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干不好销售?业绩总是不好?其实主要是他们有这5个特征。
懒惰第一个就是懒惰。
有一句话说得好:阻碍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
只要克服懒惰,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
而销售的懒惰,主要体现在这2个层面。
①思想上懒惰。就是他有守株待兔的心态,特别希望得到刚好有需求的客户,好像一通电话就能成交,能够开单。他懒于经营客户,懒于去挖掘客户的需求。
②行动上懒惰。有一个业绩的公式。业绩=量*技能*心态。
量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有数量,也要有质量。甚至有些时候数量比质量还重要,如果量都没有跑上去,不去跑客户,就不可能有业绩。
所以,销售要想干得好,一定不要懒惰。
害怕 干不好销售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怕。
做销售,被拒绝是常事。如果销售过程中没有说“不”,也就不需要什么销售了。
很多新人入行,被拒绝多了,就容易失去销售热情,心里很难受,甚至陷入自我怀疑的地步。
如果是这样,会影响你下一个客户的拜访。见面要么没有激情,要么唯唯诺诺。在客户看来,就会觉得你特别不专业,就不会有成交。
所以我们为什么说销售脸皮要厚、胆子要大,就是这个道理,要扛得起摔打。
所以哪怕被拒绝,也不要害怕,反而要鼓励自己。
觉得不行,被客户拒绝,恰恰是工作的开始。
克服怕的心理,一直有热情,哪怕被拒绝,也带着笑容去见下一个客户,迟早会开单的。
僵化如果太僵化,也是做不好销售的。
什么是僵化呢?
就是一个人思维僵化,技能僵化。核心就是不学习。
现在这个时代,是瞬息万变的。销售市场和客户需求总在变化,不更新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跟不上节奏,慢慢就被淘汰了。
不学习的另一层面,是缺乏复盘意识:每天结束不总结、不反思,同样的错误反复犯,能力不见提升,自然也难出业绩。
其实很多人不是笨,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愿意学习。
一个人不学习,技能不更新,不去了解学习产品,那么一定是做不好销售的。
所以想成为好的销售,一定要多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率,提高自己的转化率。
浮躁如果一个人太浮躁,也做不好销售。
什么是浮躁呢?就是特别着急,没有耐心,特别想开单。
这么做,一方面,容易听不懂客户真实需求,只会机械推销,打动不了人,也就难有转化。
另一方面,做事浮躁,太想成交了,也容易过度承诺。
到最后,又要处理很多售后问题,一时浮躁,代价是很大的。
所以不能浮躁,而是要有耐心。
客户有异议时,也要耐心倾听客户的异议,不能妄加揣测、自行处理。
如果客户还没有说多少话,销售人员就赶紧表态,说出一大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办法可能与客户的意见相左。
当客户掌握了这些信息后,销售人员就处于不利的位置。
核心就是要稳下来,细心倾听客户的需求,在客户需要的时候,你恰恰能出现,能解决他的问题,这时候他就会选择你。
这就是明代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的:“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孤立一些销售自认为能力突出,总想单凭自己搞定一切事情。但这种心理本身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了。
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商业合作的日益普及,让个人英雄主义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
如果一直孤立,不会借团队或资源的力,也不愿向同事学经验,靠自己摸索,成长就会慢、机会也少。
因此,培养团队意识对销售人员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应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主动学习他们的销售技巧与应对策略,吸收成单经验,避免重复踩坑。
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团队协作,将个人能力融入集体行动中,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在跟进复杂客户或大型项目时,可与团队成员共同分析客户需求、制定销售策略、分工推进关键环节,从而提升签单成功率和客户满意度。
此外,团队合作也有助于构建更专业的客户服务体验。
从售前咨询到售后支持,多人协作能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可靠、高效。团队成员之间的及时沟通与信息同步,既能避免单点失误,也能增强客户对公司的信任感。
说到底,真正高效的销售,靠的不是个人的单兵作战,而是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与资源整合。
懂得借助团队力量的人,不仅更容易达成业绩,也能在协作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走向更广阔的职业发展道路。
最后总结一下,干不好销售,业绩不好的销售,都有这5个特征。想要业绩好,就得做出改变:不能懒惰,要勤奋;不能害怕,要将客户的拒绝当成工作的开始;不要僵化,要一直学习成长进化;不要浮躁,而是要有定力;不要孤立,要借用团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