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语言的角色和地位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华为任正非说过:“员工喝咖啡的时候可能用的是本地语言,但在工作中都会使用英语,包括俄罗斯员工、阿拉伯员工、非洲员工、中国员工……都说英语。所以,我们工作中只有一个标准语言,就是英语。每个人的英语都讲得很好,除了我。”
任正非力挺英语在华为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一观点从华为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的角度来看,有其合理性。华为为全球提供服务,其员工来自世界各地,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在促进沟通协作、保障业务顺利开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工作中都使用英语,这使得信息传递准确高效,有利于跨国项目的推进和全球业务的拓展。
英语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不可忽视,尤其在国际商务、科技、学术交流等领域。它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很多国际会议、学术期刊、贸易谈判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在信息技术领域,英语作为机器用语,对于编程、软件开发等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中,掌握英语能够为个人和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发展空间。
然而,当我们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审视时,汉语的重要性更是无与伦比。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每一个汉字、每一句诗词、每一篇经典著作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汉语是我们传承民族精神、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将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归属感。如果抛弃汉语,我们将失去与自己民族灵魂对话的能力,切断与悠久历史的联系。
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待英语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中国 14 亿人口中,真正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频繁使用英语的人可能不到百分之一。在当前的教育中,从小学到博士阶段都有英语课程,而且在升学、职称评定等环节英语往往占有重要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英语的作用。这种强制学习英语的模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业负担,也可能导致对母语学习的忽视。
最好的做法是将英语作为选修语言,根据个人的发展需求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对于那些有国际交流、外贸、科研等相关工作需求的人来说,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深入学习英语,以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母语学习和其他与自身发展更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上。这样既能保证那些需要使用英语的人有机会学好英语,又能让更多人重视汉语的学习和传承,避免因过度强调英语而造成民族文化根基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