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
无论什么时代,男人追求女人,往往是大费周折;而女孩子追求男孩,往往是手到擒来。两者之间有感情的因素,也有方法手段的差别。
女孩中那些大胆的人,可以当面坦白,直面心仪男孩。但那些性格内向、比较害羞的女孩子如何与自己心仪男孩交往呢?
可以学一学林黛玉向贾宝玉表白的做法。
破冰之法要善用女孩优势。
无论什么时代,女孩子面对心仪男孩,试探永远是第一步。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试探看似无意,实则真心。
史湘云到荣国府,恰巧此时贾宝玉正在薛宝钗屋里,听说她到访,两人一起前来。
林黛玉得知两人在一起,心中不爽,于是当时露形于外,生气离开。
贾宝玉为了化解误会,到林黛玉房里道歉,林黛玉趁机试探贾宝玉对自己是否真心,于是对她冷嘲热讽。
为了表明真心,贾宝玉悄悄地跟她说出“亲不间疏,先不僭后”道理。林黛玉听后心中释然,随即试啐道:“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红楼梦》第二十回)
就这样,林黛玉巧妙地试探出贾宝玉对自己的真心。
日常生活中,少男少女之间有意,往往可以用到这个方法,只要能够巧借俗事,趁机试探内心真实想法,往往就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当然,如果试探失败,双方还可以假装浑然不知,可进可退。如果试探成功,应该如林黛玉一样,使出关键的第二招——过界。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机会很快就降临。
贾宝玉搬进大观园后无聊,茗烟偷偷给他买来《西厢房》等角本。贾宝玉怕被人发现,于是独自到楼花树下细读。
林黛玉葬花,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两人共读西厢。情浓之际,贾宝玉率先过界,借助书中之语表达内心的欢心——“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林黛玉听完之后,假装生气。贾宝玉惊惶之地,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
贾宝玉说的话大胆,但很含蓄,林黛玉回的话更大胆,更加豪放——她的言语之间不仅影射贾宝玉的弱冠之年,还突破了宝玉身体心理上的尺度。
就这样,林黛玉借助书中之事,书中之言、书中所指,带头突破了“底线”。
男女交往,从感情到身体,是一个重要转折。贾宝玉和林黛玉虽然没有肌肤之亲,却完成了借用身体之实进行情感突破,在这种情况下,男孩子一般都会束手就擒。
过了这个关节,感情可以自由发展,一般都会顺理成章。
但是林黛玉是极聪明的人,她与大多数世俗女孩不同,她对贾宝玉的表白在试探、突破之后,又使出第三招——动情,在共同筹划美好未来中让宝玉对她死心塌地。
事情发生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贾宝玉过生日当天,林黛玉与他在花下闲谈。两人不仅没有卿卿我我的你情我意,而是谈论起贾探春智慧持家的事情。有了共鸣之际,林黛玉突然说出一句深情的话:
“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林黛玉本来不惯于俗事,对于日常生活关注较少,但是认定自己要与宝玉结为夫妻之后,开始着眼为家族、家族的发展考虑,这种深情超越了男女之情,已是夫妻情分,这种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对贾宝玉的嘱咐,是一个深情女子对心仪男子最深切的关心,最含蓄的表白。
纵观林黛玉对贾宝玉的三次表白,先是试探,然后过界,最后是关切。不同时机,不同表白方式,不同的效果。
虽然最终林黛玉没有嫁给宝玉,但是却永远地活在了宝玉的世界里。贾宝玉最终离家当和尚,用独特的方式,陪伴着死去的林黛玉,是林黛玉的胜利。
很多害羞的女孩,面对心仪男孩无所适从,有时是被动等待,有时是错失良机。
其实大可以如林黛玉一样,先大胆试探、再小心过界、最后真心动情。
三招单独用能见效,连用会有奇效,如果不信,大可试试,万一真管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