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俗称小红虫、麦蛆,虫子小(成虫体长2-2.5mm),别看虫子小,因为隐蔽性大,危害可不小,发生一般减产10%—20%,大发生的年份减产率可达40—50%,是小麦上不可忽视的害虫。
小麦吸浆虫一般分为两种,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
麦红吸浆虫:常发生于平原河流两岸、潮湿地区、水浇地,发生晚,以为害籽粒为主,一般分布于长江流域、黄淮海流域等地。
麦黄吸浆虫:常高原高山的干旱地带,发生早,以花期为害为主,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一般在四川、贵州、青海、宁夏、甘肃等地。
同样,管他是麦红吸浆虫还是麦黄吸浆虫,防治方法基本一致,我们农户也不需要分辨的太清楚,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了。
一般来说,麦红吸浆虫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我们就以麦红吸浆虫为例。
发生规律。
麦红吸浆虫一般一年一代,幼虫耐湿不耐干旱,耐低温不耐高温,所以遇到不良气候,可在土壤中连续休眠,一直等到气候适宜在破土化蛹,就这么强,你说厉不厉害。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紧紧“贴合”小麦生育期。3月份,小麦拔节前后,小麦吸浆虫幼虫破茧移动到表层土壤等待“出土”;4月中旬出土化蛹,4月下旬小麦破胸抽穗时,羽化成虫,在未扬花的麦穗小穗间或颖间上产卵;5月份,小麦于扬花期,灌浆初期的时候幼虫孵化危害,危害期可持续2-3周的时间,小麦进入蜡熟阶段时,入土;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越夏,如此循环。
吸浆虫的危害
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往往麦穗中部较两端多,受害轻时,颖壳张开,麦粒皱缩,重则麦穗萎缩,麦粒空瘪。
为什么难发现,除了小之外,小麦吸浆虫成虫怕光,一般白天光照强的时候大多躲在小麦植株的近地面的根部,在清晨或者傍晚出来活动,所以不仔细观察,比较难发现。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一是农业措施。
可以选用抗虫品种,品种抗性其实是依“物理方式”拒虫,一般芒长多刺,小穗排列紧密,扬花期短而整齐,果皮厚的品种,吸浆虫成虫产卵、幼虫入侵相对困难,也就减轻了小麦吸浆虫的危害;当然麦田深翻,与油菜、豆类、水稻等作物轮作,也可以明显降低基数。
二是化学防治。
根据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麦播期和蛹期做好土壤处理,抽穗至扬花初期做好成虫的防治。
麦播期,即在小麦播种前结合整地,蛹期是小麦孕穗期,均可选择用辛硫磷、毒死蜱等拌细土撒施,顺麦垄均匀撒施,撒后浇水或降雨前撒施效果更好;成虫的防治,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参考如下。
包括但不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