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一龄蟹种越冬管理与质量提升技术

选酒司南 2024-02-07 15:14:13

河蟹一龄蟹种越冬管理是当前河蟹养殖过程中常被忽视的潜在重大隐患。如蟹种在越冬期间管理不善,致使营养积累不足、机能耗损严重,继而引发体质转弱、质量下降,极易导致成蟹养殖第一次蜕壳期间发生较大伤亡率。因蟹种个体规格较小,第一次蜕壳发生的伤亡蟹易被同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残食,即此时即使发生较大伤亡率也难以进行有效准确判别,继而引发日后饵料投喂、日常管理混乱等连锁问题。

在冬季低温期间,应根据天气变化与河蟹生理特性科学规范开展越冬管理工作,以进一步提升蟹种质量,降低第一次蜕壳伤亡。蟹种越冬管理是事关成蟹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磨刀阶段”。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河蟹一龄蟹种通常在每年2至3月份进入集中投放高峰期。

鉴于此,建议各蟹种培育基地应因地制宜做好以下三方面技术措施。

一、加深池塘水位,防止蟹种冻残冻伤

在冬季低温期间,在确保周围水源水质优良的前提下,蟹种培育池塘须事前进行加水作业,建议采取多次逐步增加的方式加深水位至1.2-1.5m。蟹种栖息于池塘底层,水位越深,底层水温越高,池塘整体保温保暖效果越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不会出现长时间超低温冰冻天气。如遭遇低温冰冻天气,池塘表层出现数厘米的冰层,池塘底层水温依然保持在0℃以上,可有效防止蟹种冻残冻伤。如池塘水位较浅,底层水温越趋近于0℃,蟹种发生冻残冻伤概率加大,致使生产受损。

二、适度肥水,增加水体中浮游生物含量

“肥水”是水产养殖的基本要求与通用技术,适用于人工养殖的几乎所有水产动物。“肥水”的原理在于增加水体中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含量,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可随鳃部呼吸自然进入到动物体内以增加营养积累,这是水体生态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转移的必由通路。在水产动物苗种培育阶段,因苗种尚处幼年期,捕食摄食能力较弱,其对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需求不可或缺,这也成为了制约苗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冬季水温低、光照弱,浮游生物自身繁殖力大幅下降,池塘充分肥水难度较大。对于蟹种而言,水体中浮游生物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其自身营养元素的积累,对于蟹种质量提升具有显著效果。因冬季盛行北风,建议在池塘北侧架设聚乙烯密网隔断,堆放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或其他生物肥料,投放量为10-20 kg/亩。通过自然风的力量实现肥料缓释的效果,在气温较高和阳光较为充足的时间段可实现水体中浮游生物的适度繁殖。

三、适时适度投喂饵料,增加营养元素积累

河蟹作为肉食基础上的典型杂食性水生甲壳动物,须摄食优质动物性蛋白才能满足其自身营养需求。在冬季低温期间,浮游生物不能完全作为替代手段,“肥水”仅作为辅助性技术措施。因此,蟹种越冬管理与质量提升的核心技术是适时适度投喂饵料,增加自身营养元素积累。

      1. 补充动物性饵料。螺蛳、河蚌等小型贝类是河蟹最为喜食的天然动物性饵料之一。蟹种在冬季虽捕食摄食能力下降,但优质动物性饵料的诱食性可激发其潜在动力,待期间水温间断上升时可捕食小型贝类,对于提升自身营养积累、改善机体机能具有显著作用。此外,螺蛳还可吸收池塘底层淤泥中的有机物,有利于改良底质,降低病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的滋生。在越冬期间,建议适当投放螺蛳等小型贝类,放养密度为50-100 kg/亩。螺蛳等贝类投放前须用碘制消毒剂充分杀菌消毒,以减少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

2. 投喂优质配合饲料。通常情况下,当池塘水体结冰或水温低于5℃时,蟹种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期间不建议投喂配合饲料,此时只需适度肥水、增加浮游生物含量即可。当水温5-10℃时,蟹种活动量小、摄食量不大,水体略显浑浊,建议每隔2-3日投喂1次优质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40%以上),每次投喂量控制在蟹种预期总产量的0.5%左右。当水温超过10℃时,蟹种摄食能力增强,水体浑浊度加大,建议每隔1-2日投喂1次优质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40%以上),每次投喂量控制在蟹种预期总产量的0.5%左右。具体投喂频次和重量应视当日天气、水质条件、饲料剩余等情况灵活调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