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微创“镜”技,打通脑内“交通要道”,脑积水患者重获清晰视界!

在神经外科领域,微创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发展。肖庆主任表示,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过去许多需要开颅或分流的手术,现在只

在神经外科领域,微创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发展。肖庆主任表示,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过去许多需要开颅或分流的手术,现在只需一个微小的骨孔即可解决。一根纤细柔软的神经内镜,一个仅指甲盖大小的骨孔,正在为无数脑积水患者打开新的生命通道。

30岁的韦先生是山西晋城的一名公职人员,原本忙碌而规律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乱。一个月前,他开始出现持续头晕,在当地医院行头颅MR检查提示脑积水。随后半个月,他的视力逐渐下降,犹如蒙上一层薄纱。“视物模糊和持续头晕”让他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当地医院建议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韦先生通过网上了解到传统手术存在诸多并发症,如分流管堵塞、感染等,不禁让他顾虑重重,可是病情一天天的加重,治疗迫在眉睫。偶然得知北京航空总医院肖庆主任在治疗脑积水方面经验丰富,他毫不犹豫地进京求医。

01精准定位

肖庆主任接诊后,一眼便看出了韦先生的病因,强化头颅MRI显示韦先生的脑积水是由于中脑导水管完全闭塞,视神经受压迫,这正是导致他头晕和视力下降的元凶。进一步的眼科会诊证实,韦先生已经出现“视野缺损和视神经萎缩”的早期表现,如果不及时手术,视力损伤可能不可逆转。

肖主任解释,中脑导水管是脑脊液循环的“交通要道”,一旦堵塞,就会导致脑脊液在脑室内积聚,形成脑积水,压迫脑组织和视神经。

肖庆主任领衔的神经外科团队决定采用最先进的软性神经内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通过直径仅1cm的骨孔即可进行手术操作。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此外,神经内镜手术无需在体内植入分流管等异物,避免了因异物引发的感染和堵塞等问题。而软性神经内镜尤其在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脑积水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02微创手术

手术当天,韦先生被推进手术室。肖庆主任团队通过一个“直径仅1厘米的微小骨孔”,将纤细柔软的神经内镜置入脑室系统。

在高清内镜下,脑室内的结构一览无遗。主任发现韦先生的中脑导水管开口被一个“草莓样”隆起堵塞,周围还有密集黄灰色类芝麻大小的增生物。医疗团队没有选择创伤较大的异物切除,而是运用神经内镜在第三脑室底无血管区精准造瘘,建立新的脑脊液循环通路。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极少”,最大程度保护了韦先生的神经功能。术后医生为韦先生行腰椎穿刺放液,促进脑脊液循环。

03生命礼物

在精心治疗下,韦先生复查头颅CT显示脑室系统明显减小,脑脊液循环恢复通畅。出院时,韦先生的精神状态良好,头晕症状完全消失,更令他欣喜的是,他的视力保住了,视神经萎缩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一个微小的骨孔,一次精准的内镜手术,挽救了一位年轻公职人员的视力和职业生涯。

04技术优势

肖庆主任作为国内较早开展软性神经内镜技术的专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手术经验。他表示,软性神经内镜器械柔软纤细,操控灵活。一个微小骨孔即可完成脑室内多部位探查和操作,大幅降低了手术副损伤。这项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复杂脑积水、重度脑室感染、颅内蛛网膜囊肿、颅内血肿及脑室内肿瘤的治疗。

肖庆主任介绍,对于梗阻性脑积水,软性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它不仅创伤小、恢复快,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体内永久置管”。

传统分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可能面临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多种远期并发症,甚至需要多次手术调整或更换分流管。而神经内镜手术更符合生理状态,通过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患者恢复更快,疗效更确切。对于导水管梗阻导致的脑积水,软性神经内镜下“导水管成形术”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肖庆主任强调,虽然神经内镜技术优势明显,但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适应症、精准术前评估和娴熟的手术技巧。对于不同类型的脑积水,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才能真正为患者带来益处。