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配对成“库柏对”是超导体出现的必要条件之一,现在,物理学家不只观察到库柏对出现的温度比预期更高,还来自人们意想不到的一种反铁磁绝缘体材料。虽然该材料不具备零电阻特性,但这项发现表明我们或能找到方法,将类似材料设计成室温超导体。
自超导体被发现以来,其神秘特性一直让研究人员感到敬畏,这种特殊材料内部电阻为零,因此电流流动不会损失任何能量,在能源、交通、医疗、计算机、计算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对未来科技发展具重要意义。
然而材料表现出超导特性所需温度通常极低(不同材料的临界温度各异),一旦加热,超导材料就会变回普通导体(电流还是能流动,但会损失能量),或变成完全不导电的绝缘体;此外,原本应该相互排斥的2个电子结合成“库珀对”形式且运动同步(相干),也是超导现象关键,若电子成对但不相干,该材料最终可能变成绝缘体。
研究人员一直寻找能在更高温度(甚至室温)下发挥“魔力”的超导材料,这将改变从计算机、手机到电网、交通等各种现代技术;此外,超导体独特量子态也能成为量子计算机的优良构建基础。
室温超导潜在新途径
在超导体中,电子像舞池里2个沉默寡言的人,起初双方都不想与对方跳舞,但当DJ播了一首曲子,他们注意到彼此都喜欢这首歌,从远处慢慢互相吸引,此时2个电子已看对眼,但脚步尚未变一致,待DJ播放另一首2个电子都非常喜欢的歌,它们突然配对成功并跳起双人舞,很快地,舞池所有人都跟上它们脚步、聚集在一起同首舞,此时材料便处于超导状态。
而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团队的新研究,便观察到上述处于相互看对眼、但还未起身跳双人舞的配对电子,且出现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反铁磁绝缘体材料中。
在舞池中,原本互相排斥的电子配对成“库柏对”示意图。
电子配对起舞原因来自底层材料本身振动,这种配对通常发生在传统超导体材料,于零下248℃ 表现出超导性,但一些非常规超导材料如:铜酸盐,拥有目前已知最高温的临界温度(可达零下143℃),科学家普遍认为除了晶格振动,还有其他机制帮助铜酸盐内的电子配对,尽管不确定背后原因,但主要说法为波动的电子自旋导致电子配对并以更高角动量跳舞。
解开铜酸盐电子配对的驱动因素,能帮助设计在更高温度工作的超导体,不过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团队选择了更像传统超导体的铜酸盐家族:钕铈铜氧化物(*neodymium cerium copper oxide)作为调查目标。
与其他铜酸盐相比,钕铈铜氧化物最高超导温度相对较低(零下248℃ ),且多数家族成员都是绝缘体,为了观察铜酸盐原子细节,研究人员以紫外线照射样本、使电子从材料中发射,但当电子处于配对状态时能稍微抵抗光子,使材料仅损失一点能量,称为配对能隙。
团队观察到,虽然零电阻状态仅在非常低温度出现,但这种材料在高达零下133℃ 温度仍存在能隙,表明电子于相对高的温度形成库柏对,虽然铜酸盐可能不是室温超导材料的最佳选择,但新发现为室温超导开辟一条潜在新路径,若我们能找到一种新方法同步电子,或许能常尝试开发出更高工作温度的超导体。
新论文发表在《科学》(Science)期刊。
(图片来源: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笑死,,,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