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匈奴是谁?以维吾尔族族源为例
我们的教科书对匈奴的双重定义很容易使人们将一些概念混淆。首先,这种定义给出的答案是匈奴从来就不是一个民族,而是汉代甚至之前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统称;其次是将匈奴作为一个政权,即后来所说的与汉朝作对的冒顿单于建立起的匈奴政权。这种概括式的说法或者统领式的命名很容易让人将政权(国家)与民族的概念混为一体,产生的误导,即在过去的草原上只有一个叫匈奴的民族,而不是很多个民族。
今天,一些人甚至学者将匈奴称作是北方少数民族最早的祖先,如果单从当时留下的史料很少便于归类而言,这么做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从研究民族的角度来说,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里,我们举几个例子,便可看出一二。
一是,作为政权的匈奴实际上是部落联盟,在汉代或者汉代之前并没有从真正统一中国北方草原和西域,即在汉武帝时,人们仍然可以看到西域有很多政权存在,小的不多讲,单说乌孙这个政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被匈奴统治过,汉朝为了联合他们断匈奴之右臂,先后将细君解忧两位公主嫁给了乌孙王,在西汉昭帝末年,乌孙受到匈奴和车师的联军攻击,解忧公主上书求西汉朝廷出兵救乌孙,汉朝与乌孙共同出击匈奴取得胜利。自此以后,匈奴由盛转衰,逐渐退出西域。
二是,匈奴灭东胡应该是发生在冒顿单于时期,但谁也没有说那是匈奴自己打自己,而东胡在冒顿之前一定要比匈奴强大,他们向匈奴索要钱、马、女人、土地就是证明。此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将长城修到了今天的河套地区,首先与赵国展开较量的是林胡、楼烦,他们虽然臣服于匈奴,但他们的族属基本与匈奴没有什么关系。
林胡,今天一般指其为东胡林胡部落,而东胡则是先秦时代生存在我国的东北和河北地区的一个民族,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鲜卑、契丹、蒙古等。楼烦,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北狄的一支,约在春秋之际建国,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省西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
战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统称“胡”,其中主要为“林胡”和“楼烦”。林胡,又称林人、儋林,为林中胡人之简称,生活于森林中。“林胡”活动地区正是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包括今伊金霍洛旗、东胜区和准格尔旗及东越黄河到晋北山地森林区。据载,“远在秃尾河的源头(今伊金霍洛旗红碱淖一带)森林区相当多”。
先秦时,这两族与鬼方等族同时出现于商周以北。《伊尹朝献商书》载:楼烦居商“正北”。《逸周书》也称:楼烦向周贡“星拖(玉饰旌旗)”。《史记》载:春秋,“晋北(今山西北边)有林胡、楼烦”。
战国之际,七强争雄,燕赵为扩充割据地盘,经常以武力兼并四邻。对此,林胡与楼烦表现得比较“柔弱”。在赵燕的压力下,林胡和楼烦一迁再迁,先从晋北向东迁至燕北(河北北部)。后来,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又把他们赶到赵西。接着,武灵王“兵威”林胡,驱之至伊盟(今鄂尔多斯市)境内和阴山以北;“礼服”楼烦,征集了他们的军队。这样,把林、楼两国上千里的土地并入自己版图,设置云中、雁门,代三郡治之。而且筑了从今河北宣化沿阴山山脉西行,直达今河套五原以北狼山缺口止的长城,以之来达到巩固土地、防御北胡,再图强秦之目的。
尽管如此,林、楼两族并未被消灭。五十多年后,孝成王时,林胡又随初露头角的匈奴率众而来,不意被赵将李牧以“奇阵”击溃,从此林胡名字失于史册。但至秦始皇年间,“云中”一带的胡人始终没有绝迹,大约这个支派汇合到匈奴中去了。而此时,楼烦依然活动在鄂尔多斯地区。战国末期,匈奴兴起,鄂尔多斯划入匈奴版图,楼烦又从属于匈奴。秦灭六国,秦将蒙恬收复“河南地”,楼烦又归在秦的统治下。西汉武帝年间,汉将卫青“击败……楼烦后,收复秦时河南地。”从此楼烦不复为国。以后,楼烦人散居塞内,或并入匈奴,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楼烦原为部族名称,后演化为地域名称和国家名称为:楼烦国。他们主要以畜牧为生,善骑射,剽悍勇猛。当时楼烦的疆域相当于今天北起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南到山西省的朔州市。后来逐步强盛,成为与秦、晋、燕等中原国家相对抗的势力。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楼烦国乘虚南下,势力发展到现在的太原市西北娄烦县一带。
“周王绘图有楼烦国”。楼烦原是一个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地域概念,成为历史上郡、县、乡的名称。西周至春秋时的楼烦国相当于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带,后扩展壮大,其范围大致包括北至现在的内蒙清水河一带,西达阴山之南,南到山西灵石,东迄河北平乐县,东南边缘太原市区。战国时期,楼烦国为赵武灵王所破,归属赵国,楼烦这个地名就在这一带以郡、州、县、镇一直延续至今。
周显王四十三年(前326年),赵国肃侯去世,他的儿子即位,用重金贿赂楼烦国(山西省娄烦县。由居住在北方的东胡、楼烦和林胡三个部落组成),让楼烦国去偷袭燕国与赵国有世仇的中山国(河北唐县西北粟山。中山国虽然不算强国,但在七国争雄中复兴。由于其领土切入赵国的版图,经常受齐国的指使从背后袭击赵国的首都邯郸,对赵国的威胁比外部的强敌更大)。
这时,燕国在秦、魏、楚、齐中是比较弱的国家,燕易王在楼烦军的进攻下,十分担心赵国与楼烦国夹击,也无心参与进攻赵国。加上中山国在楼烦军队的攻击下,也无暇对赵国趁火打劫。如此一来,燕、楚两国主动退出,让魏、秦、齐三国想图谋赵国有了难度,因此就放弃了。
《樊郦滕灌传》:“击破松石、王武军于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卒斩龙且,生得楼烦将十人”;“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所得卒斩楼烦将二人”;“功布别将于相,破之,斩亚将楼烦将三人”等等。这一时期的楼烦部族受到北部匈奴和南部秦汉的夹击,被迫处于“河南地”,即今内蒙古河套以南、长城以北地区,仍以畜牧、骑射为生。
楼烦国约在春秋之际建国,到战国时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楼烦国以其兵将强悍,善于骑射,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对相邻的赵国构成极大威胁。
于是,赵武灵王萌生了向楼烦等部落学习,推行“胡服骑射”的构想。到前127年,汉将卫青“略河南地”,赶走楼烦王,在此置朔方郡。从此,楼烦国和楼烦人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中。
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楼烦国不是戎狄之国,而是周天子所封诸侯,为子爵。到战国时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楼烦国以其兵将强悍,善于骑射,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对相邻的赵国构成极大威胁。于是,赵武灵王萌生了向楼烦等部落学习,推行“胡服骑射”的构想。前127年,汉将卫青“略河南地”,赶走楼烦王,在此置朔方郡。从此楼烦人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中。
三是,比匈奴更强大的月氏。在这一点上,似乎没有什么怀疑的,即匈奴的冒顿单于曾被送往月氏作为人质,《史记》中也是有记载的。这个民族因为肤色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谜团,权威的说法是他们之所以有白种的血统是因为他们在定居河西走廊之前是从遥远的西方迁徙而来,这点基本上依据的是传说,至少我个人是不信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月氏人曾经控制比丝绸之路更早的玉石之路,并最先与商周和秦发生关系。对此,先秦的的一些文献也有涉及,《逸周书·王会解》中提到过“禺支”,《穆天子传》卷中提到过“禺知”。《管子·国蓄篇》称“玉起于禺氏”;《管子·轻重甲篇》则有“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然后八千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然后八千里之昆仑之虚可得而朝也”。学者们认为,这些名称都是后来大月氏的不同译名。
月氏在甘肃河西生活了近1000年,有一部人迫于匈奴的压力西迁并建立贵霜王朝,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
这些都说明无论是作为“行政单位”或者“民族统称”的匈奴都不应该完全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最早的祖先,而族源问题也不是谁能统就统了的,没必要在想把问题简单化的同时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者误解。
维吾尔族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也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重要的民族之一。关于维吾尔族的族源,学界认为维吾尔族大多来自回纥(回鹘)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具体也存在一些争议。一类说法是,其族源,可以追溯到前3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丁灵、丁令)。但也有人认为,维吾尔族的先世与匈奴有血缘关系。
谁的说法正确或更接近于真相?与匈奴有血缘关系的说法来自《新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二·回鹘上》:回纥,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其部落曰袁纥、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 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碛北。
很显然地,《新唐书》认为回纥来自匈奴是没有问题的,把他们叫“铁勒”是讹传,是错误的。今天,学界给铁勒的解释是:古代中国北方民族,是突厥人已知的最早祖先。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其分布东至大兴安岭西到额尔齐斯河上游一带。546年突厥统一铁勒诸部,建立突厥汗国。而后来突厥汗国携带大量大漠的游牧部落越过阿尔泰山西征中亚、东欧,于是铁勒人分布达到东欧。
这就很有意思了,从《新唐书》的文字叙述来看,高车应该和铁勒是完全不同的部落,今天的史学界却给了他们这样的定义:我国商周至隋唐历史上的鬼方、丁零、高车和铁勒,为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称谓(段连勤著《丁零、高车与铁勒》,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丁零、高车与铁勒》称,学术界一般都认为,丁零、高车、铁勒是今日维吾尔民族先民,丁零、高车、铁勒的历史是今日维吾尔民族远古史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根据史籍、考古材料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证明鬼方是丁零族源。集鬼方、丁零、高车、铁勒历史于一书,阐明其源流和历史,以显现维吾尔民族远古史全貌,这不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很明显,这是否定了《新唐书》的说法。
然而,需要要强调的是,《新唐书》距现在已有1000多年了,站在那个时段上,它说出来的话可能要比今人的说法有权威和可性度高得多,作为匈奴部落的高车,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确实与突厥部落的“亲情关系”是不大的,甚至是敌对的。高车给匈奴人造车,匈奴人把他们造的车子装在帐篷上便于迁徙和逃跑。
至于高车与匈奴具体是什么关系,人们虽然没法儿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史记·匈奴列传》的开篇就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夏朝王族)之苗裔也,曰淳维。”这一下子把夏、匈奴以及维吾尔族的祖先高车拉近了不少。《史记》距我们现在已有2000多年了,同样,它说出来的话可能要比我们今人的说法有权威和可性度高得多。
铁勒人与高车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首先说高车部落与突厥部落的敌对关系,同时说明铁勒与高车是怎么走到一起的。546年,突厥在其首领土门的领导下,西并天山北的铁勒部落,6年后,向东灭掉漠北柔然,自称伊利可汗,成立突厥汗国。根据汉文史料记载,铁勒15个部落中也有一些是匈奴的后裔,而这时的高车部落在一些史料记载中“接近”于铁勒了,但他们实际上与铁勒部落是的一定区别的。高车被称为袁纥,游牧于伊犁河、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与铁勒一起处于突厥汗国奴役之下,备受压迫之苦。
605年,是隋大业元年,突厥泥撅处罗可汗继位,率部驻牧乌孙故地(今伊犁河流域)。史书中说,他因抚御失道,苛敛属部,铁勒诸部群起反抗。即:铁勒与高车各部的首领按照惯例前来朝贡,但没等他们进入汗帐,就被处罗可汗的士兵抢走了财物,数百名铁勒与高车酋长被全部活埋。从此,铁勒与高车各部迅速选出了新的酋长(俟斤),秘密聚会共商反抗大计,部落联盟随即诞生,它的总称就是回纥。
高车人与突厥敌对关系在这里真正开始,而铁勒也真正的高车走到了一起。《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完成,距这个时候大约只有400年,其中称“高车部讹为铁勒”“高车部的祖先是匈奴”在时间上要比现在有权威。
另外,在北齐人魏收所著的纪传体断代史《魏书》中称,高车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据其卷103记载,5世纪以后,就有大量的铁勒和高车人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北和以南地区。这也佐证了《新唐书》的说法——高车与铁勒有区别。
《魏书》中称,高车为“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在这里,仅仅看到的是丁零、高车,而不见铁勒。另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始均也是拓跋鲜卑的祖先,《山海经》告诉人们,轩辕氏有一支从始均开始转化为北狄了(这么说是因为,生北狄或有生于北狄之意)。赤狄是狄人的一支,有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如此一说,来源与高车便和轩辕氏有了一定的关系,而轩辕氏据说是发明了车的,这与会造车的高车似又有了某种暗合。与此同时,高车与“夏后氏之苗裔也”的匈奴的关系又进了一步。
问题就是在这儿来的,就是说不管比例的多少,高车与铁勒的联合形成了回纥,而今天说“铁勒是突厥人已知的最早祖先”,恐怕在突厥人对融入回纥的铁勒人的压迫里,多少有了些同族相残的意思。事实上,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向来都有些“揉杂”在一起的意味,而铁勒人也并不见得是突厥人。
历史上,真实的突厥人并不像现在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泛,而是阿史那氏为首的突厥统治集团的那一小撮人,按《周书》的说法,他们同样是匈奴的后裔。这一小撮人唐以后就被融入了中国其他民族,消失在了史籍中。所谓的现代突厥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多个突厥语族的民族的总称。这与古代突厥民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与今天的维吾尔族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