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生理性病害是指因栽培或生理因素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近年来,由于葡萄新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技术的参差不齐,多种生理病害在陕西关中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生理性病害已成为葡萄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
(1)葡萄水罐子病
也称转色病、水红粒。水罐子病一般在果粒着色之后表现症状。发病后有色品种明显表现出着色不正常,颜色淡;而白色品种果粒呈水泡状。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肉变软,果肉与果皮极易分离,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故有“水罐子”之称。发病后果柄与果粒处易产生离层,极易脱落。病因主要是营养不足和生理失调。一般在树势弱、摘心重、负载量过多、肥料不足和有效叶面积小时,容易发病;地下水位高或成熟期遇雨,尤其是高温后遇雨,田间湿度大时发病较为严重。
防治措施:
(1)加强土壤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和根外喷施磷、钾肥,适时适量施用氮肥,及时除草,勤松土。
(2)控制负载量,增加叶果比。
(3)多留叶片。主梢叶片是一次果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在留二次果的情况下,二次果常与一次果争夺养分,常导致水罐子病发生。因此,在发病植株的主梢上应多留叶片,并适当多留副梢叶片。一个果枝上留两个果穗时,其下部果穗水罐子病发生比率较高,此时应适当疏穗,采用一枝留一穗的办法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2)葡萄日灼病
主要发生在果穗的肩部和果穗向阳面上,果实受害后,向阳面形成水渍状烫伤的淡褐色斑,然后形成褐色干疤,微凹陷。受害处易遭受其他病菌(如炭疽病等)的侵染,是一种典型的外因引起的生理病害。日灼病的发生是由于果穗缺少荫蔽,在烈日暴晒下,果粒表面局部受高温失水,发生日灼。品种间发生日灼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粒大、皮薄的品种日灼病较重。篱架栽培时日灼病明显重于棚架。
防治措施:对易发生日灼病的品种,夏季修剪时,在果穗附近多留叶片以遮盖果穗;尽早进行果穗套袋,但要注意果袋的透气性,对透气性不良的果袋可剪去袋下方的一角,促进透气;对在生产上需疏除老叶的品种,要注意尽量保留遮蔽果穗的叶片。另外在气候干旱、日照强烈的地方,应改篱架栽培为棚架栽培,以预防葡萄日灼病的发生。
(3)葡萄缺氮症
葡萄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适量的氮素供应,以促进枝蔓生长,使树体生长旺盛、叶色浓绿。适量的氮素对开花、受精和坐果以及花芽分化都有良好的影响。但氮素过多会也会引起枝叶的徒长,营养生长过旺而不利于坐果,并延迟浆果成熟,使葡萄着色不良、品质下降,还容易导致花芽分化不良及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合理施用氮肥是保证葡萄优质丰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葡萄缺氮时首先导致新梢上部叶片变黄,新生叶片变薄变小,老叶黄绿带橙色或变成红紫色;新梢节间变短,花序纤细,花器分化不良,落花落果严重,生长结束早。氮素严重不足时,新梢下部的叶片变黄,甚至提早落叶。
防治措施:
(1)叶面喷氮。叶面喷肥肥效能发挥得快,能迅速弥补氮素的不足,常用肥料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及充分腐熟的尿液等。叶面喷布尿素常用的浓度为0.2%~0.3%。用波尔多液和尿素混合喷布,能减轻尿素对叶片的伤害作用。
(2)全年均衡施用氮肥。叶面喷施氮肥虽能较快纠正氮素营养的不足,但决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在秋施基肥的基础上,春季追施速效氮肥。有利于花芽继续分化和提高坐果率。果实成熟前要控制施用氮肥。采收后及时追施氮肥能增强后期叶片的光合作用,有利树体养分积累和花芽分化,生产上应予重视。
(4)葡萄缺铁症
铁是作物体内叶绿素合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多种氧化酶、固氮酶的组成成分。作物缺铁时常发生失绿症,影响作物的呼吸、光合作用和硝酸还原。葡萄缺铁主要表现幼叶失绿,除叶脉绿色外,叶片全面黄化。老叶仍为绿色。一般碱性、粘重、石灰性土壤或pH值较高的土壤容易出现缺铁失绿症。
防治措施:
(1)施有机肥时每666.7 m2加入1.5~2 kg硫酸亚铁。
(2)在叶片刚呈现褪绿症状时,叶面喷施1%~3%硫酸亚铁加0.15%柠檬酸,间隔10 d左右再喷1次。
(3)冬季修剪后,用25%硫酸亚铁加25%柠檬酸混合液涂刷葡萄枝蔓。
(5)葡萄缺锰症
锰元素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参与光合产物的同化及营养转化等生理过程。一般锰元素在植物体内不易运转,多存在于植物体内生理活跃的部分,缺锰时主要是幼叶先表现褪绿黄化症状,叶脉间的组织褪绿黄化(褪绿部份与绿色部份界限不清晰)。一般缺锰土壤多发生在土层薄、附近石灰岩较多、土壤pH值高、保肥供肥性差,有效养分流失严重、土质较沙性的地段。
防治措施:
(1)增施优质有机肥,每666.7 m2加入硫酸锰1~2 kg,与有机肥混合做基肥条施或穴施。
(2)葡萄开花前用0.3%硫酸锰液加0.15%石灰根外喷施,间隔7 d再喷1次。注意配制时先加入硫酸锰使其充分溶解,另用少量水使生石灰消解,充分搅拌,然后将以上两种溶液倒在一起搅匀即可喷洒。文章作者谢发锁,敬凤梅
微信公众号:农业种植技术
每日分享更多农业种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