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471天
在这本书的封面,贴着一张黑色的小纸条,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以全球视角鉴赏自然之美!
“以全球视角”是什么意思呢?自然之美乃是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的美,它是超越文化与种族的差异的,尽管不同的人群所偏爱的自然各有不同,但是这种不同,与我们欣赏艺术的那种不同,却显得“相通”得多。也就是说,无论是美国人在珠峰大本营,观看到喜马拉雅山的巍峨伟大,还是我们中国人站到美国大峡谷的观景台上,俯瞰那急速流淌的克罗拉多河,都会由衷地发出感叹:大自然真美!
这就要说到,到底什么是“自然之美”?人们为何能欣赏到“美之自然”?“自然之美”具有地域性吗?“美之自然”拥有全球性吗?这也就是本书与你一起,所要解决的待解难题……
《自然之美》这本书的开头,我是这样开篇的:朋友,你登过黄山吗?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朋友,你到过桂林吗?俗话说得好,“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其实,中国的山水组合,真的在这个地球上都是独树一帜的。为什么?你想想,世界最高峰在哪里?有哪个国家有着中国这般的从青藏高原到吐鲁番盆地那样的落差呢?珠穆朗玛峰根据2020年最新的测量结果,海拔高达8848.86米。吐鲁番盆地最低的地方呢?居然只有-154.31米,也是整个中国的最低点,与世界最高峰相差了9000多米。
你看,我们头往上看往下看,将近万米,这是垂直的距离,再来看水平面积,我们过去总是说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千米,这是陆地总面积,还不算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
就是这巨大的海拔落差,这广袤的海陆面积,使得我们伟大的祖国,包括了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形态。中国地理就好似一个三层阶梯的地理架构。在这三层阶梯之上,中国的自然之美,真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美,说这一点绝不是妄自尊大。走过了世界的千山万水,我个人就是觉得中国的山水乃是“最美的山水”。
1.中国最美的自然在哪里?
很多朋友都喜欢问一个问题,中国最美的地方,在哪里?我们到过很多地方旅游,旅游地的当地人,往往对自己的家乡的美,感到无比自豪,你会看到他们夸耀自己的家乡美时,那脸上得意的表情。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进行一个全民投票,如今14亿的中国人,一人投出一票,看看到底哪里最美?我想,答案一定是很多元的,正如美的标准,也是多元的一样。
但是,还真有人做了这件事,试图在中国的大自然中进行一场选美—— 选举的名字居然就叫“选美中国”。这个选美,可不是选模特美女,而是选中国的天地自然。
就在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了一次“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活动。这事的详情是这样的,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55周年社庆之际,它发起了一次全国“选美中国”的评选活动。这次活动号称由全国5家专业学会来参与,包括中国地理学会。由此参与的评委大部分都是科学家,据我所知,只有两位非科学界人士:一位是时任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另一位则是我在中国社科院的老同事。
结果,随着“专家学会组”所公布的获奖名单的新鲜出炉,一个个“出乎意料”的选定结果呈现在中国大众的眼前。许多民众心目当中的传统“名山大川”纷纷名落孙山,而更多的人并不熟悉的景观却被选了上来,很多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我呢,当时就写了文章对这次评选结果提出疑问。
为何要质疑这场“选美中国”呢?你看,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的评选结果就是:1.南迦巴瓦山(在西藏)、2.贡嘎山(在四川)、3.珠穆朗玛峰(在西藏)、4.梅里雪山(在云南)、5.黄山(在安徽)、6.稻城三神山(在四川)、7.乔戈里峰(在新疆)、8.冈仁波齐峰(在西藏)、9.泰山(在山东)、10.峨眉山(在四川),这个结果,你赞同吗?
在所谓的“十大名山”的新选结果里面,除了黄山、泰山、峨眉山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雪山,排名首位的居然是南迦巴瓦山,更是不为人所熟知,如果我问你:中国最美的山是什么山?你的回答会是南迦巴瓦山吗?这座雪山是西藏林芝最高的山,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海拔达到7782米,它不仅被誉为“云中的天堂”,也被视为是“探险者的天堂”,然而探险过此山的游客有多少呢?
我们看,这场活动对“山”的“选美总标准”主要有5方面,这5方面按照比例而分别占有不同的比重,它们分别是:
⑴“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占30分)⑵ 从地貌形态上要具备该种地貌的典型特征,科学价值较高(占20分)⑶ 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垂直分布的自然带数量和特征突出(占20分)⑷ 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占20分)⑸ 没有被人类过度开发(占10分)
其实,只有第一点“独特的观赏价值”是与美学直接相关的,第四点“较高人文价值”也有一定关联,但是其他三点就值得怀疑了。第二点所谓地貌,具有典型的地貌特征,看似与审美相关,譬如桂林山水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但是却被强调了要突出其“较高的科学价值”。第三点要求山不要低于1000米,确实山越高越有美的丰富性,但是这场选美活动的立足点却在于“自然带”那种垂直分布的数量多少和特征多少。最后一点则更为明确了,所谓“没有被人类过度开发”,一下子就把中原地区过去那些人们常去常游的名山大川,驱逐出了名单。
不仅如此,这个评审组又为15种“中国最美地方的类型”制定了所谓的“新标准”,刚才所举的只是山的例子。还有另外14个最美地方的类型中,它们又被称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最美的十大峡谷、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这个评选结果我当然持保留意见了。
为什么?我们不禁要质疑,这种对“中国的”“最美”的地方的选举,所遵循的:究竟是“审美标准”,还是“科学标准”?究竟是“人文标准”,还是“自然标准”?究竟是“大众标准”,还是“专家标准”?究竟是“本土标准”,还是“西化标准”?
现在看来,十多年前的这个活动,是用科学标准压倒了审美标准,用自然标准倾轧了人文标准,用专家标准取替了大众标准,更重要的是,用西方标准战胜了本土标准。我想要强调本次选举的初衷,是要选出“中国的”最美的地方。既然是中国的美景,就要有“本土化”的眼光和气度。因为,我们要选出的,是由中国人的“审美之眼”所见的美景,而不是通过被“西化”的审美风格所改变的眼光所观照的。
2.欧美人与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这个中国最美选举却折射出中西自然审美观的差异所在。
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不同,西方的审美观,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科学化”的审美观。中国文化往往“以自然为自然”,注重自然的“自然而然”的本性,而西方的审美文化则注重对于自然的改造。我们知道,关于自然的科学,只有一种属于全人类的,因为科学本身有全球标准的。但是,关于自然的审美,却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喜好,他们喜爱自然的路数并不是相同的,这意味着,“自然美”并不仅仅出于直面自然的生理感受,同时也有文化要素作用其中。
说个有趣但是真实的例证,也是快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在国内举办了一次国际美学会议,我邀请来了国际的著名自然美学专家们参与其中。会后组织各位外国学者到长白山去旅游,我们一起去观看了天池。真是天公作美,去的那天万里无云,我们得以窥见天池的全貌,很多时候长白山天池都是云雾缭绕的,看不到它美丽的全貌。
看完天池,大家都觉得这个火山口非常漂亮,他们也赞不绝口,你看,对于火山之美,老外与我们中国人都是一致赞美的。但是,当我们下山途中,穿过大戏台河风景区,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在游览森林过程中,我与外国美学家之间就发生了一场美学论争,非常有趣。
其中,当代著名的“自然美学”家艾伦·卡尔松,他家住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那里也是四面环山,云杉、松树、白桦树密布,所以他走这种原始森林习以为常。我就跟他解释说,我们走的这片森林具有原始生态特色,以“幽、古、奇”著称,当然这是中国人的眼光,那你怎么看?他尽管是一位美学大家,但却有着科学家的兴趣:那些树身长满青苔的红松最常见,但是他对少见的那种中国东北的水曲柳等珍贵树种却更感兴趣。一路上他经常给我提及的是那个植物的特质,那个植物的种属,还说科学知识才是审美的基础。
当然,这种自然审美的知识来源有很多种,既有自然史累积的,也有民俗传统提供的自然知识,这其实是一种欧美中心主义的自然审美方式。如果你去看加拿大的很多景区介绍,基本上都是自然知识的呈现。这就意味着,对于西方美学家来说,对自然的审美一定要借助于自然知识,尽管自然情感本身对于促进自然审美而言也很重要。确实,我们共同行走的原始森林,植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进入其中就好似进入到一座植物博物馆一般,科学知识当然有用了。
但是,随着我们步行的逐步深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自然景观,被冠以了中国人的名字——杨家八兄弟树、神女七妹瀑、护参神树、松树的母亲、百年松桦恋,等等。每个名字几乎都与活生生的人相关联了起来,而且与民间传说息息相关。我就看着说明的牌子,用英文给这些美学家讲了“护参神树”的传说故事:说的是一位被称为“参王菩萨”的老人经常救济穷人,却被县城官员要求去挖七七四十九棵大山参以进献给皇帝,一根没挖到就被烧死,可是却发现他自己偷食毒果坐着就死了。后来,他坐着的石头上长出一棵松树,这就是“护参神树”。
这里面又有了“谐音梗”:“护参”同音“护身”。第一个“护参”之参是保护自然之灵的人参,第二个“护身”之身则是保护人的身体,来拜拜,神树会保佑你。我跟加拿大教授卡尔松和美国教授阿诺德·柏林特说,这是中国人比较传统的自然审美方式,在中国很多景区,都有各种各样的“冠名”,也有各种各样被“编造”出来的故事,当然这里的编造是带引号的。柏林特曾经登临过五岳之首的泰山,当他从山脚的太庙一直登到最高的玉皇顶时,看到一路上都是对他而言莫名其妙的“书法题词”的时候,他甚至曾感叹说:中国没有纯粹的自然了,但这次走原始森林,他的意见却改观了。
我们还是以被选的十大名山为例,按照主办方的解释,庐山、黄山、峨眉山在中国古代为何没有进入五岳,正是因为泰山、恒山等地靠近华夏祖先最早定居地,更容易进入主流文化的视野。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西部群山越来越多地成为新的名山,这是必然的趋势,这些名山大多居于高原并多为雪山。
中国的地理结构,确实呈现出“梯田的格局”,东部是中国古人的聚集区,而西部则是人烟稀少,东部是平原为主,西部逐渐升高直到青藏高原,直至喜马拉雅山脉。但是文化传统则是东部主导的,自然审美观也基本是以东部人的审美观为主流的,现在则开始将视角逐渐望向了西部,从而形成了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
所以,面对自然,我们仍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本土化的原则”,另一个则是“审美化的标准”,由此才能最终确定“中国美景”的欣赏之道。
3.欣赏自然有哪三种方法?
最后回到人类相通的地方,首先要肯定的是,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被“自然之美”震撼的时候,尤其是爱旅游的人,大概一定也是爱自然的人吧。在那些人们趋之若鹜的中国自然美景当中,有没有在你家乡之内或者家乡附近的呢?这些自然景观你去过几个地方呢?不知你想过没有:我们去欣赏自然,到底有哪几种方式呢?回答是有三种!
欣赏自然,第一种范式就是“对象范式”,就是把自然当对艺术对象,把自然当成艺术来看。比如将自然看做一座“雕塑”,欣赏这座“雕塑”的感官属性和表现形式等,“自然之美”是以“形式之美”作为标准的。
面对自然的观照,其实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接受意义上的“剪裁”。欣赏自然,也就是在“剪裁”自然。这放在中国文化里会更好理解,比如,黄山著名的“十八罗汉朝天海”自然景观,人们更多地将它视为“巧夺天工”的雕塑品,更多考虑的是该自然物的线条、体积、色彩等形式要素,同时将人的情感和思绪移入或投注到其中,从而才能领悟到这片自然的“神韵”所在。这就是说,自然不是艺术品,但是欣赏自然的你,却把它当作了艺术,并按照艺术的形式标准来看待自然。
第二种范式,叫作“风景范式”。这种范式将自然直接当作“风景画”来加以看待。这个范式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在我们观赏自然景观的时候,最经常使用的一个赞美的词就是“如画”。
什么是“如画”呢?如画的,不是画本身,而是“风景如画”,自然才能如画。我们经常听到,欣赏到自然之美的人赞美说——“这好像是风景呀!”“这太像一幅画了!”其实,这种观照的范式,就好似拿一个事前定好的“画框”置于眼睛与自然之间,将画框里面被吸纳进来的部分看作是一种“风景”。所以,当许多欣赏者在观照三维自然的时候,头脑里常常闪现出的却是二维的风景画面,无论东西方都是如此。西方人看的是风景画,风景画成了他们观照自然的“前提”;中国人观看的则是山水画,山水画成了他们醉心自然的“前提”。没有了这个前提,那么就不会有“如画般”的美感。
我们再看一个重要区别——风景与风景“画”,它们的区别就在于:风景画要求保持“审美距离”,人与被再现自然之间总是隔着一层画布,而真正置身于风景中则不然,自然本身的色、香、味可谓俱足,在其中全方位的真实感受同站在美术馆里的感受能相同吗?当然不同了!
第三种范式叫作“环境范式”。因为总有那样一种自然美,你欣赏到它,既不是因为自然的外形,也不是因为风景如画一般,自然美就美在自身,根本说不出理由——它就是美在那里。
这第三种自然美,乃是自然本身的力量,它本身就足以打动你的美。在我的经历当中只有两次有了面对自然的一种“高峰体验”。一次是朝霞万丈当中日出的黄山始信峰,当时我就好像失去了知觉从而沉浸在美景当中,此时才开始相信人间真有如此美景。另一次则是在张家界,一个人孤独地行至人迹罕至的山巅,内心潜伏着恐惧,突然一朵祥云慢慢地、慢慢地从我身边飘过,当时我感觉就已经“化”入了风景之中:我与自然亲密无间了。
最后,我们再比较这三种范式:第一种范式叫“对象范式”只将自然当成艺术,第二种范式叫“风景范式”。虽然把风景当作图画,但毕竟还是看作为风景画。第三种范式叫“环境范式”,它关注到了“自然力量”本身的作用,乃是把“自然”当作自然本身。
明白了吧,我们人类看待自然,起码有这三种方式,请你就按照这三种方式去欣赏自然吧!
4.面对自然,农业文明教给了我们什么?
中国面对自然的传统方式,强调的是自然天地按照“自然而然”的规律来完成的,但是一种深度的“人文意识”仍浸渍其中。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人与天地参”当中的“参”,绝不是破坏,而是协同,人与天、人与地、天与地之间的协同。
如今,每逢周末、假期,兴致好的人会到野外踏青、郊游,寻访“自然的气息”;发起于欧美的生态主义运动,也在不断揭示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试图恢复自然的宁静,似乎“自然”已经可怜兮兮,等待着人类的悲悯。然而,如果跳出“人定胜天”的偏狭观念,人至今不也身处自然之中、仰仗着自然的滋养吗?
高楼林立、机车轰鸣的都市再繁华、热闹,一旦狂风骤雨、地震洪水袭来,不也一样黯淡无光、死气沉沉吗?如今的“自然”,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所谓“天人合一”的格局,转变成了人类与大自然相互融合的复合体。正因没有这种认识,今天叫嚷“回归自然”的人,往往凌驾于自然之上;回归自然的行为,也无非是逛公园、看风景、种花养草、游山玩水,兴致来了,高蹈而去,兴尽之后,又把“自然”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在传统时代,在“人为”的力量尚未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尚不构成对立的紧张关系之时,“自然”不是科学实验的对象、不是人类榨取原料的产地,不是所谓“有识之士”振臂高呼要“拯救”和“保护”的弱者,而是指万物的“本原”:自然也包括人在内,人也是万物之一种,那么,天地的所谓自然生态为何还要去维护呢?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农业文明当中,重新开出一种返本开新的生态智慧,而无须如西方社会那般要以生态为本,从而彻底抛弃人类的地位。的确,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使环境污染和地球破坏,这要警惕加以避免,但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则是另一种乌托邦,也走不通。真正的可行之路,恰恰是中国农业文明给出的,那就是走一条人与自然的均衡发展之路。
有个被称为“环境伦理学学科之父”的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在美国和中国开会的时候两次跟我说,去看看他的家乡科罗拉多州的荒野之美,到黄石公园可以如此亲近那些麋鹿、野牛、大角羊乃至棕熊之类的大型哺乳动物,没有经过人类触碰过的原始生态多美!
当时,我对罗尔斯顿有个面对面的回应,1998年黄石公园遇到了一场烧掉了3213平方公里植被的大火,如今的大多植被是后生的。更何况,原始北美大陆原生的大型哺乳动物只有羊驼一种,其余的都是从欧亚大陆迁徙来的。所以美国人所幻想的那种美丽荒野,其实并不原始,早就有人化的痕迹在其中了,反倒是农业文明那种既垦荒自然又保护自然的方式,也许对未来的地球才是更为适宜的发展之途。
再来个大回眸,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曲线前行的,并不是人盘剥地球呈现出由低向高的直线发展。150年前的工业革命,乃是这个曲线突然变直的时期,因为越来越大规模地使用化石燃料后,二氧化碳的急剧增多,才导致了新一轮的地球变暖,我们正处于这个地球历史阶段当中。
这种自然退化,当然是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恶果,但是未来能走的路,并不是人类主动或被动退出自然,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就是中国农业文明智慧所带来的启示:因为中原地区几千年来的耕作,基本上都已成了熟土,在此已经人化的自然基础上,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平衡、相生、共化,才是人类在未来地球上得以延续的大智慧也。
结语:《伊索寓言》中的审美之道
《树与斧子》的故事:一个人来到森林里,请求树给他一根木做斧子柄。树答应了他的请求,就给他一根小树枝。他用小树枝做成了斧子柄,完好地装在斧子上,接着抡起斧子砍起树来。他很快就砍倒了森林中最贵重的大树。一棵老橡树悲伤地看着同伴被砍毁,无能为力,它对身旁的柏树说:“我们是自己先葬送了自己。如果我们不给他那根小树枝,他就无法砍伐我们,也许我们能永久地站立在这里。”
这其实是个比喻,人与树之间关系的比喻,但葬送自己的也许不是树,而是人类自身。人类是否在未来会面临“人树俱毁”的境遇呢?如果地球真有环境污染致使人无法居住的那一天,如今海洋变酸就已不可逆了,人类大概只能面临此种命运了吧。
如果这种世上无树,那人类何存?这就是一种“树文明”的伦理悖论:早期人类曾依赖树木而生存,树木一直为人类各种利用,又通过光合作用为整个地球提供氧气,但是如今的人类却在毁坏森林,毁坏程度越深就越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这就是悖论所在。当然,树本身其实并无伦理,但是人化之后,人与树的关系就呈现出复杂关联,人确实可以以树为美的。
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葆有自然。自然之所以值得我们人类去护佑,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人类要依靠自然而生,还有更为深层的理由:自然本身就是美的,而这份“天地之大美”,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
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成为榜样,把时间变成孩子的资产。每周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帮助孩子拥有一个、每一本书都学习过的书房。
妈妈有焦虑,来母亲智慧文化馆!
地址:杭州南宋御街“密不可分母亲智慧文化馆”
联系人:叶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