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有格局的人,有三不说

人人都长着一张嘴,用来说话。但说什么,不说什么,却把一个人的境界分得清清楚楚。有格局的人,不是只会在那沉默寡言,而是心里

人人都长着一张嘴,用来说话。

但说什么,不说什么,却把一个人的境界分得清清楚楚。

有格局的人,不是只会在那沉默寡言,而是心里始终有杆秤。

如此,知道什么话能暖人,什么话会伤人。

最终,他们管得住舌头,守得住方圆,活出了人生的格局。

一、不说贬低他人的话

其实吧,人人都有个毛病,便是容易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好像一旦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自己就高人一等了。

其实吧,结果跟你预料的是恰恰相反的。

你踩别人的每一脚,都是在降低自己的高度。

三国时的曹操,手下有个谋士叫郭嘉,才华横溢,但身体不好。

另一个谋士陈群,就看不上郭嘉不拘小节的做派,几次三番在朝廷上打小报告,说郭嘉行为不检。

曹操后来怎么处理的?

他一面赞赏陈群执法严明,另一面却对郭嘉更加重用。

因为他看中的是郭嘉安邦定国的大才,那些生活小节,在他眼里不算什么。

后来陈群自己也想明白了,不再盯着别人的短处不放。

古人说得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里都是敞亮的,只有小人老喜欢斤斤计较。

一个人若总盯着别人缺点的人,那么自己的世界也大不到哪里去。

其实吧,一味贬低别人,并不会让你显得更高大。

反而暴露了你的狭隘和不安,不如及时戒掉。

而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人,不需要靠踩别人来证明自己。

他们像高山,沉默地站在那里,本身就是高度。

不说怨天尤人的话

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

遇到挫折,发发牢骚是人之常情。

但有格局的人懂得,抱怨就像喝海水,越喝越渴,越渴越喝。

最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同时,还会把身边的人都吓跑。

想起苏轼被贬到惠州时,那里的条件极其艰苦。

他却在给朋友的信里写:“惠州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

他说这里的荔枝非常好吃:“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把别人眼中的可怖流放地,活成了诗和远方。

他不是不苦,只是不诉苦。

《论语》里说:“不怨天,不尤人。”

真正厉害的人,遇到事不埋怨天,不责怪人。

这话听着简单,做起来真难。

抱怨的时候,你是在把自己的痛苦,转嫁给别人听。

一次两次,别人可能同情你,次数多了,谁都会躲着你。

更重要的是,抱怨会让你真的变成受害者,永远站不起来。

把抱怨的力气拿来改变,哪怕只能改变一点点。

境由心转,你的心态变了,处境才会真的开始变。

三、不说炫耀自己的话

人有点成就,难免想让人知道,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但有格局的人都明白,真本事不是靠自己说出来的,是别人能看出来的。

你自己不牛,说得再牛,别人也不会把你当一回事。

只有在你拥有了大格局,才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机遇。

明朝有个大官叫徐达,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可谓是战功赫赫。

但他自己呢,从来不夸耀自己。

每次得胜还朝,就把大将的印信上交,回家过普通日子。

后来,朱元璋要给他封王,他坚决推辞。

他说:“臣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正是这种低调,让他在朱元璋大杀其他功臣时,自己却得以善终。

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以为是的人反而看不清楚,自我表现的人反而不能显达。

总想显摆自己那点本事的人,其实往往没什么大本事。

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你有多大能耐,别人都看得见,不需要你自己喊。

越是炫耀什么,往往越是缺什么。

山不用解释自己的高度,但这并不影响自己能变得耸立云端。

你看,管住自己的嘴,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其实也挺难的,因为自己要修的是一颗心。

你看,做到不说贬低人的话,修的是一颗包容心。

不说抱怨天地又埋怨别人的话,修的是自己的进取心。

不说炫耀而得意的话,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人这张嘴啊,用好了是福,用不好便是祸,自己一定要学会管好。

就像那些有格局的人,很懂得让舌头为心灵服务,而不是让心灵被舌头牵着走。

当他们开口说话时,那说的话自有分量,而当他们选择沉默时,那份静气也会显得更有力量。

这才是一个人应该真正具备的智慧,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把话留在心里。

因为人生这场修行吧,说到底就是从管住自己的嘴巴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