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小穴位有大健康,身体自带8大从头养到脚的穴位

身体会偶尔出现小状况,如脖子发紧、手脚冰凉、睡眠不踏实,然而去检查却无大碍,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比想象中更善于自我调畅,它存

身体会偶尔出现小状况,如脖子发紧、手脚冰凉、睡眠不踏实,然而去检查却无大碍,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比想象中更善于自我调畅,它存在一套较为精妙的“调控机制”,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络与穴位。

今天,木子来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平日自用感觉较为有用的8个穴位,此8个穴位自头至脚皆可管及,来了解一番,或某一天用得上。

申脉穴

低下头看看脚踝外侧,踝骨正下方凹进去的那处,就是它的位置。

传统观念中常言“申脉通阳”,此穴位和让身体变得暖和相关,像我这般容易手脚凉、总觉体内存不住热的朋友,每天可用拇指在此处轻轻按压三五分钟,我自身试过,渐渐便会感觉脚底暖和起来,身体也没那么怕风了。

照海穴

它在脚的内侧,和内踝下方的凹陷对应。

照海穴归属于肾经,传统观念认为它能够滋阴降燥,若你喉咙干燥,晚上心烦难以入眠,用手指轻按此处,或会感觉舒适些,我泡脚时喜欢让热水没过这个穴位,一边轻轻按压,人也能放松下来。

内关穴

把手伸展开,从手腕的横纹往上大约三指宽之处,两根筋中间的那个部位便是。

内关仿若内心的一道安抚之门,工作压力大,心里常常发慌,用拇指掐按此处,配合深呼吸,心跳便会渐渐平稳下来,现在我经常坐车、或者紧张之时,也会习惯性地按一按。

外关穴

它在手背上,和内关隔着腕关节相对。

外关穴主要用于调畅身体的气,当出现耳鸣或听力发闷的情况时,轻轻敲一敲或揉一揉此处,或会感觉舒服些。我的家人试过,也表示耳朵没那么堵了,当然要是一直感觉不适,还是得赶快去看医生。

后溪穴

握拳,在小指侧掌纹尽头的突起处。

这是我们这些“低头族”的良伴。古语云:“项强找后溪”,确有其理,我常一按此处,可使紧绷的感觉稍减。

列缺穴

两只手的虎口相互交叉,一只手的食指点在另一只手手腕侧边凹下去的部位。

列缺与肺经相关,平常可用于缓解头颈不适,若你落枕了,或是脑袋隐隐作痛,用拇指轻柔地掐这个部位,这个时候缓缓活动不适之处,或会感觉好些。

公孙穴

在脚内侧,大脚趾骨后下方的凹陷处。

公孙穴为脾经穴位,为调脾胃的常用穴位,若有女同胞因体寒而肚子疼,或平日常感胃胀,常搓热该部位,此为一种较为温和的日常调养方式。

临泣穴

在脚背上,第四、五脚趾骨间的凹陷中。

临泣穴与胆经相通,可助全身气机通畅,若心里感觉不适、胸口发闷,或是身体两侧有胀感,按压此处并配合深呼吸,可助于将闷气散去。

用的时候留意这些

按揉之前先将双手搓热,用力需轻些,有酸胀之感便好,切勿用力过猛。

每个穴位约按3分钟便差不多,关键在于要坚持,且每天固定时间去进行。

泡脚时我会顺带按按脚部穴位,觉得这般效果更佳,人也更为放松。

穴位养护需慢慢体会,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希望这些经验能供你一点参考,欢迎你慢慢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