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的理想型,我以为爱情来了,没想到是间谍设的局……”审讯椅上的小宁攥着皱成一团的纸巾,泪水糊满了脸颊。

国安主持.小安普法
这个博士毕业、入职机关单位的姑娘,工作上是常受表扬的骨干,感情里却满是失意——原生家庭的缺憾、爱情的屡屡挫败,让她的生活始终裹着层孤独的灰。直到一次公务活动,她遇上了一位“温柔体贴”的外籍男士:对方懂她的疲惫,接住她的情绪,从日常嘘寒问暖到深夜共情聊天,一步步成了她能倾诉“秘密”的亲密男友。
可这份让她沉溺的“完美爱情”,从一开始就是境外间谍机关布下的网。
交往后,男友总“不经意”问起她的工作:先聊同事关系、办公室布局,再旁敲侧击文件内容,温柔语气里藏着精准的试探。起初小宁还有些警惕,可只要没提供信息,就会遭到对方的冷落。深陷情网的她为了挽留住这份“感情”,竟把日常接触的国家秘密、内部文件当成“约会谈资”,甚至刻意打探敏感内容,当作讨好男友的“感情筹码”。
直到国家安全机关破门收网,小宁才被扯碎了幻想:这位“深情男友”不仅是境外间谍,早已娶妻生子,那些温柔、共情,全是间谍机关培训出的“专业伪装”。
她以为的“爱情糖衣”,裹着的是窃取国家秘密的毒药——从泄露工作细节到主动打探涉密文件,她的每一次“示好”,都在把自己推向法律的悬崖。如今,等待她的只剩法律的严惩。
这不是孤例:近年境外间谍常借“感情拉拢”设局,瞄准单身人士的情感空虚,用“完美人设”当诱饵,把“温情关心”变成窃密工具。
当“温柔”是陷阱,“共情”是算计,再优秀的人也可能栽在“情”字上。这也警示所有人:真正的感情是真诚与包容,从不是索取与算计。尤其是机关、科研、高校等单位从业者,别让“爱情幻想”蒙了眼——有些“完美伴侣”,从一开始就盯着你的身份和手里的信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