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风雅,酷爱书画,在众多珍贵的书画作品中留下了题跋和鉴印,这些被后人称为“狗皮膏药”。
乾隆的题跋和鉴印我们已见过很多,但是很少有人见过他的临终绝笔。他的临终绝笔是下面这件作品,仅有十八个字:“六十四年元旦;万象更新,三阳启泰,和气致祥”。
这十八个字可以视为乾隆晚年的心愿。此作品写于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一,两天后,即正月初三,乾隆便驾鹤西去了。
这件作品的字迹无法称之为规整和端正,最后一个“祥”字甚至只写了一半,反映出乾隆此时已经病入膏肓。此时,让他强撑起来写字的驱动力不再纯粹来自自己对书法的爱好,而是责任和传统。
按照惯例,帝王在正月初一的丑时祭祀完毕后,到养心殿冬暖阁上题写关于新年吉祥的语言,这被称为“开笔”,这一传统流传自雍正年间。书写完毕后,帝王亲笔画押封存,一般不会再公开。乾隆一共在位六十三年,参与了六十四次的开笔,上图我们看到的是他最后一次的开笔作品,然而他留下的还远不止这一件。下面这件是他乾隆元年的开笔作品:
这时的乾隆只有二十五岁,怀揣着能够成就自己的宏图伟业的梦想,写下了三笺吉语,共计156个字,这里只显示了其中一笺。下面这笺吉语写于乾隆十四年,相对于乾隆元年,这笺吉语上的字迹明显规整,也更显沉稳内敛: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认为乾隆是一位书法“差生”,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书法上,乾隆或许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历史记载留下的乾隆书迹不少,他早年写字时,老师留下的朱批对他非常严格。比如下面这件他临写的赵孟頫的《汉番君庙碑》,直接被老师批评“用墨太浓,字未端正”:
连基本的字迹端正都做不到,实在令人尴尬。但是我们想想也知道,乾隆最终达到的书法水平不可能低,他坚持练字不是一二十年,而是六七十年,并且享受了全国顶级的书法资源。
除了宫中的法帖范本加持,他的老师梁诗正是有“清代第一行书人”之称。他的书法字迹清秀、雍容雅致,对启功先生的书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乾隆的书法水平在清代也许无法媲美其它书法大家,但如果放在现代,乾隆还是可以与一众“著名书法家”相媲美。
关于乾隆的书法,您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乾隆,享受最多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