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人奇妙夜2》第六期(上)有3个作品。
这期我不太想排所谓「个人喜爱度排名」,我都不太喜欢。
勉强按质量排一下,我这么排名吧:《西楚霸亡》《一颗螺丝钉》《公主小哥》。

《西楚霸亡》,「公式化喜剧」,但质量低于「公式化喜剧」。
标准的「公式化喜剧」,还是会在「剧情」上下功夫,《西楚霸亡》只是借用项羽、刘邦的名字,「剧情」几乎没有。
《西楚霸亡》的喜剧结构也非常简单,就是「笑点堆砌」,一波一波地上人,说几个梗,从而填满整部作品。

「笑点堆砌」部分,又充斥大量「烂梗」、「谐音梗」,不过,有一个梗我忍不住笑了,那就是项羽质疑「清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这个梗,其实《救「舅」大状师》用过类似梗。
唯一优点,大概是,相对「轻松」一些吧。

王继续、李昕季晔是「喜剧大会」选手,而「喜剧大会」是由李诞策划,这二人,算得上是李诞的「关系户」。
因此,李诞对《西楚霸亡》这个作品,明显相对宽容,没有说「谐音梗泛滥」的事,只是开玩笑地点出「谁是我的新王」这种「烂梗」,所谓「说破解毒」,李诞点出这类烂梗之后,屏幕前的观众,或许对此就没有那么反感。

《一颗螺丝钉》,「公式化喜剧」。
我个人很不喜欢这个作品。
其一,这个题材太沉重,近些年,影视作品中,已有太多「东北伤痕文学」,没想到,「东北伤痕文学」之风,还能刮到「喜剧」里。
我虽然不是东北人,对东北往事也了解不深,但我从一些文艺作品中,大概了解发生了什么,因此,想到此后发生的事,我对《一颗螺丝钉》,怎么也笑不起来。

其二,煽情的大底,将苦难以一种温暖的形式掩盖过去。我不是反对「大底」,我是反感「美化苦难」。
其三,「喜」的部分,也非常简单,就是靠「误会」制造笑点,天放偷了螺丝钉,但被众人误解为是酷滕偷了螺丝钉,偷螺丝钉的是所谓「英雄」,酷滕便冒认这个「英雄」。

《公主小哥》,和《西楚霸亡》非常相似,只是故事背景不一样,《公主小哥》借用偶像剧《公主小妹》的壳,《西楚霸亡》借用「刘邦项羽」的历史故事。
二者的喜剧结构差不多,都是通过不断地上人,说一些梗,进行「笑点堆砌」,从而填满整部作品。
不喜欢的人,如我,会认为这是「群魔乱舞」。《公主小哥》,有大量笑点来自于「口音」以及「搞怪扮相」,我不想说这种手法「低级」,只能说,太简单、讨巧吧。

至于所谓贴脸开大张维伊的桥段,我没太大感觉。

一是,这有点儿「内部梗」,不知道张维伊的人,完全不了解笑点在哪儿。
二是,这种自黑式洗白屡见不鲜。自黑一下就洗白,拿观众当猴耍呢。
言而总之,「喜夜2」第六期(上),差点儿意思,不太「搞笑」。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