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春秋末期那个群雄争霸,风云突变的动荡年代,奴隶制度逐渐崩溃走向灭亡,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存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得以确立,各国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稳固,力求争霸天下,保证自己的国家立于不败之地。于是狼烟四起,战火不熄,天下局势四分五裂,在战乱的影响下百姓苦不堪言。
常言道每逢乱世必出人才,在当时的大环境影响下,各国君主求贤若渴,都希望寻得人才良将来稳固局势和发展国家,像齐国的稷下学宫,燕国的黄金台等等都是为招揽人才所设。天下名士大家闻声而动,纷纷出世献计献策,一时间人才辈出造就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孔子凭借至仁至圣的仁爱思想在百家中脱颖而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孔子图像
《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历经沧海桑田后仍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发光发热,尤其是在发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强制政治纲领之后,儒家学派得到了发展机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经历了历朝历代长达几千年的漫长洗礼之后,儒家学派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历史上主流学派之一。
而身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精神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并且世代流传,孔子更是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证明了孔子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因为孔子的文化思想跳出了时代的局限性,其中的仁孝、中庸之道更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缩影,孔子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本文从著作《论语》入手分析孔子在中华文化中的承上启下。
孔子圣迹图
《论语》中的“孝”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孝子贤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父母就是天,为人子女尽孝道是首要大事。追溯历史,这种“孝”的概念在西周就已经出现,但那时还不是约定俗成的传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没有秩序法度可言,孔子深谙安邦必先安家的道理,于是大力弘扬孝道。
于是孔子主张祭祀祖先,对老人尽孝,将“孝道”与人的品行思想修养相挂钩,作为君子必定要尊重长辈,不能陷长辈于不仁不义之地,这样一来家长的权威性和地位加以稳固,一声令下子女无敢不从,“孝道”作为新的道德和秩序在中华民族中流传,社会在新的道德出现之后开始渐渐稳定,“孝道”也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墨守成规的传统美德。
孝道图
《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在春秋战国之前的“孝”近乎于在衣食住行上不亏待父母,报答双亲的养育之恩能做到不愧对父母就是尽孝,而孔子显然不这么认为。孔子在之前朝代流传下来的“孝道”之中加入了自己的见解,将之前的“孝”改革创新,变得更为正统。他认为尽孝道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敬畏之心,如果只是单纯的供养提供吃食给父母长辈,那与饲养宠物没有区别。
“敬”的出现使得“孝”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孔子丰富了“孝”的定义,鼓励世人不止停留在物质层面,在精神世界也要留给父母长辈更多的尊重和敬畏。经孔子改良之后的“孝道”更加符合世人心中的君子之道,人们自觉的遵守和维护“孝道”在社会中的地位,之后的统治者们认识到“孝”对定国安邦的重要性,大力推行“以孝治天下”。
《论语》孝道图
《论语》中的“仁”
孔子仁爱之名远扬,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不主张用冷酷严明的法律治理国家,主张推行仁爱之政。作为一个教育家,他推行“有教无类”的观念,收弟子不分阶层高低,身分贵贱,广纳天下寒士并且一视同仁。作为一个思想家,“仁”在孔子及其弟子撰写的《论语》中占据了不小的篇幅,贯穿全篇,可见孔子对“仁”这一思想的推崇,这一思想流传到现代仍然是评定一个人道德的基础标准。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自古流传的道德品性,是对一个人品质的至高评价,“仁”位居首位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它是所有美好品质的基础,“仁”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拥有更多更好的品行,“仁”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论语》“仁”图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在《论语》中孔子对“仁”有很多种解释,不仅仅是具备仁爱之心,孔子认为“礼”是“仁”的基础。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克己约束自己,要学会用“礼”来减少冲突,才能做到“仁”,这与孔子所提倡的“礼乐治国”息息相关,孔子早年的政治生活中都在追求西周之礼,把恢复周礼当成自己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仁”的含义。
但是随着“仁”的推行,周礼的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周礼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人们的欲望与社会产生矛盾,单纯的遵守礼数并不能舒缓人们的欲望反而越压抑越严重,当社会的礼仪与个人起冲突,不能适应每一个人的时候,当周礼不能为人所用时自然会走向灭亡。晚年的孔子意识到周礼的种种弊端,在政治上不再主张“克己复礼”而是主张仁治,将“仁”这一思想发扬光大。
《论语》“仁”图
《论语》中孔子的中庸之道
中华民族对于中庸之道情有独钟,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思想有关,我们不喜欢急功近利但是对一事无成多有不屑,不喜欢抛头露面但是对隐居深山深感神奇,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任何事任何人都要有一个度,超过或者低于这个标准都是与众不同,而大多数人讨厌与众不同,这个度就是中庸之道,当然历经几千年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之后,中庸之道被赋予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涵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庸之道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核心,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普罗大众刨析细究,认真钻研这门学问,甚至把《中庸》一书列入四书五经之中供后世之人学习。在《论语》中孔子仔细阐述和在言行举止中解释了中庸之道这一大智慧,将中庸之道作为全书思想之大成撰写,中庸来源于中华民族的思想,体现了自古流传,流淌在血液里的追求稳定的中国态度,运用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四书五经图
《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使狂猖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中华民族向来主张“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庸之道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它强调执两用中的道理,万事万物过则成灾月满则亏,正如孔子所说狂者容易过犹不及,而狷者容易止步不前。待人处事需得将两头折中,取中间集两者之大成,取长补短,将事情做到恰到好处,方是中庸之道的大智慧。
庸人多自扰,庸是平常的指代,多含贬义,中庸却是中华民族思想精华之所在,这是因为中庸之道中凝聚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人生智慧,将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字里行间流淌着古人对生命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不可多得的心得体会,孔子的中庸之道世代流传正是因为它深含哲理,让人受益匪浅。
中庸之道图
评价
《论语》是古往今来必读书目之一,也是四书五经中的第一本传世之作,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古时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以看出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论语》有着极高的评价,统治者们深谙《论语》中深藏的人生哲理,治国之策,跨越时空的先进思想都值得让人细细琢磨,多次力挽狂澜靠着其中的智慧改变国家颠覆的历史命运。
我们在《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一言一行中透露的大智慧,虽然全书只有短短二十篇,但是结构精巧,文笔精湛,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深奥复杂,需要一字一句的参透。孔子借书中言语向世人阐述了民本思想、仁者无敌、克己复礼、中庸之道等等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们的推崇,更加深入人心。
孔子虽然身为贵族,但是少时贫困的遭遇让他懂得民间疾苦,因此孔子的儒家学说里多是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打破了当时平民不能读书的不平等局面,这也让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对儒家学派的发展壮大有着重要意义,儒家学派流传至今已经成为我国国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在全世界享有美名,在世界各处都有传承发扬儒家思想的孔子学院,向往崇拜这门中国古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
孔子凭借着他在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卓越的功绩列于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主张克己复礼,深谙夏商周礼仪之道,继承并且改良将礼仪之邦的美名远扬,是沿袭夏商周文化的大成者。另一方面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开启了我国流传数千年的中国文化,造福后世。孔子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我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圣人。
参考文献:《史记》、《论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