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惠阳的mysore教室只体验了一次课程,Edison和贝贝老师给我的辅助很细致。虽然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未必能将那些细节贯彻得很好,依旧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教导。
我决定把那些辅助的细节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他们这几年一直在跟随Boonchu老师学习和练习阿汤,Boonchu老师在教授体式这个领域可谓是独树一帜。
先来说Edison老师给我的指点。做到手抓大脚趾站立上提,老师走到我身前,扶着我抬起的那只脚,特别是最后那个动作——单腿伸直向前,提醒我腿不用伸直,放松,感受腹股沟的位置发力。
等进入坐立体式后,老师又跑来,专门给我调整四柱的做法。他看到我每次做的时候,会低头,肩膀头会内扣,身体直接放下去,等推到上犬时,还会刻意动自己的肩膀。
于是,他建议说,从斜板进入四柱,抬头向前,让肩膀远离耳朵,直到身体落在垫子上,做上犬时,直接伸直手臂,感受胸腔上提,不要再动肩膀了。
我用老师给的方法试了一下,比我那种做法累一点,但还能坚持,期间我好像能感受到脊柱的延伸。
做到肩倒立膝盖夹耳朵那个体式时,他会给我辅助,有点像单侧先去感受膝盖碰到耳朵的感觉,那去让两个膝盖一起夹耳朵。若是颈椎不舒服,可以稍微抬一点下巴。这时,我感觉自己的脊柱似乎有一种向上延伸的感觉。

头倒立也是老师重点跟我分享的体式。在他眼中,我做头倒立时,肩膀会紧张,手指也很紧张。他有提到头倒立是体式之王,在这个体式保持中,应该是舒适、放松的,像我这种做法,一定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感觉肩膀很酸。
他说得对,我会肩膀酸,但不确定是不正确的发力导致,还是肩胛骨没力,抑或是因为恐惧而让身体过于紧张导致的酸痛。
然后,他特别强调,做头倒立,手指相扣,一定要放松,这样才能感受到身体的连接,另外肩膀要舒展开。他还给我演示了头倒立,我只能说,看他做这个体式,真的很享受。
之后,我又做了一遍,肩膀那里还是会紧,他会把手指放到我的肩膀上,让我去感受他的手指。
这种辅助的引导,我觉得很意象化。像我这种头倒立二把刀,能做起来,已是谢天谢地,现在要去感受他的手指,我好像真的是手忙脚乱,自顾不暇,无心感受。换句话说,属于功力不够。
坐立调息中,老师还特意调整了我手指相扣的方式,以及提醒我身体后侧要保持一个拱形,并放松肩膀,在胸腔的位置感受呼吸。
贝贝老师给我的辅助,更多是帮助我找身体的空间或是深入体式,比如Janu Sirsasana C, 马里奇D,绑龟,胎儿式穿手,束角式,后滚翻,肩倒立,肩倒立盘莲花等。总之,老师很关注体式的细节。
要说印象深刻的应该是轮式,我躺下来之后,老师会说,呼气时,腹部要瘪下去,然后保持不动,再呼吸只是发生在胸腔的位置。等推起来之后,要用胸腔去带动手,这样手就能变轻。
待我推起轮式后,老师的辅助手法有点特别,会依次捋我的左右侧身体,从胸腔旁侧到大腿外侧,我感觉是帮我找腹股沟的打开。此外,老师还会托着我腰骶骨的位置,帮助我找双腿发力的感觉。
我当时推了两组之后,就想做前屈放松了,被贝贝老师喊停,大意是我的身体刚刚有点要打开的眉目,怎么能直接结束,还是再多推几个轮式。
我本想差不多得了,却被老师抓个正着,只好继续躺地上推轮式,一共推了大约10个,最后一个,老师又来辅助我,让我的双手更多像双脚的位置靠近。我能感受到,在老师的辅助之下,脊柱的弧度好像比之前推得高,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但我或许太依赖老师,双腿好像松掉了。
如今整理老师给我的辅助,我发觉信息量还挺大的。尽管阿汤练的是呼吸,但体式依旧是一个阿汤练习离不开的工具。
看看我的身体会留下哪些印记,把老师的教导带到我未来的练习中。再次感谢老师们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