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人,一定要有胡说八道的能力

别误会,此处所谓的胡说八道并非贬义词。 你是不是也这样,当同事凑过来,神秘兮兮地问“哎,听说你要升职了?”时,你心里
别误会,此处所谓的胡说八道并非贬义词。 你是不是也这样,当同事凑过来,神秘兮兮地问“哎,听说你要升职了?”时,你心里一慌,只会傻乎乎地摆手:“没有没有,真的没有!” 或者,当老板在周五下午拍拍你,来一句“这个方案,周末能稍微想一下吗?”时,你心里万马奔腾,嘴上却条件反射般吐出两个字:“好的。” 然后,回家就恨不得抽自己两下? 如果你也总吃这种“太实诚”的亏,那么今天咱们聊的“胡说八道”,就是你最该补上的一课。 01 什么才是胡说八道 先搞清楚,我们说的“胡说八道”,跟坑人的谎言是两码事。 谎言是恶意的,目的是损人利己;而“胡说八道”是防御性的,目的是保护自己、润滑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它核心就三点: 不较真:说的话不用100%真实,目的不是为了陈述事实,而是为了“把天儿聊下去”且“不坑自己”。 有弹性:就像打太极,不硬碰硬。别人扔过来一个你不想接的球,你不是傻站着被砸中,而是轻轻一拨,把它卸到一边。 护己不伤人:它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你自己的隐私、时间和好心情,而不是去攻击别人。 举个例子,高下立判: 当同事打探你的薪资时,谎言是故意报低一个数,企图误导对方、制造不公。“胡说八道”是叹口气,苦笑着说:“唉,别说钱了,说出来那点数字都对不起我掉的这些头发。”看出区别了吗? “胡说八道”是在敏感话题上铺了一层幽默和轻松的缓冲垫,安全、体面地把话头给挡开或者化解掉。它的核心不是“骗”,而是“护”——保护你的隐私、你的情绪、你的宝贵时间。 02 为什么要胡说八道 很简单,因为职场就不是一个追求百分百纯真的地方。你太实诚,就容易变成软柿子。明摆着告诉别人:“快来欺负我,我最好拿捏”所以,人得有点胡说八道的能力。 1、保护自己的隐私 你工资多少、和领导啥关系、家里啥情况、下一步打算跳不跳槽……这些信息是你的底牌。打牌哪有先亮底牌的?你全说了,就等于把自己放在明面上,让别人看了个透。 说句实在的,你的心事,在关心你的人那是故事,在其他人那儿,可能就是个八卦。用“胡说八道”轻轻挡掉,是成本最低的自我保护。 2、打发无效社交 有些场合,不根本不需要走心,走个过场就行。比如有人邀请参加无意义的饭局:“今晚喝酒,一定要来啊!”你可以回:“医生说我再喝酒就能直接评上烈士了,你们不想失去我吧?” 既拒绝了邀请,又不伤和气。比起直白的“我没空”,这样的胡说八道高明得多。省时间,省力气,还不得罪人。 3、让气氛不那么尴尬 一个什么时候都一板一眼、开不起玩笑的人,难免让人觉得有距离感。而一个能偶尔用“胡说八道”幽默化解尴尬的人,会显得松弛、有趣、好相处。 03 如何学会胡说八道的本事 看到这,可能会有人问,那到底该怎么练?是不是就得学着油嘴滑舌,满嘴跑火车? 错,还真不是这样。 我之前提到过,胡说八道就像是打太极,它的核心就是:不较真,有弹性,护己不伤人。分享几个实用技巧: 1、不正面接话,但也不躲闪 当别人抛来一个你不想回答的尖锐问题时,不要硬碰硬,也不要显得心虚。轻轻地把问题“推”走。 比如同事打听:“你这个项目奖金不少吧?”你可以说:“快别说了,正肉疼呢!刚算了一下,也就够请你们大伙儿喝杯奶茶的,这下要破产了。” 巧妙转换话题,还显得你大方,谁还好意思追问具体数字? 2、夸张到离谱,幽默化解 用特别夸张的说法,让对方明白你不想认真聊这个,只是在开玩笑。 比如:有人问“你这个任务做了好久啊。”你可以回:“可不是嘛!我都快住公司了,求老板给我支个床吧!” 用玩笑表达辛苦,对方一听就懂,一笑而过,自然不会深究。 3、反向捧杀,把问题丢回去 这是对付那种“关心你私事”的人的神技。把问题的压力巧妙地反弹到提问者身上,让他自己体会一下被问的滋味。 比如:亲戚问:“都快30了,怎么还不找对象?” 你可以说:“唉,我这不是以您为榜样嘛!先干事业!等我混到您这程度,啥样的找不着啊?您给传授点经验呗!” 完美,对方反而被你问住了。 4、用轻松的语气讲模糊的话 这是最常用的一招。使用“可能吧”、“差不多”、“再说呗”等词语,配上一脸轻松的笑容。 比如:“你觉得新来的领导怎么样?” 这时你要是直接评价,无论好坏,传出去都是祸。你可以这样说:“哦,感觉挺有想法的,挺专业的。具体的还得再多接触接触看看。” 说了等于没说,但态度无比正确,挑不出一点毛病。 ✎写在最后 聊了这么多,最后想说句实在的:学会“胡说八道”,不是为了变得虚伪,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守护我们内心那份珍贵的“真实”。 把宝贵的真诚,留给真正懂你、爱你、值得托付的家人和挚友。而在需要一点润滑和防御的场合,不妨轻松一点,学会“胡说八道”。 你会发现,当你掌握了这门艺术,上班,可能都没那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