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说到,复水食品的性状和风味更接近于地面的普通膳食,基本能满足宇航员的口味。
复水技术的出现,让宇航员能在太空里吃上蔬菜了,但除了蔬菜,水果也是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宇航员们需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除了服用维生素药片之外,水果也是重要的补充途径之一。然而,由于水果无法长期保存,不能在太空中长期供应,宇航员们时常抱怨缺乏维生素的摄入,而且缺少维生素的不适感十分明显。
在航天的早期历史中,宇航员们想吃口水果,确实是比登天还难。那么,该如何解决水果的问题呢?
冻干水果大家现在都非常熟悉了,就是我们经常能够买到的一些零食,比如冻干草莓,吃起来松松脆脆的。因为它是通过冻干技术得到的,吃起来虽然说口感和水果不一样,但是营养成分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很方便宇航员的食用。
所以复水蔬菜、冻干水果就陆陆续续的出现在了宇航员的菜谱上。
有了复水技术和冻干技术的支持,宇航员的日子明显好过了很多,他们终于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了。
1969年阿波罗十号飞船中配备的航天食品已经相当丰富了。除了各种主食和副食外,水果蛋糕、果冻、桃干、杏干、梨干等点心水果也跟着上了天,各种各样的复水食品代替了口感单一的牙膏管和压缩食品。阿波罗号飞船的茶水间里塞满了零食,除了六块菠萝蛋糕之外,还有一袋袋的布朗尼巧克力蛋糕以及水果味果冻。
虽然航天食品越来越丰富,宇航员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可是宇航员们在太空中仍然只能吃冷食。由于食物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会在空中随意漂浮,在太空中做饭、加热食品是不可想象的。于是,让宇航员在太空中吃上口热饭,成为了科研人员需要攻克的首要难题。
从古至今,很多军队的后勤都要保证前线作战的战士能吃上一口热食,一口热食下肚,肚子也暖和,心里也暖和,人的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宇航员同样也需要提振士气,所以美国人很早就开始进行太空厨房的开发。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国人推出了第一代太空厨房,它包括一个电冰箱、冷冻机,还有一个烤箱,还有一个自加热热水系统,另外就是储存食品的空间以及废物处理系统。为了方便给食物加热,食品的包装进行了全面的改进。这个时期美国人的航天食品的包装主要有铝罐复水食品,还有复水饮料袋,蒸煮袋,这几种复水食品的包装上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进水口,这样就可以直接倒入热水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中有热水产生器,其实都是给当时的这些特殊食品所准备的,比如说复水蔬菜,加入热水,就可以出来热气腾腾的一碗热食,吃着多舒服呀。这么一来的,宇航员就可以在太空当中吃到提振士气的热食了。
其实现在回头再看一看,我们发现一开始,也许我们对于宇航员的食品提供真的走上了一条歪路,那就是太过于小心翼翼了。你看现在实际上很多国家为宇航员提供的食品跟地面上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无非就是营养更加丰富了,食品的质量更加提高了,便于他们在太空当中能够借助太空厨房来进行加热,进行热食处理。
我们国家这些年的太空成就也是举世瞩目,中国的航天员吃的又是什么呢?
现在,我国的航天食品已经有了上百种。从神舟五号开始,中国航天食品研究室就不断研制改进航天食品。在世界航天食品中,我国的航天食品极富中国特色,传统中式菜品都尽可能出现在航天食品中,相比西餐更加色香味俱全,可口宜人。仅仅是在主食方面,就有白米饭、八宝饭、糯米饭等多种选择。黑椒牛柳、鱼香肉丝等,这些平时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炒菜,在太空也能吃到,真的不愧是一个美食大国。比比国外的那些同行们,我们会很自豪、很骄傲的说,咱们航天员的食品绝对是世界上最顶尖的。
我国丰富的太空食品
除此之外,咱们的太空厨房也在不断的升级。比如说,我们里面的设备是相当的齐全,冰箱、冷餐室、各种用餐器皿、储藏柜、洗手设备、饮水器一应俱全。食谱选择、食物预定管理等等,都可以通过电脑来完成。而我们的航天员只要根据食谱来进行主食、菜肴、饮料、水果、甜点的配餐,就可以享受到一顿丰盛的太空美食了。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他们在太空当中能够更好的去完成繁重的太空任务。
热风循环示意图
九阳的热风循环技术为宇航员通过丰富食谱
热水器为宇航员提供热水
宇航员喝豆浆
太空中也能做豆浆
强制热风循环解决太空中无法利用对流加热的问题
九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做出了贡献
随着人类在太阳系空间走得越来越远,滞留时间越来越长,未来的太空旅行将会变得非常漫长,食物的需求会上升到心理水平的高度。食物会成为影响宇航员心理的重要因素。
人类下一个目标是探索火星。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前往火星需要耗时259天。即便是火箭技术不断发展以后,用推力更大的火箭进行发射,载人宇宙飞船抵达火星也得六个多月。想要走得更远,单靠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再考虑的长远一些,未来人类移居地外星球也不能总是依靠地球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自给自足,在地外请求靠植物供养供给食物,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太空中来瓶啤酒别有风味
这个大胆的设想能否实现?影片火星救援中,主人公靠耕种植物实现自给自足的一幕看似是天方夜谭,而中国的科学家们用科技将梦想照进现实。经过两年的研究,2016年绿航星计划的实施,我们所有的人可能都会认可一个说法,那就是早早晚晚有一天,人类会离开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地球,飞向茫茫的太空当中去寻找新的宜居之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从现在就开始积累每一步的技术基础,其中如何让我们在太空当中能够吃得像地球上舒服,能够喝得更加健康,是很多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的方向。也许在未来,这一切都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