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凉山,很少会有人直接将它与灿烂文明、璀璨艺术等联系在一起,也很少会有人关注到这一块。
固有的刻板印象,导致我们的目光忽视了凉山这块古老热土的丰富多彩,也使得凉山的艺术更为令人感到惊艳,如获珍宝一般。
比如,会理绿陶。
这是一个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的陶制艺术,甚至包括许多四川省内人也未曾耳闻。
会理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的集散地。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县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公里,途经44个乡镇,会理便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
地理位置的优势不仅给会理带来了经济发展、也促使了各地文明的交汇。会理制陶业或在此影响下得到发展,被誉为“中国最后的绿陶”会理绿陶便诞生在此。
会理绿陶因采用“孔雀绿石”配料而得名,呈宝石绿色,清爽素雅,叩之有金属清脆的声响,在川陶中独具一格。
在今天的会理绿陶文化产业园内,我们了解到会理陶瓷资源丰富,盛产优质陶土、高温粘土、高岭土、金、银、铜、镍等有色矿产釉料。
会理绿陶从宋末元初开始生产,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主要的原材料为白泥陶土,釉色用天然孔雀石碾制成浆再加谷糠灰浆、坯浆制成。
经验丰富的釉工配制出的绿釉,经过高温烧制后(1260度氧化焰烧制),可出现墨绿、碧绿以及别称“青菜绿”等不同色调,且晶莹,光亮。因其色呈绿色,独具特色,自古被称为“绿陶”。
经专家考证,会理陶瓷烧制始于唐宋,鼎盛于元明,属南方龙泉窑系,历经数百年在民间兴盛不衰。
直到今天,会理绿陶仍在发扬光大中。
经会理绿陶传承人多年苦心研究,目前恢复创烧出梅子青、石榴红、天目釉、天青釉、紫金砂、金丝兔毫、晶鑫玳瑁、窑变山彩等宋、元、明、清各代失传的名贵釉种。
随着不断改良,会理绿陶已经能烧制翠绿、碧绿、粉蓝、铁红等四十余种釉色。因其融入了地方文化、民族特色,真实展现了自然、窑变、绿色、环保的精髓,深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
2009年,会理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会理绿陶”四个字也成为一种商标,这不仅加强了会理制陶艺术的历史价值,也给会理旅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无限空间和生机。
旅游小贴士:
【会理绿陶文化产业园】
集文化交流、休闲、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艺术园区。由绿陶博物馆、绿陶文化体验基地、艺术家创作基地、生产性保护传习基地四大部分组成,适宜研学、亲子游及陶瓷艺术爱好者。
【交通】
建议自驾,目的地导航直接搜索“会理绿陶文化产业园”。
【可体验项目】
参观博物馆、工作现场及现场学习制陶艺术。
【会理古城】
作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第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古城的建筑风采、历史文化、艺术魅力是非常值得我们一探究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