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公子的剑——从商业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
王冰冰解说的《奇妙中国》正在CCTV-9、央视频、央视网的19:55档热映。我很荣幸担任这个纪录片的总撰稿,代表我个人,分享一点感受。
01
好朋友M供职互联网大厂海外业务,一次和我分享他在国外的调研,有一句话,让我一惊——亚洲很多地区的人根本不配刷短视频。
原来,要提供短视频服务,首先,要网络好带宽好。打开APP,瞬间加载高清视频,而且一口气加载五个,这样刷起来才不卡。其次,要算力好。用户刷完这五个视频,算力已经根据点赞关注、观看时长、是否点击链接或进入主页等等数据,迅速计算决策,从数据库里再挑选五个,加载到用户手机,整个过程几秒钟内完成。
这套网络和算力的基础设施,非常非常贵。因此,只有当这个地区的GDP到达一定水准,商业公司有钱赚,才值得投资。
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大部分欠发达地区也不配刷短视频。但是,事实恰恰相反,今天的中国,几乎任何一个村庄,都通路、通电、通网络、通快递。身处上海的你在拼多多上看到宁夏偏远村落的农家直播,然后下单买十斤价格极便宜的苹果,几天就收货。快手有很多农村达人,粉丝不多,但是靠直播和短视频流量分成,每个月能赚三四千。要知道“中国有6亿人每月人均收入1000元”,这3000元的收入在当地属于相当不错,这位农村朋友决定在短视频平台分享农村生活,再算上种地的收入,最近几年不外出务工,终于可以陪陪家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了。
这些广袤中国正在发生的这些事,得益于,中国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考量大概是,先把路、港、桥、隧道、网络、水电搭建好,再努力通过招商引资,工业发展,互联网新经济,发展当地经济,追上“超前”的基础建设。
注意了,是努力追上,但不是绝对的。中国很多工程,经济性并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我看过很多中西部的工程,在崇山峻岭间,万千沟壑里,造路、隧道、通水电网络,工程难度极大,短期也无法通过经济发展收回投资,但是相关方还是下决心要干。因为这是我们国家性质决定的,不仅要算经济账,最重要的是人,以人为本。国家富了,就拿出资源,把欠发达地区的基建做好,授人以渔,这是在保障欠发达地区国民的发展权。
作为对比,西方是另一种思路,追求小政府,国家工程和科技迭代,主要依靠市场规律和商业主体。让跨国巨头和创业公司自己做商业可行性分析,经济账算过来了再干。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都是在探索“文明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东西方为人类探索出了两种不同的前进模式。
02
超级工程,初看宏伟激壮,但是细看,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需求,一如你我日常的生活。
气候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肃。中国在2010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不过,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碳排放的构成很不一样。
美国碳排放的主因是消费。作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在大国里排第一(只有安道尔、马尔他这类富裕且面积极小的国家排在美国前面)。美国人均居住面积世界第一,但是去过美国的人都惊叹,夏天空调极冷,冬天暖气超热,不晒衣服,家家都用烘干机。
但是,中国碳排放的主因是生产。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每年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这片土地,每年为世界生产了一半以上钢铁和铝,1/3的化工品和汽车,2/3的手机和彩电,以及80%的个人电脑。
这样来看,中国对人类气候问题的贡献,不仅是作为一个大国在减排,而且是作为世界工厂,在革新这颗星球的生产效率,以期用更少的排放追求更大更好的产出。中国的成绩是,2012年至2019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但是能源消费年均只增长了2.8%。
也正因为这样,哪怕国际环境逐渐激荡,但是在气候问题上,中国已经被认定为一个值得依托的伙伴。
中国做了什么?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新能源……的确,这些领域成绩斐然,不过远不是“碳达峰、碳中和”事业的全貌。大家对这几个领域更熟悉,得益于市场经济,商业主体的产品广告和品牌推广。
全面窥探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事业,我个人收获最大的是《奇妙中国》介绍超超临界的那期。
令很多人意外的是,超超临界是火电的一种技术。初听,很不酷,火电不是要被淘汰掉吗?事实上,尽管清洁能源突飞猛进,但是全世界大约70%的电力来源依旧是火力。得益于火电的稳定可控,人类的能源探索征途不是要淘汰火电,恰恰相反,水光风核电越发展,越需要火电起到调峰和补充的作用。中国不仅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而且在革新传统能源,占比发70%的火电,一点点革新,在减排上就是的巨大成绩。
第4集,光能24小时,也给我个人很多启发。我刚进入金融行业就开始关注光伏。光伏是典型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前景好,但是问题非常非常多,比如经济性差。投资一座光伏电站,只有白天能工作。从投资回报来看,如果一年只工作一半时间(前提是白天全是晴天),那收回投资的时间就增加了一倍。再考虑到并网难题,光伏的投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甘肃敦煌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设计,就很有意思。白天光伏发电的同时,用1.2万组巨大镜面,把太阳能量汇聚到集热塔顶端。类似我们小时候玩镜片反光恶作剧。把塔内熔盐加热到500摄氏度,晚上,3万吨熔盐缓慢流入储热罐,与水发生反应,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这样,一座电站,白天晚上都在工作。不仅如此,蒸汽,使附近原本干燥的戈壁滩变得湿润,成了牧场。
为什么公认中国新能源做的很不错?我的观察,一方面是技术积累,一方面是坚持做,遇到一个个具体问题,再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长期积累,借用商业词汇,叫做中国具备了一种know-how的能力。就拿光伏来说,各国都掀起过建设高潮,但是问题在于利用率很低,早期才50%左右,建而不用,是巨大浪费。而中国坚持了下来,遇水搭桥想办法,2021年,中国光伏的利用率已经提高到95%。
03
衣公子的剑,定位是新经济的商业科普。这里的读者都熟悉一个词——“互联网红利”,意思是,行业早期,流量多竞争少,随便做点什么就能迅速积累用户,形成规模。相比之下,当红利衰退,做什么业务都难。
类比一下,我觉得人类应该也有“工业化红利”。也就是工业化早期,挖煤烧煤,机器轰鸣,乱排乱放,野蛮快速发展。而当中国开始发展,工业化红利已经收尾,先富起来的国家关心专利制度、资源枯竭,强调气候问题、环境保护。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发展很宝贵,因为要穿越时代特有的难点。
在大国工程的纪录片中,《奇妙中国》很独特,展现工程不是为了秀肌肉不是为了强调中国强大,相反,《奇妙中国》在关注怎么在人类“既要又要且要”的复杂需求里寻找巧妙的平衡。
做一个类比,乔布斯发布iPhone的时候让工业界眼前一亮,从此“产品哲学”这个词火了。借用一下,我觉得每个超级工程的背后,也有它的“工程哲学”。比如,熔盐塔式光热技术,既要发展光伏,又要讲究经济性,还在和当地生态融为一体。
再比如,大兴机场,既要保障航空运输专业性,又要减少接送机交通拥堵,还要减少能源消耗,且要在机场show一把中国设计美学。
这些是让我觉得这个项目最有意思的地方,工程哲学,关注工程背后的具体需求,是技术的温度,是人性的思考。曾经,我们作为后进者,只需要依循前人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依靠我们的勤勉就能走出很远。但是2020年代,我们作为这颗星球上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频繁地触碰到人类已知的边界。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各个行业的中国人正在做自己的探索。
科技和商业本质是相通的。商业里有个概念叫“规模经济”,当你的市场占有率足够高,生产成本反而越低,能影响行业的标准和走向,同时也要承担开拓行业新方向的重担。
科技发展也是。当你的事业有了规模,当你的发展积累了资本,你就要独自面对人类庞大的需求,自然而然,你也有了不同以往的新使命和新责任。
提起国家工程和科技创新,人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讨论范式,“外国人有,所以我们中国人也要有”,“中国人行,我们要争第一”,事实上,真正的发展和拓新,不是为了争口气,没有那么热血,而是很冷静的,往往是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的产物。
90年代中国修水电站,现场技术人员都是外国人。为了安顿,我们要在山沟营地建别墅,游泳池,办宴会。十多年后中国成了基建狂魔,修最长的路,最高的桥、最难的隧道。
中国就像个极有经验的老师傅,不仅干活利索,而且因为做的多,看的多,老师傅会比别人察觉到更细的需求,所以就要打磨自己最称手的工具。是这样一个,指引中国研发盾构机、锻造机、特高压。作为国际贸易最大的参与者,去研发最好最新的大型船舶发动机。
正因为科技太奇妙,所以《奇妙中国》不是在塑造科技迷信,相反,我的感觉,这是对科技的驱魅。科学不是好莱坞科幻片,一个富二代宅在实验室里,一个人造出一套无所不能的战衣。科技往往没有那么神秘和鬼魅,而是来自需求,来自人类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最前沿的工程师,不断解题,每天积累一点点,然后,一小步一小步加起来,抬头一看,不经意间人类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都说,一个人,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看来,一个民族的性格也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奇妙中国》也是我自己窥探我们这个民族性格的旅程。把这些工程串联在一起,不难看出,中国人着迷的还是高效的劳动和生产,便利的交通,最后奔个好日子。中国所有的奇迹,来自于人的勤勉和奋斗。尤其在这个时候看,这艰辛的一年结尾的时刻,一起感受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性格。一个这样的中国,再怎么样都不会差的。
大概,这就是奇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