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保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前段时间,有个沉重的话题被刷屏了。
一篇名为《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文章,引起了热议。
50岁的北大教授胡适,为了照顾85岁患有重度阿尔兹海默病的母亲,不惜沦为“24小时保姆”.....
过去3年来,教授每天被照护工作裹挟,作息混乱,生活被困在屎尿当中.....
“你曾以为生活是持续的,甚至可以添砖加瓦,而照护一位老人,则是必然的失败,你的付出在增加,却换来一个愈加衰老、离死亡更近的亲人。”
教授的感概也让保妹破防,但这还不是最让人绝望的。
评论区有人道出了大部分普通人的心酸。
3年来几乎足不出户的教授,尚且有条件可以尽孝,
可大部分人却还要面临拿起工作照顾不了父母,照顾父母生活又无以为继的难题,特别是独生子女。
可惜教授的案例不是个例,
截止2022年末,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2.8亿,
而在2023年之前,60岁以上的失能老人却高达4654万人,
相当于每6个老年人里,就有1个是失能老人。
现在独生一代的父母已经逐渐年迈,可见未来会有更多家庭会遇上同样的困境。
对于失能家庭来说,往往都是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钱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缺乏人手。
普通家庭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失能老人可以“老有所护”?
这就不得不提到长期护理险了,最近咱们后台也有不少朋友关注到。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什么是长期护理险?
如今发展得怎么样?
我们可以怎么利用长期护理险来解决失能老人的问题?
社保“第六险”
长期护理险,也叫长护险,就是为一些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人群,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
很多人不知道,长期护理险,除了商保外,其实也有社保的一部分,我们先聊聊社保的这部分。
社保里面的长期护理险,也被称为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生育这五项之外的第六险。
早在2016年,长期护理险就开始试点了,至今8年时间,已经覆盖了49个城市,1.8亿人。
那普通人如何参加和使用长期护理险呢?
本质上说,长期护理险被纳入医保的一部分,
基本上大部分地区只要参保了,就可以参与。
比如上海,就是单位帮我们买社保的时候,直接按照缴费基数的1%缴纳,还不需要我们额外交钱。
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电话或者app向人社局提出申请,
按照上海人社局的规定,一般要达到护理等级2-6级,且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才能享受。
届时只需要提供护理服务的机构先记账,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报销,
之后护理机构会和长护险基金直接结算,
比如上海就是最高一周上门服务7次,每次1小时,报销比例最高还能达到90%。
不过不同地区,具体参保和实施细节还是会有出入,比如有些地区就会按照护理等级直接给付津贴,一个月大概一两千左右。
想要详细了解的建议可以直接咨询当地医保局。
社保长护险的发展
那长期护理险真的好用吗?
看到这里你应该也发现了,对于一个月动辄几千上万的护理费用来说,社保长护险的补贴力度普遍还是偏低。
而且试点几年后,很多地区的长护险无论从申请条件还是报销,都越来越严格。
为啥会这样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目前我们长护险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还面临着两个重要的难题了。
一是钱的难题,也就是长护险基金的筹资机制。
而另一个就是服务供给的难题。
先说钱的难题。
我们目前绝大部分的试点地区,都建立了医保基金,单位,个人,财政等多渠道筹资机制。
比如上海、宁波等城市是通过划拨医保基金结余0.2%到20%不等的比例建立长护险基金。
成都这边是通过调整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以及财政补助的方式筹资。
山东济南这边是医保基金,财政,福彩公益金分别按照每人每年100元,5元,10元出资。
但不难看出,筹资渠道还是比较单一,而且很多试点地区的筹资都是医保基金占比偏高,非常依赖医保系统。
这种情况下,以后肯定对医保基金造成冲击,
未来想要独立筹资,难度也会非常大。
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弱化了长护险的互济性,
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的长护险制度就完善很多,而且责任主体划分相当明确。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主要依靠商业险,
还有德国的双轨运行模式,日本的全民社会保险模式,新加坡的公私合作模式。
从我们目前制度的设计来看,我个人认为可以参考德国的双轨制运行模式
他们规定低收入者强制参加社会保险,而高收入者则可以选择商业保险。
再说说服务供给的难题。
目前很多城市地区提供的护理服务,都是本土的一些服务社区,小型的日间照护机构,并没有那种专业的护理机构。
而且好多护理员也不愿意去做这种护理工作。
原因大家也知道,伺候老年人是件劳心劳力的事情,老话也说,久病床前连孝子都少,何况别人呢?
缺乏专业不说,收入和待遇跟不上,服务人员就会流失,这也是很多试点地区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
不过这一点成都倒是做的不错。
它是直接政府带头发展培育定点服务机构,去培养大批护理人才。
这样哪怕以后失能人员数量随着人口老龄化激增也不怕,因为产品已经形成了。
怕就怕什么呢,怕有钱也买不到服务!
就拿隔壁的日本来说,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地方政府是保险运营主体,无论是筹资方面还是护理服务体系都非常健全。
并且从2000年长护险开始运行至今,日本的长护险制度经历了六次改革,始终是跟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保持动态完善和改进的。
可是即便如此,日本目前也陷入到了巨大困境当中。
最严峻的就是护理人员数量不太够了。
目前日本已经有200万的护理人员,但依然存在着近50万人的缺口。
给日本政府急的,怎么办呢,很早之前开始研究护理机器人了。
不过最近好像说已经停产了,还被日本国民定义成电子垃圾。
不仅如此,日本护理机构的平均税前经营利润率也低得可怜,只有3%左右。
而相比日本的200万,我们目前的护理人员,却只有50万左右。
但我们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啊。
也就意味着,面对4000多万失能老人,咱不按照1:4,就按1:6算,也还存在500万以上的缺口!
除此之外,谁还记得我们的第二次婴儿潮是哪年?
是1963年!
这些人现在也只是刚过60而已,
这也就意味着,10年20年之后,我国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会激增。
到时候护理人员缺口和服务供给如何解决,也是个难题。
但不管怎么样,试点到现在虽然困难重重,总的来说成效还是很明显的
据国家医保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长护险已覆盖1.69亿参保人,累计支出基金624亿元,累计195万人享受待遇。
这些试点地区服务机构总数也达到了7600家,是最开始的4倍。
护理人员数量也从原来的3万多人增加到了33万人。
这就证明发展长护险制度这件事情本身是正确且必要的。
只不过,我们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套解题方案。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指望单纯靠社保长护险的补贴就能解决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是不太现实。
如果到时候不想过于被动,除了社保长护险外,也要适当的做好其他补充和准备。
商业长护险
说完了社保的护理险,再聊聊商保。
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失能老人,但我们的商业护理险的发展,却有些差强人意。
就拿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来说,
我们现有7家健康险公司,却基本没有一款是正经长期护理险。
为迎合增额终身寿市场的火爆,几乎所有护理险产品都被设计成了偏储蓄性质的类增额寿产品。
大部分发生护理责任后的赔付,都等同正常情况下的退保金,
短期内发生最多也就赔付所交保费的1.2-1.6倍,没什么杠杆。
只有少数护理险会有护理状态下能多赔的功能,比如我们以前给大家介绍过的中荷岁岁享。
参考阅读:国家的大羊毛,你薅不薅?
但毕竟不是纯保障性质的产品,所以赔的不多,杠杆有限。
而真的属于纯保障性质的,有杠杆的产品,目前市面上也不多。
一种是报销性质的一年期护理险,比如众安康护无忧。
不局限于失能,什么疾病都可以,主要管的是住院情况下的护理需求,最低129一年,就能报销最高600块钱一天的护工费,每次最长报销8天。
但报销范围仅限住院期间,报销额度也比较有限,保障上看还是差点意思。
另外一种就是津贴形式给付的,比如我们经常给大家推荐的顶梁柱必备的保险——大麦定寿旗舰版A款。
它可以附加一个失能保险责任,因为意外和特定功能损伤造成的失能,每月给补贴,最长可以给120个月。
30岁女性,按照每月给付2万,最高给付120个月(10年)的标准,保到60岁,一年都不到850块。
杠杆高,也算是真正是实实在在的解决护理问题的。
不过有点遗憾的是不能保终身,最长也只能保到70岁,只能覆盖最重要的家庭责任期间的保障。
那么问题来了,保险公司这么多,为啥就不开发纯保障类的终身护理险呢?
其实也不是保险公司不愿意出,像早几年的瑞华,平安,甚至最近的招商仁和,都出过每月给付津贴类的终身护理险产品。
但因为大家对护理险都比较陌生,基本上都是反响平平,没出多久就默默退市了。
再加上面说过的老龄化加剧,护理服务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如果现在这些保险公司选择去大力发展长护险,
万一到那个时候,我们既没有那么多护理机构也没那么多护理人员呢?
届时的护理成本会不会更高?而这部分的“通胀”损失,也是如今的保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不好预估的。
所以受限于我国护理市场的不成熟以及未来不可预估的护理成本,保司在开发和推广真正的护理险产品上,还是困难重重。
可见不仅仅在社保制度上,在商业保险上,我们同样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不管怎么样,开发真正实用的,杠杆大的长期护理险,保妹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目前这一块不但是市场空缺,也能真正的帮助普通人解决家有失能人员的经济难题。
也期待保险公司可以多设计出更实用,保障覆盖更广的产品,到时候保妹一定及时跟你们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