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已经旋转了亿万年,地球上的生物也不断经历着诞生与灭绝。在这个过程中,基因突变也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或许有些生物的进化根本没法适应新的坏境,也或者它们进化的速度比不上环境突变的速度,这就导致了很多生物的灭绝。
不过,世界上存在着有一种鱼类,它的生命历程很是惊险,先后曾经四次面临灭绝的可能,最后都渡过难关,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它们的身影,生存了整整3亿年,它就是腔棘鱼。
崎岖历程
腔棘鱼可以说是现代人类的眼中的活化石了,说起它的历程也很是神奇,人类都以为它已经灭绝了,结果竟然在一个村庄里面重新见到了它。
腔棘鱼属于总鳍鱼目,还被认为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它最早是在3.77亿年前出现的,并且数量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
泥盆纪
那个时候正好处于泥盆纪时期,地球上大片大片的海洋,随着海西运动,开始出现了一部分陆地。不过这时候不仅脊椎动物开始发展起来,还是鱼类的天下,鱼类的数量以及种类都在不断的剧增,也可以称为是“鱼类时代”。
由于鱼类剧增,它们的生存压力变大,为了争夺资源和底盘发起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在这个时候,腔棘鱼类迎来了它们第一次的逆境逢生。
在泥盆纪的末期,地球上的火山正值活跃期,剧烈的火山运动让滚烫的岩浆喷涌而出。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含量剧增,导致全球温度骤降,盾皮鱼以及邓氏鱼等一些处在食物链顶端的鱼类都坚持不下去相继灭绝了,而腔棘鱼就在这样环境的突变中生存了下来。
这场噩梦之后,二氧化硫逐渐消散,温度回升。大量的二氧化碳充斥在空气中,让那些植物得到了丰富的资源,并开始迅速成长繁殖。
泥土里的氮磷钾元素增多,那些残留的化合物就会来到水里,使水体富营养化,而氧气含量就急剧下降。
呼吸能力比较弱的,像软骨鱼类它们只能被不幸淘汰,而腔棘鱼的鱼鳔里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它们不仅能吸收水中的,还能分解空气中的氧气。恰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空气释放了大量的氧气,有些鱼们凭借“出水呼吸”的方式也顽强的挺过来了。
其实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腔棘鱼的身上找到与鱼鳔共存的原始肺,这也是帮助它们渡过难关的见证之一。
二叠纪
考古学家发现关于腔棘鱼的化石是来自2.95亿年前,也就是在二叠纪到白垩纪。腔棘鱼那时候和很多鱼类相似,呈现出一种从淡水环境转向海洋环境的趋势,而且正处于早期演变的阶段,所以骨化程度还比较低。
陆地的出现让原本就能够利用空气呼吸的肉鳍鱼能够利用鳍在淤泥上缓慢爬行,于是有一部分为了生存开始上岸捕食。
捕食的过程不断强化了它们的鱼鳍,随着时间的演变,一部分已经完全适应了在岸上的生活,最后脱离了海洋。这时,它们也就与海洋中的肉鳍鱼进化成了不同的两个物种,也成为了很多脊椎动物的祖先。
与此同时,大陆板块还在相互挤压,形成了火山火山喷发,岩浆滚烫四处扩散,二氧化硫的浓度比泥盆纪的那次还要高,雨水也是呈酸性的。
狂风大作,海底的沉积物都被大风卷了起来,海里的微生物活跃生长,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氧气,鱼类再次面临着氧气不足的危机。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空气还带有一定的毒性,即使有肺的鱼类也很难生存下去,而腔棘鱼还是完美地生存了一部分下来。
三叠纪
二叠纪末期的一场大灾难,只有百分之五的生物活了下来,这时候陆地上的生物活跃起来,恐龙等爬行类动物占据这个世纪很大一部分。
与此同时,因为海里的生物灭绝了大半,原本上了岸的演化成脊椎动物的鱼类,为了谋生又重新钻回海里。
这些肉鳍鱼无疑成为了海中霸主,让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腔棘鱼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危机,不过这也属于正常的食物链环节,腔棘鱼秉持的对策是先溜为敬。
不过三叠纪晚期的时候,全球迎来了一场大型地壳运动,大陆板块分裂,火山又一次喷发,腔棘鱼在夹缝中煎熬度过了这个痛苦的的时期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时代。
侏罗纪
三叠纪末期的环境巨变让恐龙成为了陆地上的霸主,不过随着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一颗陨石,再一次让地球上的生命来了一次大换血。
火山、巨大海啸以及地震这三个天崩地拆般的自然灾害同时爆发,掀起了巨大的烟尘和震动,二氧化硫上升到了从未有过的浓度,海洋中、空气中无处不在,就连恐龙也无一幸免。
腔棘鱼的突然出现
正因如此,人们都认为这种鱼类恐怕已经被灭绝了,毕竟它们能够度过前面三次灭绝的险境已经称得上是奇迹了。
可是大家却意外地发现,它却突然悄悄出现在了非洲南部的一个村子里,还被当地的人称为是矛尾鱼。
直到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拉迪玛路过这个村庄,偶然见到了这条鱼,并将它画了下来寄给了一位鱼类研究者史密斯。史密斯激动万分,匆忙赶来的时候,却发现当地村民已经将这条“活化石”给晒干吃掉了。后来史密斯历经了十四年的寻找,终于在科摩罗群岛上再次发现了腔棘鱼的存在。
这种鱼目前也只在印度尼西亚捕到了一条,是全球都十分稀罕的生物,现在已被提议列为美国濒危物种法案,不要妄图捕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