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颈动脉斑块就吃“他汀+阿司匹林”?不!很多时候啥药也不用吃

鸟儿评健康 2024-03-17 09:42:29

如今,通过健康体检发现存在“颈动脉斑块”的人非常多。

有人说:治疗颈动脉斑块,标准的用药方案是“他汀+阿司匹林”。其中,他汀主要通过降低“坏胆固醇”来延缓甚至逆转动脉斑块本身的进展;而阿司匹林则可以预防血小板在动脉斑块附近的聚集,从而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

这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上,真的需要同时服用他汀与阿司匹林来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并没有大家所以为的那么多!相反,有相当比例的人在发现了颈动脉斑块以后,完全不需要额外服用任何药物。

大多数【中、低危斑块】不用服药

随着近年来全社会健康筛查意识的不断上升以及颈动脉超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有越来越多处于“亚临床阶段”、“危险性不高”的颈动脉斑块被提前发现了。

比方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就特别指出:厚度(IMT)在2.5mm以内、无任何“高危特征”的颈动脉斑块,它们的存在并不会让总体心血管风险明显升高,而是仍维持在【低危】或【中危】的水平。

(注:这里的【动脉斑块高危特征】主要指溃疡斑块、无回声/低回声斑块、管腔旁有暗区、斑块内有新生血管、斑块内有出血或微栓子等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按照2020版《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当中的推荐:心血管总体风险处于【中、低危】的人群是没必要通过吃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的。

这意味着,这些【中、低危】的颈动脉斑块至少是完全不用吃阿司匹林的!

2020版《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那么,需不需要为此而吃他汀呢?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所提供的“血脂控制目标”:心血管总体风险处于【中、低危】的人群,一般只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种所谓的“坏胆固醇”给维持在“<3.4mmol/L”就可以。这也是普通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常规参考范围。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也就是说,通过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上存在【中、低危斑块】的普通人群,只要做血脂检查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还尚未超过3.4mmol/L,那么,原则上就既不需要吃阿司匹林,也不需要吃他汀。

临床上,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并不少见!以等回声/强回声为主且厚度(IMT)<2.5mm的颈动脉斑块就属于非常典型且常见的【中、低危斑块】。

如果大家拿不准自己的颈动脉斑块是不是属于【中、低危】,那么,最好是带着颈动脉超声报告、血脂化验单以及血压、血糖等其他方面的信息,去找心血管专科医生看一看,让医生来帮忙判断一下。

真正需要“他汀+阿司匹林”的情况很少

虽然,他汀与阿司匹林都曾一度被很多人给捧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神药”。但是,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并没有那么多人真的需要阿司匹林。

目前的医学理念认为,只有那些已经明确患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才属于必须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而尚未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即便总体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也不一定非得吃阿司匹林!

比方说,2023年底,由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与加拿大介入心脏病协会(CAIC)共同发布的最新医学指南就非常直接地表示:只要没有患上明确的心血管疾病,那么,不论性别与年龄如何,也不论是否患有糖尿病,均不建议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与加拿大介入心脏病协会(CAIC)共同发布的最新医学指南

那么,怎样的颈动脉斑块算是达到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程度呢?

关键的评判标准就是:颈动脉斑块有没有引起血管狭窄≥50%!如果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已经引起了血管狭窄≥50%,那么,这种程度的颈动脉斑块才会被划定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而原则上,也只有这类患者才属于非常确切地需要“他汀+阿司匹林”来进行治疗的患者。

换一个角度来说,目前尚未确诊任何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等)的一般人群,只要超声检查没有提示颈动脉斑块引起≥50%的血管狭窄,那么,哪怕这个斑块是无回声/低回声的“不稳定斑块”,也并不属于必须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

而现实当中,真正引起血管狭窄≥50%的颈动脉斑块还是相对很少见的。有定期体检习惯的人群,多半会在斑块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就发现它们了。

只需单独使用他汀的情况 倒是不少

相较于需要“他汀+阿司匹林”的情况来说,只需单独使用他汀来治疗的颈动脉斑块患者倒是更多一些。

比方说,一开始就提到过的检出了【中、低危斑块】的患者,假如他们的血脂化验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mmol/L,那么,虽然这些患者不用吃阿司匹林,但已经足以处方他汀类降脂药了。

要知道,他汀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同时,它还可以起到稳定甚至逆转动脉斑块的作用。因此,即便颈动脉上只检出了【中、低危斑块】,但只要胆固醇有超标的迹象,那么,就应该尽早启动他汀类药物的治疗。

再比如,当颈动脉斑块的厚度(IMT)超过了2.5mm,又或是超声检查发现斑块具有某些【高危特征】(溃疡斑块、无回声/低回声斑块、管腔旁有暗区、斑块内有新生血管、斑块内有出血或微栓子等),那么,这些斑块就会被划分为【高危斑块】或【极高危斑块】。颈动脉上长出了这些【高危斑块】或者【极高危斑块】的患者,其总体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升到达到【高危】或【极高危】的层级。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指出:心血管总体风险处于【高危】和【极高危】的人群,所对应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目标分别是“<2.6mmol/L”与“<1.8mmol/L”。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这意味着,大部分有【高危、极高危斑块】的患者都是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来帮助降低胆固醇的!毕竟,日常生活当中,只有少数人在不用药的前提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会处于“<2.6mmol/L”甚至“<1.8mmol/L”的水平。

针对颈动脉斑块的3种治疗状态

综合前面所提到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应对颈动脉斑块主要有3种不同的治疗状态:

第一,他汀+阿司匹林

原则上,必须使用“他汀+阿司匹林”的其实只有一类非常严重的情况,这就是颈动脉斑块已经引起了≥50%的血管狭窄。这种程度的颈动脉斑块等同于已经患上了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因此,他汀与阿司匹林都是不可或缺的用药。

但现实当中,这样的患者比例其实很少。

第二,单独使用他汀

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属于这种情况的患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比方说,具有“低回声”或者“无回声”特征的【高危斑块】,如今越来越为常见。这类斑块的存在使得患者的总体心血管疾病风险达到了【高危】甚至【极高危】这个层级。而原则上,这类患者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就可以启动他汀的治疗了。

再比如,颈动脉斑块只是【中、低危斑块】,但其体内胆固醇水平已经明显超标的人也不少。虽说,这类患者更多地是因为胆固醇本身就超标才需要服用他汀,但是,他汀无疑对遏制斑块的进展很有好处!

第三,既不使用他汀,也不使用阿司匹林

现实当中,符合这种情况的人其实远比大家所以为的要更多。

厚度不大同时以“等回声”或“强回声”为主的颈动脉斑块在临床上非常常见,这些【中、低危斑块】并没有明显升高总体的心血管风险。因此,只要自身的血脂不高,那么,也不是必须使用他汀来进行治疗的。

当然了,不用药≠不治疗!

医学研究提示,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坚持体育锻炼、保持理想体重、减轻精神压力以及保持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同样是能够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治疗手段。

因此,对于暂时不需要吃他汀与阿司匹林的朋友们来说,大家只要坚持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管理,就是对控制颈动脉斑块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5:e1000123(2022‐08‐13)

2,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12月 第48卷 第12期

3,2023 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anadian Association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Focused Update of the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4,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年8月 第50卷 第8期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

0 阅读:1

鸟儿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