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润班历史小队
背景:
一、经济:
意大利最强大的邦国皮埃蒙特(亦称撒丁王国)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经济政策,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大大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以资助铁路、港口和商船队的建设,取消了一些限制性的工业法规,降低了关税,鼓励工商业活动和发展对外贸易,因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受到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拥戴。
一、政治:
1.国际:1848年革命失败后,外国的奴役更变本加厉了,奥地利仍然占据着意大利的领土,干涉邦国内政,法国占据意大利中部,这些外国势力竭力阻止意大利的统一。
2.国内:国内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大多数邦国又恢复了专制制度,废除了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只有皮埃蒙特保留了革命时期的宪法,成为君主立宪国家,也只有它是不受外国奴役的独立国家。皮埃蒙特实行两院制的议会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自由,掌握政权的是地主资产阶级自由派;同时实行一定言论自由,吸引革命人士,并宣传反奥言论,与法国靠近,建立同盟。
二、阶级:
1.资产阶级民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逐外国侵略者,推翻封建制度,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其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劳动人民的愿望,思想和政治领袖是共和主义者、“青年意大利”的创始人马志尼,他的思想在中小资产阶级和青年中间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得到了城市工人和贫民的支持;民主派多次发动起义,用鲜血唤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民族意识,提高了人民的觉悟和斗争精神。
2.资产阶级自由派(包括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主张用“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驱逐外国势力,实现统一,通过有限的资产阶级改革,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领导人是皮埃蒙特的首相加富尔。
过程:
一、1849—1859年的意大利
1.运动最后的旗手——皮埃蒙特
1848年革命失败后,意大利各地的时钟都开始向回摆动,各邦的封建君主开始残酷镇压国内革命运动,实行政治高压措施。但皮埃蒙特却是个例外,它成为1848年革命后唯一保留宪政的意大利邦国,获得了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集团的支持,这也是皮埃蒙特在以后的十年中成为意大利解决民族问题的旗手的重要原因。
2.分裂的民主派
尽管皮埃蒙特实行宪政,但是民主派依然对其在1848年革命期间的摇摆不定心存芥蒂。1848年革命后,许多人依然相信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暴动来争取独立与统一的道路的可能性,但是如何采取这一行动成为了横在民主派面前的难题。在1848年革命中民主派暴露出了不敢发动农民、不去解决土地问题的致命缺点,对绝大部分农民和城镇乡村贫苦百姓而言,土地所有权、税收等问题才是可以动员他们的手段。许多民主派人士因而在1848年革命后离开了马志尼,同时在对待南北方的问题上,民主派中的意见不断冲突,分裂的局面日益加深。马志尼策划的米兰起义迎来一场惨败,导致了其在意大利革命者中的信誉严重受损,民主派人士开始物色新的领袖。
3.“赌徒”加富尔
年轻时的加富尔曾在军队中服役,但是他的学识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家庭带来的自我意识与军队生活格格不入,于是他开始潜心研读经济学,并热衷赌博。19世纪中叶,身为赌徒的直觉让加富尔意识到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赌局将在意大利甚至在全欧洲开幕,他在革命前夕发表了一篇名为《论共产主义思想和防止其公布的斗争方法》的文章,极端仇视无产阶级革命,反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并开始投身其中,于1852年出任皮埃蒙特的首相。
4.加富尔与意大利的统一
加富尔深知皮埃蒙特单枪匹马无法战胜奥地利,他认为民主和人民起义是一场危险的幻想,于是力求使皮埃蒙特成为意大利统一的领导人,走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道路。在加富尔看来,这场民族运动的主导权只有掌握在政府的手里,才能保存君主政体和资产阶级的立宪政体;他利用大资产阶级畏惧革命的心理,竭力宣传建立以萨伏伊王朝为领导的意大利王国;同时他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决定取得一个欧洲大国的协助,选择投靠法皇拿破仑三世。加富尔的这些政策与马志尼的政策之间的冲突愈发加深。随着1858年拿破仑三世被共和分子暗杀失败,他决定正式介入意大利局势并企图建立北部的意大利王国来削弱奥地利,为自己谋取利益与权势,于1859年与皮埃蒙特缔结了反奥同盟条约。
二、1859—1871 年意大利统一国家的形成
1.1859年对奥战争:统一运动的第一阶段
1859年,由于意大利的军队问题,奥地利于4月23日向皮埃蒙特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皮埃蒙特进行单方面裁军、停止国内总动员,遭到拒绝,最终爆发战争。法国和皮埃蒙特联军连战连捷,迫使奥地利军队退出伦巴第,退守威尼斯。对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群众的革命运动,起义席卷了意大利中北部:4月,托斯卡纳爆发起义,资产阶级自由派成立临时政府;5月3日,帕尔马爆发起义,政权也落入资产阶级自由派手中;6月13—15日,罗曼纳、翁博里等地相继爆发起义,成立临时政府。革命运动不仅动摇了奥地利帝国在意大利的统治,也震惊了拿破仑三世,他惧怕革命的进一步深入会使得意大利真正统一起来,危及法国地位,而且意大利中部本就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于是他背弃盟约与奥地利单独进行停战媾和,皮埃蒙特在法国退场后也无力再战。1859年7月11日,法奥达成《维拉弗朗加和约》,奥地利放弃伦巴第地区,将其交给皮埃蒙特,但仍保持在威尼斯的统治。随着对奥战争的结束,只有伦巴第摆脱了奥地利的统治并入皮埃蒙特,而法国却获得了萨伏伊和尼斯,此外拿破仑三世还保证恢复托斯卡纳和帕尔马的封建旧制度。
《维拉弗朗加和约》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怒,托斯卡纳、莫得纳、罗曼纳结成联盟,准备抵抗、反对复辟。这时,由于皮埃蒙特政府承认和约而辞职的加富尔赶往这些地区积极进行并入皮埃蒙特的宣传,获得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支持。1860年3月,加富尔重新担任首相,在英国的干预下,他在中部各邦搞了一次全民投票,正式肯定了中意各邦合并于撒丁王国。
这样,到1860年春,皮埃蒙特的统治阶级利用人民革命斗争和外交手段,初步完成了意大利的局部统一。意大利中北部完成一统是意大利统一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这是人民革命结果,而以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利用了这个胜利来扩大了皮埃蒙特的版图。但这时的威尼斯仍在奥地利统治下,两西西里王国则在西班牙波旁家族的统治下,以罗马为中心的中部地区还归教皇管辖,意大利的国家统一仍未完成。
2.西西里起义和加里波第的千人远征:统一运动的第二阶段
民主派在意大利北部的战争和革命的刺激下展开了行动,人们也普遍的认为拿破仑三世的军事干预并不是为了推进统一事业,而是取代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霸权。在意大利中部地区革命运动的影响下,1860年4月,意大利人民的统一运动又出现新的高潮,西西里爆发农民起义,遭到政府残酷镇压,加里波第闻讯率领志愿军前往西西里。尽管加富尔后期对加里波第的远征加以阻挠,但是在加里波第的出色领导下,志愿军击败了前来拦截的政府部队,各地行政机关相继土崩瓦解。1860年9月7日,加里波第率军攻下两西西里王国首都那不勒斯,彻底推翻西班牙波旁王族的统治。
加里波第在战斗中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为意大利的统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作为一个民主派革命家,他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当时,加里波第有足够的条件去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并在此基础上统一意大利,但他拒绝这种做法,而是跟萨伏伊王朝妥协,同意由其完成统一。
与此同时,畏惧革命的加富尔一方面阻止加里波第进入教皇辖地,一方面向南方秘密进军,开入南意大利。9月11日,3万多名皮埃蒙特军队攻入教皇领地,南意大利的地主与资产阶级均投靠萨伏伊王朝,并提出通过全民表决来决定两西西里的政权问题,但是民主派并未在广大群众中开展宣传组织工作,在皮埃蒙特的操作下,南意大利大多数居民同意并入皮埃蒙特,意大利领土基本统一。
1860年11月初,皮埃蒙特国王艾曼努尔二世在加里波第的陪同下进入那不勒斯,接受全部权力。1861年3月17日,第一届议会在皮埃蒙特的首都都灵开幕,正式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王国首都设在佛罗伦萨,艾曼努尔二世为意大利国王。1861年6月,加富尔去世,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进入政治上不稳定的时期,平均每年换一个首相,因而没有及时解决迁都罗马的问题,致使包括罗马在内的大部分教皇国仍处于意大利王国之外,意大利的威尼斯地区还处于奥地利的统治下,统一事业并没有最后完成。
三、意大利统一的最后完成
意大利统一的最后实现是通过外交手段取得的: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加入普鲁士一方作战,随着奥军主力被普鲁士击败,威尼斯地区于该年被归还给意大利;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由于战事失利,将驻扎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法国,9月20日,意大利军队占领罗马,意大利的统一最终完成。1871年1月,意大利王国的首都由佛罗伦萨迁到罗马。
意义:
一、积极:
意大利的统一是意大利人民长期艰苦斗争的结果,无疑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意大利民族国家的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许多障碍。意大利统一后,各邦间的关税壁垒消除了,统一了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铁路和公路的建设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市场,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消极:
意大利的统一并不是按照“自下而上”的革命路线完成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方面都留下许多后遗症,统一后的意大利人民仍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压榨之下。在经济上,封建的土地制度——世代永佃制被保留下来,1866年实行的民法保留了许多奴役性条款,所以广大农民和下层群众受着残酷的经济剥削和社会压迫,生活日益恶化;在政治上,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世袭的国王保留着很大的权力,虽然按惯例政府是向众议院负责,但众议院的选举是非常不民主的,有很高的财产资格限制,所以国家政权实际上是操纵在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手中,连中小资产阶级都被排除在政权之外。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达根《命运之力》,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版
2.克里斯托弗·达根《剑桥意大利史》,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
3.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