海地区建立水师,这支水军后来成为了南宋的重要军事力量。同时,他们还在各地设立了军器监,专门负责研制和生产新式武器。

这一系列的积蓄与等待,为日后南宋与蒙古联手灭金埋下了伏笔。虽然当时的南宋看似偏安一隅,但实际上,他们一直在为复仇做着准备。

三、金朝的内忧外患

金朝在攻占中原后,迅速走上了一条与先辈完全不同的道路。曾经那支以游牧为生,以铁骑纵横的女真军队,在享受中原的繁华后,逐渐失去了当初的锐气。

金朝统治者开始模仿汉人的生活方式。完颜亮即位后,不仅将都城迁至开封,还效仿宋朝建造奢华的宫殿。据史料记载,他在开封修建的宫殿,规模甚至超过了宋朝时期。宫中不仅设有歌舞坊,还专门设立机构搜罗天下珍奇宝物。

随着统治者日益奢靡,金朝的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为了维持庞大的开支,朝廷不得不加重赋税。这导致民间怨声载道,不少地方频频发生暴乱。仅在金熙宗统治期间,就爆发了数十次大规模的民变。

更严重的是,金朝的军队战斗力持续下滑。女真贵族子弟不再过着骑射生活,而是沉迷于诗词歌赋。原本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女真兵,渐渐被养尊处优的生活消磨了斗志。一些边境将领甚至出现了贪污军饷的现象,导致前线士兵缺衣少食。

与此同时,草原上新崛起的部落开始频繁骚扰金朝边境。这些部落采取游击战术,时常突袭金朝的边境城镇。金朝不得不在边境驻扎大量军队,这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

在朝廷内部,各个派系之间的斗争也日益激烈。汉化派主张全面接受汉文化,而保守派则坚持维护女真传统。这种争斗不仅影响了朝廷的决策效率,还导致了一系列人事变动。有些能臣被排挤出朝廷,而一些谄媚之徒却平步青云。

金朝统治的边疆地区,也开始出现动摇。一些臣服于金朝的部落,看到金朝的衰落迹象后,开始蠢蠢欲动。在东北地区,就有几个部落公开宣布脱离金朝统治。这些叛离事件,严重动摇了金朝在边疆地区的统治基础。

在经济上,金朝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过度依赖掠夺和征税,金朝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经济体系。当南宋切断了与金朝的贸易往来后,金朝的经济立即陷入困境。铜钱短缺、物价飞涨成为常态。

更令金朝统治者担忧的是,他们发现自己的子孙后代逐渐丧失了祖先的语言。到了金朝后期,很多贵族子弟已经不会说女真语,只会使用汉语。这意味着女真人的文化认同正在逐渐消失。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让金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当蒙古的铁骑开始在北方崛起时,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锐气,只能在内忧外患中苦苦支撑。

四、蒙宋联盟的形成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后,开始将目光投向南方。当时的金朝已经衰落,但仍然占据着广大的中原地区。蒙古与金朝之间的战争在所难免。

蒙古军队采取了独特的战术。他们首先派出斥候,详细侦察金朝的城防部署。然后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对金朝的粮仓和补给线发动突袭。这种战术很快就收到了成效,金朝的边境防线开始动摇。

就在这个时候,南宋朝廷派出使者,秘密接触蒙古。这位使者名叫赵葵,他带着南宋的建议来到了蒙古大营。南宋提出,如果蒙古攻打金朝,南宋愿意出兵配合,共同对付金朝。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蒙古方面的重视。蒙古统帅速不台随即派出使者,前往临安与南宋商议具体细节。双方约定,一旦开战,南宋将从南面进攻,而蒙古则从北面出兵。

公元1234年,蒙宋联军开始了对金朝的总攻。蒙古大军在蒙哥的率领下,从北方发起进攻。他们采用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先后攻克了金朝的多个重要城池。

南宋军队则在大将孟珙的统领下,从南面展开进攻。南宋军队此时已经今非昔比,他们装备了大量新式武器,包括火炮和连弩。这些武器在攻城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朝面对两面夹击,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他们的军队不得不分散兵力,同时应对南北两个方向的进攻。这导致他们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只能被动防守。

战争中出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场面。在蔡州之战中,金朝最后的皇帝爱祖率领残部死守城池。当蒙宋联军攻破城墙时,爱祖在府邸中自焚而死,金朝就此灭亡。

这场战争中,南宋军队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不仅成功攻克了多座金朝城池,还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这些战果,让南宋人终于找回了一些失去的尊严。

然而,这场胜利并非没有代价。南宋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国库也因为军费开支而空虚。更重要的是,他们帮助蒙古消灭了金朝这个缓冲地带,使得自己直接面对蒙古的威胁。

战后的战利品分配也成为了一个问题。按照约定,双方应该平分领土,但蒙古却独占了大部分领地。这引发了南宋朝廷的不满,为日后蒙宋之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

不过在当时,这些都不是南宋人考虑的重点。对他们来说,能够亲眼看着金朝覆灭,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安慰。那些在靖康之难中蒙受耻辱的场景,终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报复。

五、复仇之后的南宋命运

金朝灭亡后,南宋与蒙古之间的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蒙古大军开始对南宋施加压力,要求南宋承认蒙古的宗主地位,并缴纳岁贡。这种要求立即遭到了南宋朝廷的拒绝。

蒙古随即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他们首先在长江沿岸设立了多个军事据点,这些据点成为了进攻南宋的跳板。蒙古军队还专门训练了水军,为渡江作战做准备。

南宋此时的军事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在灭金之战中,南宋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更糟糕的是,由于缺乏战争经费,许多新式武器的研发计划都被迫中断。

公元1235年,蒙古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他们采用了多路进军的战术,同时从川、陕、湖北等地向南宋发起进攻。南宋军队虽然奋力抵抗,但在蒙古铁骑的冲击下节节败退。

在这场战争中,南宋的一些将领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例如,在襄阳保卫战中,守将吕文德率领部下死守城池达三月之久。即使城中粮草耗尽,守军仍然没有投降,最终全部战死。

随着战事的推进,南宋的形势越来越危急。蒙古军队采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术,先后攻陷了南宋的多个重要城市。南宋的防线被逐步压缩,只能退守到长江以南的地区。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南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加强了水军建设,在长江沿岸设置了大量水寨。这些水寨不仅能够阻挡蒙古军队渡江,还能为南宋水军提供补给基地。

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改变战争的走向。蒙古军队在攻克襄阳后,获得了渡江的有利位置。他们随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南宋的水军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被蒙古的精锐部队击败。

公元1276年,临安城被蒙古军队包围。在这个危急时刻,南宋的大臣陆秀夫护送年幼的帝王赵昺南逃。他们辗转到了崖山,在那里与蒙古军队进行了最后的决战。

在崖山海战中,南宋水军与蒙古军队展开了惨烈的厮杀。当战势已去,陆秀夫背着年幼的赵昺跳海自尽。随后,数万南宋将士也相继投海,以死殉国。

至此,延续了一百五十余年的南宋王朝宣告灭亡。当年为了复仇而与蒙古结盟的决定,最终导致了自身的覆灭。这个曾经的盟友,最终成为了南宋的掘墓人。

0 阅读:2

微微聊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